李彩云
作品数: 4被引量:32H指数:2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毛静月
作品数:21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子宫肌瘤 宫颈癌 超声造影检查 子宫肌瘤患者 桂枝茯苓胶囊
张峥程
作品数:76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孕产 QA 怀孕 子宫肌瘤 怀孕期
孟莹
作品数:82被引量:308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肺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醛固酮 自噬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张敏丽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灌流 妇科 代谢物 尿毒症 透析治疗
侍立峰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灌流 妇科 代谢物 尿毒症 透析治疗
siRNA靶向沉默YAP1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 RNA)靶向沉默Yes相关蛋白(YAP)1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靶向干扰YAP1的siRNA转染至对数生长期skov3细胞(siYAP1组),同时设不行转染处理的对照组和转染随机序列siRNA的转染对照组(si Control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的YAP1 mRNA水平;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评价各组转染后的增殖情况,分别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及qPCR检测转染后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抗凋亡蛋白Bcl-2、Mcl-1和促凋亡蛋白Bid、Bax)的mRNA水平,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 qPCR法检测发现si YAP1组转染48 h后的YAP1 mRNA水平为(0.141±0.018),低于对照组和siControl组(均P<0.05),提示在skov3细胞中靶向沉默YAP1成功;skov3细胞经siRNA靶向沉默YAP1表达后的生长增殖受明显抑制、凋亡形态明显改变及发生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与对照组和siControl组相比,siYAP1组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促凋亡蛋白水平及G0/G1期细胞比例均升高,而促凋亡蛋白水平及S期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对照组和siControl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siRNA在基因水平上沉默YAP1表达可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并诱发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在卵巢癌的靶向治疗中可能有一定前景。
毛静月刘蕊李彩云孟莹
关键词:卵巢癌增殖凋亡
40岁以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46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总结分析46例40岁以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法 1987.1-1998.12,年龄≥40 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46例。其中侵蚀性葡萄胎26例,绒癌20例,总结分析临床症状、体征。结
李彩云何洪成
文献传递
妇科尿毒症者血液中分子代谢物的清除及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为了探讨妇科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分子代谢物清除方法及分子病理学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妇科尿毒症患者44例资料,按照血液中中分子代谢物清除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单纯透析疗法的22例资料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22例为观察组,术后按照文章疗效标准进行统计,最后讨论分子病理学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中中分子大小的代谢废物平均水平为(3182.4±344.5)U/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平均值(4108.3±530.5)U/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改善率86.4%)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妇科尿毒症患者及时通过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方法进行清除中分子代谢物,对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彩云侍立峰张峥程毛静月张敏丽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灌流透析治疗
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对不同黄体血流分级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激素水平及再次妊娠的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对不同黄体血流分级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疗效及激素水平和再次妊娠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根据黄体血流分级不同分为1级组20例、2级组30例、3级组30例。3组均予注射用甲氨蝶呤、注射用水2 ml溶解后肌内注射,共5 d;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次,2次/d,共6 d。比较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包块平均直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水平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1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3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有效率76.67%低于1级组但高于3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d,2级组和3级组患者的β-h CG水平和包块平均直径均明显高于1级组患者,3级组β-h CG水平和包块平均直径显著高于2级组患者,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随访2年,1级组宫内孕率80.00%明显高于3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黄体血流分级增高,患者的继发不孕和重复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黄体血流分级增加,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降低,对β-h CG和再次妊娠的改善越差。
曾颖李彩云张峥程毛静月叶珊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再次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