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
作品数: 17被引量:4H指数:2
  • 所属机构:苏州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蒋昕
作品数:21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DCX SPARC 脑胶质瘤 胶质瘤 DC
刘芬菊
作品数:182被引量:299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淋巴细胞 辐射抗性 脑胶质瘤 低剂量辐射
张昊文
作品数:34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放射性 放射性气体 气体收集 DCX 脑胶质瘤细胞
俞家华
作品数:32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DCX SPARC 凋亡 脑胶质瘤细胞 人脑胶质瘤细胞
杨磊
作品数:14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生长激素 基因CDNA 松江鲈 DCX 胶质瘤
DCX和SPARC共表达影响胶质瘤细胞生长、侵袭机制的研究
目的: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Ad-DCX-SPARC),研究其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获得DCX和SPARC目的基因,构建针对DCX和SPARC的p Ad Track-CMV-...
刘芬菊徐媛媛蒋昕俞家华朱巍杨吉成
关键词:脑胶质瘤DCXSPARC腺病毒
文献传递
双基因联合放射提高脑胶质瘤疗效的研究进展
2012年
基因方法治疗脑胶质瘤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而双基因结合治疗研究倍受关注。基因–放射联合成为脑胶质瘤治疗的新思路,它实施放射治疗和基因治疗联合的策略。本工作在综述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双基因与放射联合的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
徐媛媛蒋昕杨磊王洁刘芬菊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治疗
DCX和SPARC共表达影响胶质瘤细胞生长、侵袭机制的研究
刘芬菊徐媛媛蒋昕俞家华朱巍杨吉成
关键词:脑胶质瘤DCXSPARC腺病毒
微管相关蛋白(DCX)对脑胶质瘤生长、转移及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刘芬菊冯爽刘海燕徐媛媛张昊文朱巍蒋昕杨磊
关键词:DCXSPN脑胶质瘤细胞差异基因
文献传递
DCX和SPAPC共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生长、侵袭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构建DCX和SPARC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Ad-DCX-SPARC),研究其对胶质瘤细胞生长、侵袭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方法 1. PCR扩增获得DCX和SPARC目的基因,构建针对DCX和SPAR...
徐媛媛
关键词:脑胶质瘤DCXSPARC腺病毒
文献传递
DCX-SPARC双基因表达对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徐媛媛蒋昕杨磊张昊文顾成俞家华邰国梅刘芬菊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治疗
文献传递
DCX和SPARC基因共表达增强X射线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GFP表达比例确定重组腺病毒对U-87MG细胞的最佳感染剂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CX和SPARC在U-87MG细胞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Ad-GFP、Ad-DCX、Ad-SPARC和Ad-DCX-SPARC对X射线诱导U-87MG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对U-87MG细胞的最佳感染剂量为50 MOI;目的基因DCX和SPARC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成功表达;Ad-GFP、Ad-DCX、Ad-SPARC和Ad-DCX-SPARC单纯基因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05±0.42)%、(1.11±0.29)%、(1.18±0.37)%和(1.12±0.40)%;8 Gy剂量辐照后,凋亡率分别为(7.54±0.47)%、(23.23±2.72)%、(16.43±1.13)%和(33.01±2.67)%。提示Ad-DCX-SPARC可以增强X射线诱导的U-87MG细胞的凋亡,从而增强放射敏感性。
蒋昕徐媛媛张昊文俞家华杨吉成刘芬菊
关键词:DCXSPARC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
人类DCX基因在制备胶质瘤放疗增敏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人类DCX基因在制备胶质瘤放疗增敏剂中的应用。通过构建DCX基因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够有效提高胶质瘤的放射敏感性。
刘芬菊蒋昕徐媛媛杨磊
辐射抗性基因和蛋白在放射损伤中的作用
研究辐射抗性基因和蛋白在突发放射事件及临床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损伤修复的作用,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是分子放射生物学及临床肿瘤放疗学研究的关键因子。近几年放射生物学领域研究证实,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与多种因素有关,...
刘芬菊陈剑俞家华徐媛媛蒋昕
关键词:蛋白活性氧
文献传递
肿瘤细胞^3H-葡萄糖代谢测量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肿瘤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的葡萄糖利用率。方法将数量为2.5×10^5的HCT116结肠癌细胞培养至贴壁,在培养基中加入^3H定位标记(5位碳原子)的葡萄糖,30 min后终止反应,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滤去大分子代谢产物,通过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流出液中氚水的每分放射性计数,计算得到单位数目的 HCT116细胞在30min内的葡萄糖代谢率。结果当层析柱内的层析液体积大于5.0 ml时,层析柱对^3H-葡萄糖标准液内葡萄糖的吸附率几乎达到100%(99%);30 min内3.7×10^5的HCT116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约为1.23%。结论该方法通过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同位素^3H定位标记的葡萄糖,可以准确定量测定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率,从而为研究不同种类肿瘤细胞糖代谢及能量供给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
张昊文刘建军冯爽徐媛媛蒋昕刘芬菊
关键词: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