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
作品数: 51被引量:373H指数:11
  • 所属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深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徐玉红
作品数:50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血药浓度 药品不良反应 莫西沙星
王蔓琳
作品数:19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位凝胶 甲硝唑 血药浓度 泊洛沙姆
李成
作品数:15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病历分析 销售金额 稳定性
曾繁涛
作品数:36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硝唑 原位凝胶 抗突变
刘新宇
作品数:23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研究 蛇床子素 血药浓度
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2012年
目的:制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溶解法制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托溴铵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 ODS;流动相:乙腈-0.25%庚烷磺酸钠(含0.5%三乙胺,磷酸调pH=3.2)=22∶7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对制剂进行光照、高温和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制备的雾化吸入液为几乎无色的澄清液体,鉴别及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相关规定;异丙托溴铵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0~250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60%(RSD=0.58%,n=9);光照和高温试验表明样品主药含量略有下降、有关物质含量略有上升。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可控,宜置于凉暗处保存。
路伟李玉珍李成罗意文王蔓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性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康中心诊疗及用药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辖区内社康中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及医生的处方行为,为制定社康中心运行、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调查表的方式收集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辖区内社康中心基本药物配备、使用信息并对医生处方行为、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家区属医院的10个社康中心接受了调查评估。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区属医院举办的10家社康中心基本药物配备率为100%;基本药物让利金额增加156.4%;诊疗人次增加37.1%,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下降14.5%~25.4%;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小于5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有所增加。各社康上述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可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行政措施的干预是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对社区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是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的关键。
李玉珍王跃平刘敬文陈建周勇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社康中心合理用药
甲硝唑阴道用原位凝胶的急性毒性及阴道刺激性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甲硝唑阴道原位凝胶的急性毒性和阴道刺激性。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小鼠进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用大鼠进行局部给药急性毒性试验,采用Eckstein法对性成熟雌性家兔进行阴道刺激性研究。结果小鼠腹腔注射甲硝唑原位凝胶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8.6±12.0)mg/kg;大鼠阴道给药无明显的全身和局部毒性反应;阴道刺激性试验中,家兔阴道刺激炎症总分值为5.11分,电镜下阴道上皮细胞完整,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试验剂量下,甲硝唑原位凝胶的LD50在中等毒性范围,阴道刺激性在可接受范围内,值得进一步研发。
徐玉红王蔓琳李东曾繁涛李玉珍鲍波
关键词:甲硝唑原位凝胶急性毒性阴道刺激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的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测定方法,评价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与普通片剂在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以左羟丙哌嗪为内标,血浆样品经氯仿萃取,Hyperity C18柱(150 mm×2.1 mm,5μm)分离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口服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与普通片剂2 mg。结果环维黄杨星D与内标分离度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质量浓度在10~320 pg/mL(r=0.996 9)与峰面积比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0 pg/mL,萃取回收率为82.66%~89.58%(n=5),日内RSD为4.17%~9.96%(n=5),日间RSD为5.21%~10.31%(n=15)。单次服用2 mg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和普通片剂后的0~14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44)分别为(5679.83±1548.21)pg.h/mL和(5 243.65±1 317.39)pg.h/m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7 464.21±2 128.08)pg.h/mL和(7 021.43±2 076.12)pg.h/mL,峰浓度(Cmax)分别为(202.81±43.30)pg/mL和(222.10±50.90)p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5.76±1.93)h和(5.22±1.03)h,半衰期(t1/2)分别为(54.67±12.43)h和(50.66±13.63)h。与普通片剂相比,环维黄杨星D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10.1)%。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环维黄杨星D人体内过程研究。两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陈日来李玉珍谢守霞李东王大果李衡梅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相对生物利用度
氧氟沙星木糖醇注射液的研制与质量控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开发一种具有抗菌和供能作用且适应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病患者的氧氟沙星木糖醇注射液,建立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方法 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建立质量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含量,容量法测定木糖醇含量;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氧氟沙星的含量可于293 nm波长处直接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47%,RSD=0.76%(n=9);在光照、低温及高温条件下5 d及10 d的样品与0 d比较,其主要质量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性良好。
陈日来李玉珍陈连剑
关键词:氧氟沙星木糖醇注射液
中药药动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综述近十几年来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出现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新理论与新方法及其应用作较详细的介绍。结果:证治药动学、胃肠药动学、特征图谱药动学等是近十年来出现或发展较快的中药药动学理论;中药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等是应用较多的方法和技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提升了中药体内变化的研究水平。结论:中药药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的出现和应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的方药理论,为中药及其复方在体内的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陈日来李玉珍李衡梅刘新宇李红侠徐玉红
关键词:中药药动学
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方法异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流动相:甲醇-水(83∶17);ZORBAX SB-C18(250 mm×4.6 mm,3.5μm)柱分离;检测波长242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2~40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 616X+198.2(r=0.999 9);环维黄杨星D平均回收率为102.6%,RSD为0.4%(n=6);结论该法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为黄杨宁片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王大果曾灶昌王启平李东徐玉红谢守霞原文鹏陈日来李玉珍
关键词:柱前衍生化环维黄杨星D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以0.02mol/m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乙腈(80∶1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伐昔洛韦在10-6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52%(n=9),各杂质与主成分峰分离良好。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徐玉红李玉珍王蔓琳李成
关键词:盐酸伐昔洛韦高效液相色谱法散片
异甘草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笔者查阅了异甘草素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化学合成、提取分离技术、含量测定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结果异甘草素已被成功合成,有成熟的从植物中提取分离的技术,在抗肿瘤、抗氧化、解痉、保肝、抗心率失常等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抑制癌细胞增生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并有望开发成为一个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黄酮类新药。
陈日来李玉珍李成
关键词:异甘草素药理作用
甲硝唑阴道原位凝胶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制备的甲硝唑阴道原位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中国药典》有关规定对原位凝胶的性状、鉴别、检查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的含量;对其稳定性及模拟生理条件下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所制备原位凝胶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明显的温敏相变特性。鉴别、检查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HPLC法检测甲硝唑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0~30.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RSD=0.7%)。稳定性试验中性状、pH及含量在考察期内无明显变化,胶凝温度及胶凝时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8%。模拟生理条件下胶凝温度有所提高,黏附力有所降低。结论:筛选出的原位凝胶处方可行,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控。进行原位凝胶质量控制时应对生理条件下的流变学特性进行评价和控制。
徐玉红王蔓琳李玉珍曾繁涛姚苑梅钟芬
关键词:甲硝唑原位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