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伟清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从心理实验看学生“习得性无助”
- 2010年
- 我敢说自己是世界上最没有出息的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逃脱学习失败的结局。屡战屡败的考试,让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块读书的材料。我是绝望的,因为我无法改变目前的处境;我是悲观的,因为我已经不再去尝试努力了,只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 顾伟清
-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实验
- 关于对学生进行惩罚性教育合理性的探索被引量:1
- 2007年
-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工具性条件反射原理得出:如果动物的行为得到相应的奖赏。那么就会趋向该种行为;如果动物的行为得到相应的惩罚,那么就会逃避该种行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奖赏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通过惩罚抑制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使用奖赏强化,常被教育界津津乐道。
- 顾伟清
- 关键词:惩罚性教育心理学家教育过程
- 中小学教科研“异化”原因及对策
- 2017年
-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科研逐渐下移到中小学。教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于是,就出现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繁荣景象。然而在繁华的背后,暗藏着不容忽视的"异化"问题,阻碍着中小学教科研的健康发展。
- 顾伟清
- 关键词:教科研基础教育改革第一生产力教育发展教育界
- 从鲁迅儿童观看学校管理的偏差
- 2017年
- 鲁迅的儿童观立足于进化论,又正视当时社会现实,因而超越了进化论。鲁迅面对吃人的旧制度,依然对孩子寄予希望:“救救孩子……”(《呐喊·狂人日记》)尽管旧制度早巳土崩瓦解,但一些流毒依然在作祟。研究鲁迅儿童观,并对照当今教育,可以纠正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偏差。一、返本回原:从“以长者为本位”到“以孩子为本位”鲁迅认为应该洗净“长者本位”的谬误思想,他说:“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鲁迅大声疾呼:“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 顾伟清
- 关键词:学校管理儿童观观看社会现实土崩瓦解狂人日记
- 无需保留“教育秘密”
- 2011年
- 小陈是我的同窗和同事,后因成绩斐然而“跳槽”到外地一所“名校”。
- 顾伟清
- 关键词:教育名校
- 关于家访变味的分析及对策
- 2010年
- 家访是教师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年来,人们不难发现,沿袭多年的一个好传统——家访,正在日渐萎缩,悄然隐退,留下的是变味的家访。
- 顾伟清
- 关键词:家访班级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师
- 走自己的特长之路——回应《偏科》
- 2009年
- 高一年级女生小丽语文成绩特别棒,在报纸上时常发表文章,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同学们都称她为“小作家”。小丽一提到上学,只想上语文课;一想到数理化,就想逃学。不难看出,“偏科”且有特长,对于这样的“偏科”,小丽同学不必烦恼,不必求全责备。
- 顾伟清
- 关键词:偏科回应语文成绩高一年级语文课数理化
- “借课”风波被引量:1
- 2011年
- 王老师教初一年级地理。他推崇并切身践行着素质教育,上课力求生动有趣,做到寓教于乐,还注重减轻学业负担,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有一天,王老师却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课问,他正准备教具,突然办公室来了三个女生。他一看,原来是班上的三位班干部。“老师,能不能把地理课借给我们做作业?”那口气和眼神,充满了恳求。“为什么?”王老师疑惑道。
- 顾伟清
- 关键词:风波素质教育寓教于乐学业负担地理课老师
- 不应忽视“五年教龄现象”
- 2014年
- 专业成长停滞现象在五年左右教龄的教师身上比较明显,人们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五年教龄现象”。王老师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已有十多年教龄,教学水平处在中上等。笔者根据多年的课堂观察资料,对王老师讲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水平进行了纵向比较。
- 顾伟清
- 关键词:教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教师教学水平课堂观察老师
- 光控自动收衣架
- 2010年
- 我觉得上班族每天忙忙碌碌,有时天黑了忘记收衣服。突然下雨就更惨了。所以我设计了一种天色变暗时,就会自动收衣服的晾衣架,这样不管是天黑还是下雨,都能自动收衣。
- 顾意琴顾伟清
- 关键词:晾衣架光控上班族衣服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