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作品数: 29被引量:40H指数:4
  • 所属机构: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相关作者

王宏峰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
李岩松
作品数:17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卫生 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
杨平
作品数:21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 尘肺病 伤残调整寿命年
金东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评价 超标 苯系物 岗位
李兆辉
作品数:34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生物检验 检疫 多克隆抗体 苯 职业病危害因素
GC-PID快速测定空气中乙酸酯类化合物
2005年
孟月陈彬焦红岩
关键词:空气质量光离子化检测器
2020年吉林省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调查2020年吉林省不同行业、经济类型、规模的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现状,分析职业病发病和分布的一般规律,明确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重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20年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期间正常生产的吉林省相关单位进行入企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林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数占调查总企业数的66.05%,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160615人,占从业人员的30.2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7.52%、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率为16.7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数2483个,申报率为36.15%。接触物理因素危害的人数最多,占接害总人数的54.75%;接害人员主要分布在长春、吉林、延边,占比分别为35.75%、22.18%、8.61%。从行业分布看,汽车制造接害人数最多,占24.14%;其次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煤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为11800、11653、9479、8135人,占比分别为7.35%、7.26%、5.90%、5.06%。结论2020年吉林省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相对普遍,企业管理水平偏低,尤其在小微企业中较为突出。
徐明莉陈彬温博靳金伦于晶汪传文
关键词:职业病
某企业乙丙橡胶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009年
目的识别和分析乙丙橡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方法依据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相似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相关技术资料的分析,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正己烷、甲醇、氨、氯化氢、氢氧化钠及噪声,类比企业各工种工作日内甲醇、正己烷等有害物质TWA(甲醇0.156~0.569 mg/m^3、正己烷1.48~5.48 mg/m^3)、STEL(甲醇1.87~4.10mg/m^3、正己烷1.73~65.80 mg/m^3)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各工种工作日内接触生产性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值均〈85 dB,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本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本项目在落实职业卫生专项投资、落实可研报告中提出的各类职业病预防措施、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的前提下,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王宏峰陈彬李兆辉杨平付长峰
关键词:乙丙橡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化工厂乙烯车间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
2005年
王晓红李岩松陈彬孟月
关键词:乙烯职业卫生
9017名接触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临床检验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接触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临床检验数据,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2019年在岗期间接触苯的9 017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临床检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年龄接触苯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临床检验数据主要指标异常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接害工龄的作业人员WBC(白细胞)、RBC(红细胞)及ALT(谷丙转氨酶)指标异常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接触苯作业人员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接受健康教育;同时加强个人防护,保护自身健康。
徐明莉陈彬温博杨平
关键词:职业健康体检
乙丙橡胶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评价
2016年
目的了解乙丙橡胶生产装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措施,对工程措施设置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对乙丙橡胶生产装置生产过程及通风系统进行调查与检测,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正己烷、甲醇、其他粉尘和噪声。正常生产状态下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达到国家标准,停车重新开车时正己烷浓度<49.2~343 mg/m^3,超过国家标准。结论生产异常停车再开车时密闭生产线正己烷的散发量加大,即使在正常生产状态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在停车再开车时还应加强现场管理。
潘志红王宏峰温博陈彬马连
关键词:乙丙橡胶职业病危害
氯碱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改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氯碱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分析作业场所超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达标。方法对氯碱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及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氯、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硫酸及三氧化硫、碳酸钠、钡、可溶性化合物和噪声。部分工种接触硫酸(CSTEL为3.5 mg/m^3、CTWA为1.39 mg/m^3)、氯(3.21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原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结论经改造,密闭了稀硫酸排放工艺,增加干燥塔的机械排风,解决了硫酸、氯超标的问题。
车明陈彬温博姚恕靳金伦于晶孙丽丽程遥张冬叶红
关键词:氯碱职业病危害
吉林省2019—2021年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检测和分析2019—2021年吉林省重点关注地区及粮食主产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水平,积累基线数据,为提高快速初判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能力提供数据和依据,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方法2019—2021年根据国家和吉林省食品风险监测工作要求,选择重点关注地区和粮食生产区,采集6类食品样品,包括奶粉、茶叶(刺五加)、猪肌肉、猪肝脏、蔬菜、粮食等。经前处理后,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使用高纯锗γ能谱仪进行测量,采用全能峰相对比较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集的食品样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137 Cs及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3.80、1.63、1.26、1.02、105.7 Bq/kg,检出率最高的是放射性核素40 K,为100.0%,其次依次为^(226)Ra、^(238)U、^(137)Cs、^(232)Th,分别为79.3%、50.0%、43.5%、33.7%。结论吉林省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水平未超过国家标准GB 14882—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规定的限值,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基本一致。
汪传文徐明莉陈彬李德龙孙鸿燕
关键词:食品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
某燃料酒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005年
陈彬尚德辉焦红岩郭晓诗高凤山李岩松孟月赵海生王晓红席亚清
关键词:燃料酒精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除尘设施
某医院环氧乙烷中毒事故现场调查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某医院环氧乙烷中毒事故的发生原因。方法依据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结合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结果事故发生后第7天监测的最高点环氧乙烷浓度超标40倍;第8天最高点超标约0.5倍;第12天均未检出。结论这是一起由于消毒柜使用的环氧乙烷气体泄漏导致医务人员环氧乙烷中毒的事故。环氧乙烷消毒间存在环氧乙烷的危害,在手术室可行性论证阶段应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其设置区域应与相对密闭的手术室隔离。用人单位应加强管理,以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王福祥陈彬王宏峰李岩松金东杨平
关键词:环氧乙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