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作品数: 30被引量:85H指数:6
  • 所属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汪业军
作品数:8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师资团队建设 师资团队 职称评聘 高等教育
李佳萍
作品数:1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创新绩效 网络位置 企业创新绩效 社会网络
吴华眉
作品数:23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身体 女性主义 性别 网络社会 赛博空间
时臻善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传媒 传媒业 激励机制 关注民生 激励机制研究
程杨
作品数:1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奥尔堡大学
研究主题:创新绩效 网络位置 企业创新绩效 社会网络
先秦儒家“义”“利”稳定关系的博弈分析
2016年
先秦儒家义利观"重义轻利"、"义以生利"和"以义制利"的思想,是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内容,其对中国经济伦理建设影响巨大。如何看待先秦儒家义利观,此文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先秦儒家"义"和"利"之间的关系。认为存在外在约束条件下,先秦儒家"义"和"利"之间博弈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义"和"利"的稳定关系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理性人效用的最大化的表现。
周光福李敏
关键词:先秦儒家义利观博弈
组织中个体非伦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以获得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商业行为忽略了对伦理道德问题的重视,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道德丑闻出现,引起了学界和业界对企业和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个体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组织层面和伦理问题本身层面对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对未来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中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李敏冷勇
关键词:非伦理行为伦理困境伦理决策
传媒业激励政策的变迁与存在问题之探析
2014年
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后来更名为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传媒业激励性政策,尤其重点扶持边境广电事业的发展,落实"西新"工程,在评优评先上呈现科学民主与严格规范的态势。在正激励的同时,也推行负激励的惩罚性文件,杜绝十几类违纪违规行为。然而在微观的具体传媒组织单位层面上,却存在长效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争优创先的企业文化丧失。传媒单位也存在激励与绩效考核脱节的问题,必然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而陷入新一轮平均主义的怪圈,激励作用难以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使得优秀的传媒人缺乏内在的动力,看不到前途的光明,或辞职,或跳槽。这种严峻局面足以让传媒业界高度重视而加以挽救。
时臻善魏宁李敏
关键词:传媒业激励机制绩效考核
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中国中钢集团为例
2016年
中国中钢集团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是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综合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集资源开发、贸易物流、工程科技、设备制造、专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是中国最早"走出去"从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
李敏
关键词:内部控制钢铁生产新兴产业风险评估系统集成服务
基于中国语境的组织内关系治理量表开发与检验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综合关系治理的研究和"关系"的内涵,提出中国组织内关系治理是通过人际关系的互惠义务和情感实现彼此约束、激励行为,以达到组织治理经济性目标(降低交易成本)或家庭性目标(和谐)的非正式治理方式。然后,通过扎根方法提出关系治理的二阶五因素模型,其中,结构规定包含集权程度和特异性知识两个因素;关系性规则包含人情往来、人际信任和关系权威3个因素。最后,对关系治理测量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后续研究提供结构清晰的测量工具。
李敏李章森谢碧君肖方斌
关键词:本土文化扎根理论
论企业信仰的形成与构建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企业信仰包含着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成分,具有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把握前进方向,保证企业平衡发展,促使企业成为"好公民"的作用。本文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关系看手,探讨了企业信仰的形成模型,并提出企业信仰的构建机制。
李敏
关键词:信仰企业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瞻——复旦大学邱柏生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2014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人的肯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的夯实基础。展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必然涉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开放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新思路,提高学科知识生产能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等主题。聚焦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社会共识问题、宗教问题、教育国际化等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内容。
李敏
关键词:知识生产
基于经济伦理观视野的和谐社会建构探讨
2009年
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调整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李敏周若愚
关键词:伦理价值和谐社会
从工商人类学看商业组织策略行为——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思考
2018年
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研究工商管理实践问题的新兴学科,能够为现有研究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模式。应用工商人类学思维从"生物进化"的演化模式中探究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组织策略行为模式的内在动机和逻辑,指出人类商业文明通过"自我进化"的方式催生出了三种新的变量:新"物种"、新入口和新土壤。新"物种"是资本和创业者交合的产物,其基于"人格"的商业策略模式,将带来新一代的商业入口,而商业的首要土壤已经从传统工业时代的工业和城市转为数据和计算。现代商业组织的策略行为正是在这三种新变量的影响下不断变革和发展。
黄彬云樊伟李敏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进化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15年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意在全面整体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之特征、揭示其本质、准确定位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现有研究在重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文化性等多维属性的同时,亦探究了属性间关系,但还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直接性表述缺乏达到真理的间接性反思、对各属性研究缺乏自身规定阻碍对属性的概念揭示、多样属性关系的论证不明影响本质属性的确证等现状。为此,需对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进行间接性反思以实现自身自在自为的规定、需揭示各属性的普遍规定以达成属性概念、需论证多维属性之关系以最终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