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
作品数: 53被引量:230H指数:8
  • 所属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成昊
作品数:54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研究主题:软件抗衰 遥感影像 飞机目标 网络 数据集
王珩
作品数:38被引量:2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研究主题:C4ISR系统 C^4ISR 网络化 系统结构 信息流
黄松华
作品数:25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研究主题:网络移动 快速切换 移动路由器 骨干网 路由器
易侃
作品数:95被引量:26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研究主题:C4ISR系统 网格 C^4ISR 数据网格 网格环境
梁维泰
作品数:22被引量:9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研究主题:指挥控制 指挥控制系统 移动环境 赤道 彩色信息
基于启发式强化学习的韧性云环境故障注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启发式强化学习的韧性云环境故障注入方法,包括设置韧性云环境故障注入类型,构建故障注入效果学习的训练节点,选取多个故障注入对象和故障注入类型进行动态组合,形成多步故障注入序列,向设定的对象在不同时间点依...
周芳丁峰郭成昊丁冉程文迪俞杰李玉萍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PPO算法的空中同构编队指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PPO算法的空中同构编队指挥方法,包括:构建针对局部环境状态输入的行动网络和针对全局环境状态输入的评价网络;初始化局部环境状态、全局环境状态以及其他训练需要的数据缓存;通过行动网络根据局部环境...
汪亚斌李友江崔鹏郭成昊丁峰易侃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综合级体系结构概念及框架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提高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可重用性和集成性,提出将该系统体系结构分为综合级和项目级2个层次,从概念、特点、内容以及描述框架等角度研究了该系统综合级体系结构。首先,研究了综合级体系结构的定义、作用及特点等概念;然后,研究了该系统总体论证阶段的主要过程,分析了每个过程的主要任务、相关角色及关注点,并介绍了综合级体系结构的组成;最后,根据相关角色及关注点,描述了该系统综合级体系结构框架,给出了其视角、模型及相互关系。
姜志平丁峰易侃罗晨
关键词: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框架
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软件工程化实践与体会被引量:6
2003年
软件是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文章通过多年的大型电子信息系统软件研发中实施软件工程化的实践,阐述了实践的经验和体会,并根据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持续实施软件工程化的设想。
潘建群丁峰张桂林
关键词:软件工程化
一种多穴嵌套网络移动的无缝切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多穴嵌套网络移动的无缝切换方法,包括环境通告,骨干网固定路由器和移动路由器;接入路由器树生成,移动路由器评估各条可接入骨干网的路径状态,并根据路径评估结果选择最优的接入路由器、修正路径参数选项和转发路由器通告...
黄松华王珩丁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协同代理的跨域QoS信令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代理的跨域QoS信令控制方法,包括域内协同和域间协同;对于域内的各节点,将与发送方相邻的节点作为掌控网络全局的节点;对于域间节点,将上级节点作为掌控网络全局的节点;所述域内协同中,信令根据发送方发...
黄松华丁峰王珩魏博陶军
文献传递
基于分层路由的网络移动无缝切换方法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基于分层路由的网络移动无缝切换方法,该无缝切换方法包括环境通告、路由器网生成、分层路由、失效感应、接入路由器切换、报告生成,其中接入路由器切换根据切换主体和可用接入路由器类型设计接入路由器切换方法。本发明...
黄松华王珩丁峰梁维泰
文献传递
一种软件老化流式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件老化流式监测系统,属于分布式系统的研究领域。针对现有分布式系统中主机节点,设计数据收集模块收集各个主机节点的内存信息,并将信息上传至消息队列模块。之后根据消息队列模块中的内存数据,实时异常发现模块使用...
赵靖丁峰鲁华林于靖
文献传递
一种软件构件服务化封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软件构件服务化封装方法,首先将原动态库中的元信息提取出来;再以此为基础,利用现有的java调用C或C++语言技术和工具,以转调的java代码作为Web服务的具体实现部分,实现java对遗产系统的转调;最后将...
丁峰周晓明郭成昊汪敏
文献传递
内转式进气道/冯·卡门乘波体一体化设计方法被引量:6
2020年
应用特征线理论设计了内转式轴对称基准流场以及外压缩轴对称基准流场,利用激波交线、流线追踪方法等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头部进气式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内转式进气道/冯·卡门乘波体一体化设计方法,并对生成的一体化构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数值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一体化设计方法基本保留了内转式进气道的优良特性,并以高升阻比乘波体为原型构建较高升阻比的一体化构型,从流场耦合的角度出发为减弱机体与进气道之间复杂的波系干扰,实现飞行器内外流的完全耦合进行了探索。
张文浩柳军丁峰
关键词:流线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