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淑平
所属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所在地区: 江苏省 南京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卢圣锋 作品数:197 被引量:1,321 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灸 针刺 艾灸 电针 电针预处理 张荣华 作品数:308 被引量:1,610 H指数:20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益骨胶囊 骨质疏松症 含药血清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朱冰梅 作品数:46 被引量:343 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刺 电针 心肌缺血 针灸 针灸治疗 景欣悦 作品数:40 被引量:221 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针刺 肠道菌群 CYP2C19 白色脂肪 于美玲 作品数:58 被引量:447 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灸 针刺 针灸研究 针灸疗法 电针
基于肠道菌群-脂肪轴探讨针刺在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21年 肥胖人群正在逐年增长,而与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临床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都与肥胖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指出,肠道菌群与肥胖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中医针刺疗法对于减肥有较好的疗效,且对肠道菌群亦有显著调节作用。文章围绕三者的相关性展开讨论,基于肠道菌群-脂肪轴探讨针刺通过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减肥的作用机制。 景欣悦 傅淑平 朱冰梅关键词:针刺 电针对肥胖大鼠味蕾和海马脂味觉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 2020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大鼠味蕾和海马脂味觉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减肥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其中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通过高脂饲料饲养以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选取电针组大鼠“天枢”进行电针干预,30min/次,1次/d,5次/周,共5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仅在相同时间内给予同样方式固定30min,不进行任何干预。记录各组大鼠身长、体质量和摄食量变化情况,计算Lee’s指数;用HE染色检测3组大鼠味蕾轮廓状乳头(CVP)的面积和味蕾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VP中Gα-gustducin和味蕾脂味觉受体CD36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D36、突触后致密物(PSD)95蛋白和神经丝轻链(NF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提示造模成功(P<0.01)。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摄食量明显增高(P<0.01),CVP面积明显缩小(P<0.01),CVP中味蕾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1),CVP中Gα-gustducin阳性表达、海马中PSD95及NFL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P<0.05),CVP中CD36阳性表达及海马中CD36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摄食量明显降低(P<0.01),CVP面积增大(P<0.05),CVP中味蕾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CVP中Gα-gustducin表达及海马中PSD95和NFL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CVP中CD36阳性表达及海马中CD36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干预可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及摄食量,调节肥胖大鼠味蕾和海马内CD36的表达,并上调海马中PSD95和NFL表达,提示电针可能通过影响海马内CD36参与的认知记忆机制调控肥胖大鼠摄食行为。 王亚玲 张涛 汤倩倩 陆梦江 何燕 景欣悦 卢圣锋 徐斌 傅淑平关键词:电针 肥胖 味蕾 海马 电针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机制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心肌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DAC5)、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探讨电针减轻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a,MI)损伤的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6)、假手术电针组(n=6)、模型组(n=12)、模针组(n=12),模型组和模针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MI模型;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电针组开胸后暴露心脏,但不结扎。假手术电针组和模针组于手术后第2天电针双侧"内关"穴,疏密波,2 Hz/15 Hz,强度1.5~2 mA,持续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4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电针干预,但采用同样的方法抓取、固定。采用TTC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VEGF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AMPKα、HDAC5、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4 d后,梗死面积明显,且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cTnT表达水平上升(P<0.01),心肌组织中VEGF mRNA表达下降(P<0.05),HI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1),而AMPKα、HDAC5、VEGF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4 d后,模针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1),血清cTnT表达下降(P<0.01),心肌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和AMPKα、HDAC5、HIF-1α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活化心肌组织中AMPKα-HDAC5-HIF-1α信号级联,促进VEGF表达介导血管新生,减少心肌梗死组织面积,实现心肌保护效应。 卢圣锋 丁亚娟 于美玲 傅淑平 洪浩 朱冰梅关键词:电针治疗 心肌保护 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9年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针灸治疗脑卒中已获得广泛认可,针灸可有效抑制脑缺血发生后产生的级联反应及神经元损伤。本文探讨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为电针在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彭拥军 徐疏影 李忠仁 傅淑平 储继红 姜鹏君 朱冰梅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血脑屏障 细胞自噬 梓醇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的变化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梓醇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1)采用机械分离及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与梓醇(1.0 mg/L)处理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计算其增殖指数。(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3a、Wnt5a、Wnt11及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空白对照组与梓醇处理组BMSCs增殖指数分别为8.90%±0.46%和17.93%±1.68%(P<0.0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梓醇处理组Wnt5a、Wnt11、β-catenin mRN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明显提高,但Wnt3a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梓醇在促进BMSCs增殖过程中可同时激活经典与非经典Wnt信号通路。 傅淑平 杨丽 洪浩 偶晨 张荣华关键词:梓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WNT信号通路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人中、百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损伤的作用机理,为针刺治疗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Longa线栓改良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电针刺激人中、百会30 min。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V染色法测定脑水肿肿胀率、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CAO大鼠脑组织中ZO-1表达及以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右侧脑组织纹状体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BBB损伤程度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而电针组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6 h缺血侧脑半球开始肿胀,并于72 h达到高峰,电针组大鼠在缺血再灌注24 h、48 h、72 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P <0.01);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显著低于电针组,在缺血再灌注24 h、48 h和72 h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05);电镜图示电针组较模型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小。结论电针人中、百会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神经损伤,下调脑水肿肿胀率,抑制ZO-1蛋白下降,保护脑组织内的超微结构,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损伤。 彭拥军 徐疏影 李忠仁 傅淑平 储继红 姜鹏君 朱冰梅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ZO-1蛋白 电针 CaMK Ⅱ磷酸化介导STAT5基因沉默诱发的促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 2016年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蛋白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STAT5)在乳腺发育、免疫应答、细胞代谢、造血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胰岛细胞功能影响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STAT5对小鼠胰岛肿瘤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电穿孔法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减STAT5基因表达后,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显示,与对照干扰RNA转染的细胞比较,Stat5 siRNA转染细胞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分别约70%和67%(P<0.01),提示成功构建了Stat5基因沉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结合蛋白质印迹法显示,与对照组细胞比较,Stat5 siRNA转染细胞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能力提高大约1倍(P<0.05);同时,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 MKⅡ)的磷酸化水平亦随之加强。加入Ca MKⅡ抑制剂AIPⅡ(auto camtide-2 related inhibitory peptideⅡ)可明显抑制Stat5 siRNA转染导致的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P<0.01)。上述结果表明,沉默Stat5基因后可通过增强Ca MKⅡ的磷酸化促进MIN6细胞胰岛素的分泌。 洪浩 卢圣锋 傅淑平 景欣悦 朱冰梅关键词:胰岛素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治疗癌性疼痛例析 被引量:4 2005年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有不通则痛抑或不荣则痛,但其病机往往错综复杂,或在脏在腑或在气在血,各有侧重。临证不仅需要辨证论治还要结合现代医学观点辨病论治。将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有机相结合是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益模式,同时也是对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现代中医肿瘤治疗学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本文从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角度,探讨例析脑瘤所致之头痛、肺癌所致之胸痛、乳腺癌所致之胸痛、肝癌所致之胁痛、胃癌所致之上腹痛、原发或转移癌所致之骨痛等的治疗原则。 徐立群 张荣华 蔡宇 朱晓峰 杨丽 傅淑平关键词:癌性疼痛 现代医学观点 辨病论治 肿瘤治疗学 不荣则痛 不通则痛 电针对中枢Stat5敲除所致肥胖小鼠瘦素水平和下丘脑Kctd15、Sh2b1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中枢Stat5条件性敲除Stat5Nestin-Cre(Stat5NKO)肥胖小鼠下丘脑Kctd15、Sh2b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肥胖的Stat5NKO小鼠随机分为肥胖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10只Stat5fl/fl小鼠作为正常组。其中电针组选取单侧后三里、内庭穴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双侧交替进行,每次30min,韩氏电针仪频率2/15Hz,疏密波,6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瘦素(Leptin)含量,qPCR技术检测下丘脑中肥胖相关基因Kctd15、Sh2b1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肥胖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伴随血清Leptin含量升高(P〈0.05),下丘脑Leptin水平下降(P〈0.05),同时下丘脑Kctd15、Sh2b1mRNA表达下调(P〈0.05~0.01);与肥胖组小鼠比较,电针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血清Leptin含量降低(P〈0.01),且下丘脑Leptin水平回升(P〈0.01),Kctd15、Sh2b1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Leptin水平并促进Kctd15、Sh2b1表达,实现对Stat5NKO小鼠的减肥效应。 洪浩 卢圣锋 傅淑平 偶晨 朱冰梅关键词:肥胖 电针 瘦素 电针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心功能障碍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小鼠心功能障碍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促心肌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8只。电针预处理组在异氟烷麻醉状态下电针双侧足三里穴,疏密波,频率2/15 Hz,强度2 mA,持续15 min;对照组、模型组同样的方式抓取、固定。电针结束后,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腹腔注射LPS(10 mg/kg)构建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0 mRNA和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组织中F4/80+CD11b+总巨噬细胞、F4/80+CD11b+CD206lowM1型和F4/80+CD11b+CD206highM2型巨噬细胞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LVEF、LVFS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均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0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心肌组织中巨噬细胞含量增多(P<0.01),且M1型巨噬细胞比例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的LVEF、LVFS均显著提高(P<0.01),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下降(P<0.05,P<0.01),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而IL-10表达上升(P<0.05,P<0.01),巨噬细胞含量下降(P<0.01),且M2型巨噬细胞比例增高(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组织中巨噬细胞由促炎M1型向抗炎M2型极化,减轻全身和局部炎性反应水平,改善心功能,产生心肌保护效应。 陈栎遥 杨文秀 施珺菁 杨嘉丽 傅淑平 于美玲 卢圣锋关键词:电针预处理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