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作品数: 55被引量:442H指数:13
  • 所属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无锡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印永祥
作品数:81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胎盘 重度子痫前期 胎盘组织 免疫组化
赵华
作品数:78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分析 胎盘 临床病理
梁洁
作品数:10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化 胎盘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子痫前期 胎盘
赵绍杰
作品数:57被引量:425H指数:11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胆汁淤积 卵巢储备 附睾分泌蛋白 ICP
肖建平
作品数:63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产前诊断 重度子痫前期 胎儿 胎盘 核型分析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重度子痫前期(s PE)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7例重度PE、21例正常晚孕对照组血清中HMGB1、IL-6和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晚孕对照组孕妇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HMGB1、IL-6、TGF-β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HMGB1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IL-6明显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TGF-β1明显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HMGB1与IL-6成正比,与TGF-β1成反比。结论 HMGB1增加可能参与PE的发病机制,评估细胞因子能有效监测重度子痫前期。
郭凯冯亚玲赵敏赵华印永祥王家俊肖建平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成功妊娠伴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对1例成功妊娠伴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肿瘤位于子宫左侧宫角部,切面灰白暗红色,略呈编织状;组织学见肿瘤细胞丰富,呈编织状、索状排列,细胞梭形,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轻—中度异型,伴坏死、淋巴细胞、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肿瘤内分布螺旋状小动脉,常见瘤细胞围绕其周围呈漩涡状分布。核分裂4~10个/10HPF,局部见浸润性边界;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 CD10、CD99,Ki-67增殖指数为20%。成功妊娠伴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陆敏华赵华赵敏印永祥张金秋梁洁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妊娠免疫组化
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严重乳糜腹1例被引量:5
2010年
1病例报告患者,40岁,因7年前始每次同房后阴道流血于2008年8月13日入院。2008年7月29日因月经量较多,当地医院宫颈活检病理报告:宫颈组织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既往无结核、肝炎、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T37.0℃,BP114/68mmHg,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
张岩赵敏朱文昭杨幼易
关键词:术后并发乳糜腹宫颈癌鳞状细胞癌高血压病史浅表淋巴结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血压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45 d血压恢复情况和影响产后血压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45 d检查时的血压情况分为产后血压恢复组(126例)和产后血压未恢复组(2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45 d血压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产后45 d血压未恢复组年龄、高血压史和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比例高于产后血压恢复组[(33±4)岁比(28±5)岁、22. 2%(6/27)比5. 6%(7/126)、25. 9%(7/27)比8. 7%(11/126)、14. 8%(4/27)比0. 8%(1/126)],妊娠期补充叶酸比例低于产后血压恢复组[29. 6%(8/27)比67. 5%(85/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比值比=7. 498,95%置信区间:1. 192~47. 180,P=0. 03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比值比=2. 348,95%置信区间:1. 626~4. 216,P=0. 009)、年龄(比值比=2. 250,95%置信区间:1. 179~4. 004,P=0. 023)、妊娠期情绪不佳(比值比=8. 493,95%置信区间:1. 128~63. 949,P=0. 038)为产后血压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多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45 d内血压可恢复至正常,高血压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高龄、妊娠期情绪不佳均可影响产后血压的恢复。
王永霞赵敏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龄产妇高血压史
超声检测参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水平对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参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水平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为改善OC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例O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或手术缓解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分组。所有OC患者均于入院时进行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AFP、Ki67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OC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超声检测参数联合血清AFP、Ki67水平对O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113例OC患者治疗缓解后1年内69例患者未复发(预后良好组),44例患者复发(预后不良组),复发率为38.94%;两组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病灶数量、手术情况、分化程度、化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低于预后良好组,AFP、Ki67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I、PI、AFP及Ki67水平是O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经ROC分析显示,RI、PI、AFP及Ki67水平评估O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82、0.772、0.819、0.761,95%CI为0.694~0.854、0.684~0.846、0.736~0.885、0.672~0.836;四者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08,95%CI为0.839~0.954。结论RI、PI、AFP及Ki67水平对于OC患者预后情况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对OC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卞玉香赵敏蔡蓉陈丽
关键词:超声检测甲胎蛋白卵巢癌预后
不孕女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VF-ET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维生素D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411例行IVF-ET的不孕症女性患者按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50 nmol/L,332例]和维生素D充足组[25-(OH)D≥50 nmol/L,79例]。比较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充足组胚胎种植率稍高于维生素D缺乏组(37.0%vs.29.9%)(P>0.05)。结论不孕女性维生素D缺乏较为普遍,但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辅助生殖助孕结局无显著相关性。
吴曼赵敏赵军郑小敏肖潇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不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
基于个体化理念为导向的干预策略对行子宫全切的宫颈癌患者应激状况及手术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对子宫全切的宫颈癌患者采用基于个体化理念为导向的干预策略对患者应激状况及手术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108例,均行子宫全切术,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及基于个体化理念为导向的干预策略,观察2组应激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疼痛持续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肠道排气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的宫颈癌患者采用基于个体化理念为导向的干预策略能有效地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李星赵敏
关键词:子宫全切宫颈癌应激状况手术情况
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IMP3的表达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轻度PE、41例重度PE、6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22例正常晚孕胎盘中IM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晚期对照组相比,PE组患者的IMP3表达明显减少(Z=-2.073,P<0.05),其中轻度PE组的IMP3表达降低(Z=-1.31,P>0.05),重度PE组中IMP3的表达明显减少(Z=-2.063,P<0.05)。与轻度PE组相比,重度PE组中IMP3表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3,P>0.05)。与早发PE组相比,晚发PE组的IMP3表达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8,P>0.05)。与正常妊娠晚期对照组相比,FGR组IMP3表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5,P>0.05);PE无FGR组IMP3表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P>0.05);PE合并FGR组IMP3表达明显降低(Z=-2.375,P<0.05)。结论滋养细胞中IMP3低表达可能是重度PE发病的原因之一,IMP3有可能成为预测PE合并FGR的标志物之一及治疗PE的重要靶点之一。
印永祥赵华梁洁赵敏肖建平
关键词:子痫前期胎盘免疫组织化学IMP3
PGC-1α调控线粒体功能阻断慢性肾脏病足细胞损伤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PGC-1α在慢性肾脏病患儿肾活检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PGC-1α、WT-1、α3-integrin在慢性肾脏病患儿(FSGS、MCD)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PGC-1...
赵敏
关键词:儿童疾病慢性肾脏病足细胞损伤线粒体功能PGC-1Α基因
文献传递
基于心理学的健康宣教模式对人工流产术患者认知水平及情感状况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心理学的健康宣教模式对人工流产术患者认知水平及情感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实施人工流产术引产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基于心理学的健康宣教模式护理。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的避孕知识量表于入院、人流当天以及人流术后2天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记录2组患者复查率、重复流产率以及坚持避孕率。结果:2组患者于入院当天SAS和SDS评分、避孕知识评分和有效避孕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人流当天及人流术后2天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术后2天研究组患者避孕知识评分和有效避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过程中复查率及坚持避孕率均高于对照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理学的健康宣教模式有助于降低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重复流产率,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流产相关认知度。
张海燕赵敏
关键词:人工流产重复流产心理学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