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连友
-

-

- 所属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
相关作者
- 杨华

- 作品数:68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学 预后
- 王利伟

-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 研究主题:氟保护漆 NM23-H1 舌肿瘤 金属烤瓷冠修复 金属烤瓷冠
- 刘树军

- 作品数:173被引量:5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及病理 肾穿刺活检 肾活检 病理 病理分析
- 王英

- 作品数:40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 田宇

- 作品数:160被引量:52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苯乙酸 胶质瘤细胞 脑胶质瘤 同源盒基因
- 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阿霉素尾静脉注射诱导大鼠肾炎模型,以东北雷公藤甙液灌胃治疗4 w后,取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组的大鼠肾组织,分别做常规HE、PAS染色。结果经东北雷公藤治疗的模型治疗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有明显改善。结论东北雷公藤对大鼠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刘树军王连友罗萍孙海峰
- 关键词:东北雷公藤肾炎病理学
-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相关标记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肿瘤细胞和非肿瘤背景淋巴细胞蛋白表达的特征及差异性。方法:收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68例,对诊断切片和免疫标记片重新复查,采用Envision法补做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CD30、CD15及T/B表型等的表达。结果:肿瘤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CD30的表达率分别为86.76%(59/68)和20.59%(14/68),CD15的表达率分别为51.47%(35/68)和63.24%(43/68);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表型的阳性率为45.59%(31/68),B细胞表型的阳性率为42.65%(29/68)。成熟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21例,表达T细胞表型28例;成熟淋巴细胞以非T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8例,表达T细胞表型3例(P>0.05)。结论:CD30和CD15是非特异性标记物,在肿瘤细胞和反应性淋巴细胞中均可表达;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的免疫表型高于表达B细胞的免疫表型;背景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T和B表型阳性率无差异。
- 王英杨华王连友崔亚南张丽荣
- 关键词: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免疫表型
- 扁桃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扁桃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类型特征和Ki-67、bcl-6及CD10的表达,阐明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按照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第四版分类,复查50例扁桃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并标记分类观察。结果:本组滤泡性淋巴瘤(FL)3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9例,伯基特淋巴瘤(B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各2例。FL 1、2级为惰性淋巴瘤16例;Ki-67阳性在惰性淋巴瘤占25%(4/16),侵袭性占58.06%(18/31),Ki-67表达在不同恶性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6在88%(44/50)的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中不同程度表达。bcl-6+/bcl-2+在低级别FL中占40.00%(8/20),高级别中占61.89%(13/21),DLBCL中占77.78%(7/9);CD10表达在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以FL为主,其次是DLBCL,而BL和PTCL少见;从低级别FL转变为高侵袭性DLBCL,Ki-67表达率有增高趋势;bcl-6在不同类型中表达不同,侵袭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惰性淋巴瘤;bcl-6+/bcl-2+表达从FL低级别到高级别并向DLBCL转变过程中依次增高。
- 刘学娟刘学娟杨华王连友钟艳平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扁桃体肿瘤免疫表型分型
- 年轻人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特点及肿瘤细胞EB病毒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EB病毒(EBV)与Bcl-2蛋白在年轻人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复查48例16~36岁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D30、CD15、CD45、LMP-1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组织学分型;采用组织芯片的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的表达,并对EBV和Bcl-2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WHO 2008年分类标准,本组均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其中混合细胞型42.67%(20/48),结节硬化型27.08%(13/48),富于淋巴细胞型25.00%(12/48),淋巴细胞减少型5.25%(3/48);EBV表达率为25%(12/48),在各亚型中依次为:淋巴细胞减少型66.67%(2/3),混合细胞型30.00%(6/20),富于淋巴细胞型25.00%(3/12),结节硬化型7.69%(1/13);EBV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学亚型无关联(P>0.05)。Bcl-2蛋白的表达率为64.58%(31/48),在各亚型中依次为:结节硬化型84.62%(11/13),混合细胞型65.00%(13/20),富于淋巴细胞型50.00%(6/12),淋巴细胞减少型33.33%(1/3);Bcl-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学亚型以及EBV的表达无关联(P>0.05)。结论:本组年轻人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分型以混合细胞型为主;EBV和Bcl-2蛋白的表达率均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学亚型无关联,而且EBV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联。
- 李洪梅李洪梅杨华周小鸽王连友田昊
-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BCL-2基因组织芯片原位杂交
- 肾脏穿刺病理标本染色前的处理被引量:6
- 2006年
- 刘树军张金兰王连友
- 关键词:肾脏穿刺标本染色穿刺病理制片过程切片质量病理医生
- nm23-H1和P16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nm23-H1和P16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7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124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作为膀胱癌组,另收集59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作为正常组织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两组nm23-H1和P16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膀胱癌组织nm23-H1和P16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nm23-H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组织组(P <0. 01)。膀胱癌组织nm23-H1和P16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有关,且其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 <0. 01)。结论 nm23-H1和P16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其表达阳性率随膀胱癌的肿瘤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下降,有利于评估膀胱癌的病情进展。
- 初桂伟王利伟赵月田春燕李馥郁苏楠王连友
- 关键词:膀胱肿瘤NM23-H1
- 500例肾活检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肾活检病理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在彩超引导下 ,采用 1s抽吸法 ,对 5 0 0例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术。结果 5 0 0例患者中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 ,占 6 7 0 0 % ,病理类型以IgA肾病最高 ,占 2 6 2 0 %。结论 肾活检病理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 王连友刘树军田宇
- 关键词:肾活检肾小球肾炎
- 交界性叶状肿瘤伴导管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一例
- 2010年
- 目的报告一例年轻女性的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同伴多个导管内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并有乳腺癌家族史。方法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结果导管包括乳头状瘤样增生的上皮细胞核ER、PR为阳性,余Cerb-2、EGFR和P53均不表达。导管周围和管腔内叶状肿瘤上皮下间质细胞核Ki-67阳性,偶见于腺管周围以外的区域,占增生间质的30-40%。结论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伴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少见,应注意观察,尤其是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病人。
- 杨华王英胡钰崔亚南王连友续哲莉
- 关键词:叶状肿瘤乳腺
- MMP-9、ERK与PTEN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与张力蛋白同源基(PTEN)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8年6月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及秦皇岛市第四医院收治65例舌癌患者的术后病理组织为舌癌组,同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25例作为癌旁组织组。观察不同组织中MMP-9、ERK与PTEN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舌癌组ERK、MMP-9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组,PTEN低于癌旁组织组(P <0. 05)。临床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TEN阳性表达越低、ERK阳性率越高(P <0. 05),临床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MMP-9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 <0. 05)。结论 MMP-9、ERK与PTEN可能参与舌癌发生与发展过程。
- 王利伟初桂伟杜灵霞计春波张梅王连友
- 关键词:舌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nm23-H_1 mRNA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nm23-H_1 mRNA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1月病理确诊的舌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病理确诊的石蜡标本为观察组,取其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0.5~1 cm)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两组组织中nm23-H_1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等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m23-H_1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年龄舌癌患者nm23-H_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中、低者nm23-H_1 mRNA表达水平低于分化程度高者,临床分期T3~T4期nm23-H_1 mRNA表达水平低于T1~T2期,淋巴结转移N+期nm23-H_1 mRNA表达水平低于N0期,生存时间≤3年者nm23-H_1 mRNA表达水平低于生存时间>3年者(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舌癌患者nm23-H_1 mRNA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89、-0.431,P<0.05),与其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nm23-H_1 mRNA在舌癌中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侵袭、转移呈负相关,而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监测其表达水平对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意义。
- 王利伟初桂伟杜灵霞计春波张梅王连友
- 关键词:NMMRNA舌癌肿瘤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