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鹏
-

-

- 所属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 王启和

- 作品数:40被引量:274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引种 杉木 林分空间结构 柳杉人工林 近自然林
- 干少雄

- 作品数:44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引种 育苗 丛生竹 种源 丰产栽培技术
- 周永丽

- 作品数:43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桢楠 引种 香樟 育苗试验 鹅掌楸
- 罗建勋

- 作品数:196被引量:1,06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云杉 麻疯树 山桐子 表型多样性 香椿
- 王乐辉

- 作品数:59被引量:2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麻疯树 亚高山 岷江上游 亚高山森林 物种多样性
- 亚高山半干旱地带植被恢复保水剂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在亚高山半干旱地带采用四种不同类型的保水剂材料对油松、岷江柏、刺槐、山桃进行了持续三年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CMS吸水材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等配制的复合保水剂对亚高山半干旱地带造林树种进行处理 ,可提高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并促进幼苗生长。造林第二年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平均成活率提高 5 9% ,造林第三年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平均保存率提高 5 2 % ,针叶树和阔叶树的苗木高生长量平均增加 6 1 7%。经统计检验 ,确认了复合保水剂的不同剂型对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影响之差异。
- 王乐辉陈秀明李荣伟宿以明孙鹏
- 关键词:亚高山植被恢复保水剂
- 崇州林场不同林分近自然度分析与经营对策研究被引量:37
- 2005年
-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是恢复生态学最成功的实践,讨论"近自然度"通常是用一定程度受到人为影响的现实状态与认为的自然理想状态之间的对比来实现的。选取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典型地段的崇州国营林场为示范地,采用郁闭度、胸径级、实生幼树株数、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群落顶极适应值为参数对林场不同林分的近自然度进行分析。其近自然度水平为:顶极天然林>演替天然林>人工乡土树种幼林>人工外来树种幼林>人工外来树种成林。并根据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制定了封禁、封调、封改、封造4项经营技术模式,以期模拟恒续林的最优结构和功能,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同时也为构建本区植被恢复重建技术示范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 郝云庆王金锡王启和孙鹏蒲春林
- 岷江上游亚高山典型森林植被群落数量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本文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群落均匀度指标,研究了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以原始林的数量特征为参照,比较分析了岷江上游亚高山植被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的群落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55~4.62,多数在1~3之间,多样性指数值偏低.生态优势度为0.06~0.92,多数在0.40-0.80之间.群落均匀度为0.27~1.39.原始林的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取决于人为干扰程度.在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营造的混交林的群落结构优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因而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而人工营造的纯林的群落结构则比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差.人工林的林木生长速度大于天然更新的林木.
- 陈秀明李荣伟王乐辉宿以明何飞蔡小虎孙鹏
- 关键词:岷江上游亚高山森林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
- 云杉天然群体管胞和木材基本密度性状变异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4年
- 该文以木芯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云杉全分布区20个天然群体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度宽度、木材基本密度4个主要材性性状的变异规律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管胞和木材基本密度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显著差异.云杉20个天然群体的管胞长度的均值为(1.75±0.1992)mm,变幅为1476~2022mm;管胞宽度的均值为(27.66±5.3806)μm,变幅为20.41~37.44μm;管胞长度宽度的均值为66.13±141716,变幅为45.96~90.25;基本密度的均值为0.3694gcm3,变幅为0.3049~0.4306gcm3.云杉天然群体的木材基本密度稍高于云杉中幼人工林的,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从髓心向外呈递减趋势.管胞和木材基本密度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在树木改良活动中可作为独立性状进行选择.依据管胞和木材基本密度性状的变异特征,可进行优良纸浆材群体的初步选择和群体聚类分析.
- 罗建勋李晓清孙鹏王乐辉胡贵如王富林郑文
- 粗枝云杉天然林优树性状变异及选择潜力被引量:1
- 2000年
- 利用 7个天然林林分中初选优树的 2 2个性状资料 ,分析了性状在林分间的变异情况 ,并定性地指出各目的性状在林分、个体间的选择效果 .运用综合坐标评定法 ,确定了参选林分的选择潜力 ,并对
- 四川省粗枝云杉纸浆材协作组孙鹏王启和
- 关键词:粗枝云杉性状变异优树选择评定法
- 云杉种源间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变异的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云杉不同种源的苹果酸脱氢酶 (MDH)同工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不同种源的MDH的酶带有较大的差异 ,不同的地理、生态气候因子如海拔、纬度、经度等均会影响云杉同工酶酶谱的某些复等位基因的分化 ,即弱带有差异而强带变化不大。不同种源的同工酶形成与不同生态环境相对应的特征谱带。
- 罗建勋林宏辉孙鹏李晓清袁铸晏婴才
- 关键词:云杉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
- 大巴山区笋竹产业潜力与资源培植配置
- 2006年
- 川陕革命老区大巴山区拥有优良乡土竹种资源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山地立体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竹林经营类型转换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竹业发展的根本。山地立体生态环境是竹林类型分布和资源培植配置的主导因素,是大巴山笋竹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在分析大巴山区竹资源基础与笋用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围绕周年产笋的区域基地建设进行了笋用竹资源培植配置设计,涉及11个竹种,3种培植经营模式。
- 孙鹏王启和马光良沈玉龙干少雄周永丽
- 关键词:笋竹产业
- 四川竹业区基地原料林的竹种选择与定向培育被引量:4
- 2005年
- 根据四川竹产业发展规划和竹资源拓展实践 ,竹材制浆造纸和竹笋食品是发挥四川竹业综合比较优势的根本性产业。丛生竹及其资源拓展是进行纸浆、笋用原料林培育的首选模式。从区域基地的层面着重进行了竹种配置介绍 ,概述了丛生竹培育的关键技术。
- 孙鹏何明波
- 关键词:竹产业竹种选择
- 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近自然林经营技术研究(一)被引量:6
- 2007年
- 对近自然林理论方法与实践作了系统的讨论,根据四川盆周山地退化天然常绿阔叶林的特点,编制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天然林近自然林经营方案,并开展了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的试验研究。
- 王金锡王启和孙鹏蒲春龄陆元昌
- 关键词:退化天然林近自然林
- 川南竹业发展中各权益群体的需求与冲突及其协调着力点
- 2010年
- 分析了川南竹区围绕竹材产品生产经营的6类主要权益群体各自的作用与需求,指出了因权益群体需求差异而产生的4类主要冲突,提出了协调区域竹业发展的着力点,并针对区域竹业经营模式的完善进行了讨论。
- 孙鹏蒲长文曹小军王启和马光良王光剑
- 关键词:竹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