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
作品数: 31被引量:121H指数:7
  • 所属机构:宁夏大学
  • 所在地区:宁夏 银川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延军平
作品数:370被引量:3,097H指数:2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可公度 旱涝灾害 地震 旱涝
米文宝
作品数:281被引量:2,055H指数:23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生态区 影响因素 生态 主体功能区划
陈丽
作品数:23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退耕还林还草 沙漠旅游 小镇 玉泉 全域
赵多平
作品数:43被引量:375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入境旅游 旅游 进出口贸易 指标体系 旅游景区
祁亚玲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层次分析法 生态敏感度 城市化 耕地数量 耕地
基于“卓越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当前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的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小学地理教师应具有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掌握更扎实的教学技能,为此,高等地理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聚焦到重视教学技能培养上。“地理教学论”是地理科学高等师范专业教师教育类的主干课程,必须建立适应当前地理基础教育改革和高师地理教育改革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体系,对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优化,通过课程群建设和教学改革来达到课程改革建设的规模效益,重点关注如何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提升地理师范生综合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学岗位,真正意义上实现与基础地理教育的对接。
杨蓉常虹
关键词:教学技能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卓越教师
宁夏淡水鱼休闲干制品加工关键控制点研究
淡水鱼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各种氨基酸齐全,鱼肉组织细嫩,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源。据分析,淡水鱼肉水分含量80%左右,蛋白质含量14.4-18.0%,富含健脑的DHA,脂肪含量低。鱼肉脂肪里含有丰富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脂...
杨蓉
关键词:产品品质调味配方
文献传递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限制性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如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复杂性及脆弱性、贫困、落后的文化和制度的分析 ,指出宁南山区生态重建要突破严酷的地理环境与贫困等因素的限制 ,应当细化生态区划、选择合适种群以增加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发展生态文化教育、采取群众参与生态重建的原则 ,以确保生态重建科学合理地进行。
樊新刚米文宝杨蓉
关键词:生态重建参与式
宁夏旱涝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20个气象站自建站以来到2012年共52a的降水数据资料,运用趋势线、滑动平均等数理分析方法对宁夏52a以来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应用降水Z指数和正负20%的降水距平指标对宁夏的旱涝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信息预测理论的对称性及可公度法,对宁夏未来的旱涝灾害进行了趋势判断。结果表明:(1)宁夏52a年降水量以8.57mm/10a的速度递减,从20世纪90年代起干旱化趋势明显。(2)宁夏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旱涝出现的频率为32.7%和28.7%,降水正常年份仅占38.5%。(3)宁夏旱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显著对称性周期特征,未来发生旱灾的可能年份是2014和2015年,发生涝灾的可能年份是2017年。
杨蓉延军平
关键词:气候变化旱涝灾害
废旧葡萄酒橡木桶在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设施应用
2022年
气候变化下银川市夏秋季节暴雨的频度和强度均有增大趋势,导致城市内涝灾害严重且频繁,海绵城市的建设极为必要且紧迫.为因地制宜地解决银川市城市内涝问题,基于银川市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而产生大量废旧葡萄酒橡木桶的现状,通过分析葡萄酒橡木桶的防水性、抗渗性、耐腐蚀性等基本特性,创新地探索将废旧葡萄酒橡木桶应用在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中,以废旧葡萄酒橡木桶作为主要的调蓄和促渗材料,设计对雨水有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的绿色屋顶、透水路面、生态沟和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将废旧葡萄酒橡木桶作为设施材料应用于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仅能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功能要求,还能有效重复利用废旧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可实现废旧葡萄酒橡木桶资源的重复再利用和促进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双重功效.
杨蓉刘亚楠董娜冯子格王雪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措施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被引量:12
2005年
以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原州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在对以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经验的总结与借鉴的基础上,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必须要遵循“生态优先”和“科学性”的原则,要从工程措施和保障措施两方面入手。首先确定了原州区三个重点退耕区六盘山外围退耕区、原州区东北部干旱带退耕区、固原市区外围“五山两河”绿化区,然后根据区域不同的立地条件,科学的选择适宜本地的树种、草种,制定了林草配置比例和模式以及相应地技术措施。只有将工程措施与保障措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使得区域生态环境与人民脱贫致富达到“双赢”,保证本区域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陈丽米文宝杨蓉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
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脆弱带近54年降水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西北脆弱带4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降水量数据资料,采用趋势线拟合、线性倾向估计、普通Kriging插值等数理分析方法,对西北脆弱带近54年的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西北脆弱带近54年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2)该区年均降水量空间变化大致是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现由多到少的过渡,年均降水量倾向率空间变化则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现由减少到增加的逐步过渡;(3)该区54年间四季降水距平变化趋势为春、夏、冬三季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四季降水量的空间差异明显,大致都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现由多到少的逐步过渡趋势。
杨蓉赵多平
关键词:降水
嘉陵江流域降水变化及旱涝多时间尺度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依据嘉陵江流域1961—2012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嘉陵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和旱涝灾害特征。结果表明:近52 a来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以13.69 mm/10 a的速率减少,并在1984年发生突变,随后降水量明显减少;从区域分析看,受季风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近52 a来,除达县和沙坪坝两个站点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略阳—广元—绵阳一带降水量减少速率最高。嘉陵江流域20世纪60年代偏涝,涝灾发生频率高;70至80年代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整体偏涝;90年代以来,该流域旱灾发生频率与程度均高于涝灾,整体偏旱;该流域由涝灾向旱灾转化的趋势明显。
杜华明延军平杨登兴杨蓉
关键词:旱涝灾害嘉陵江流域
一种地信遥感大数据融合研究用数据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信遥感大数据融合研究用数据记录装置,包括架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清洁机构,所述架体内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与架体的内底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减震机构,所述托板上放置有数据记录装置主体,所述架体的左侧面、...
石云李聪佘璐何杰李建华杨蓉赵金涛马小燕朱晓雯
文献传递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它作为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方式,实现了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的和谐发展而呈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近些年来,我国在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却...
杨蓉
关键词:旅游开发生态旅游生态重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