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琴
作品数: 69被引量:79H指数:5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理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程兆刚
作品数:66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军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复合陶瓷 教学改革 神经网络 仿真 力学性能
韩保红
作品数:85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军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主动隔振 混沌控制 非线性振子 PID算法 振动控制
马英忱
作品数:55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PID算法 主动隔振 振动控制 课程教学 课程
倪新华
作品数:137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军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复合陶瓷 复合材料 MORI-TANAKA方法 相变增韧 陶瓷
赫万恒
作品数:33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军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复合陶瓷 教学 热膨胀系数 复合材料 热膨胀
基于棒状共晶体边界滑移的复相陶瓷开裂应力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共晶基复相陶瓷的组织结构特征,建立开裂应力预报模型,为分析复合材料的破坏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共晶基复相陶瓷以含纳/微米纤维的棒状共晶体为基体,并在棒状共晶体周围分布有少量的片晶和球晶。基于棒状共晶体内纤维-基体间强约束界面所传递的拉应力,建立了载荷传递模型;根据两棒状共晶体之间或共晶体与周围其他晶粒之间的弱界面特性,通过边界滑移条件确定棒状共晶体表面切应力;考虑棒状共晶体方位的随机性,当复相陶瓷承受拉伸载荷时,借助棒状共晶体的外加应变与复相陶瓷外加载荷间的关系,得到复相陶瓷开裂应力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表明开裂应力与棒状共晶体内纳/微米纤维的直径和体积分数密切相关,复相陶瓷开裂应力随着纤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
陈诚倪新华张淑琴程兆刚
关键词:边界滑移
理论力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讨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极为重要的部分。本文从教师的表率作用、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学生的直觉思维等方面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
谷德桥张淑琴焦耀斌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造性思维
文献传递
含弧形微裂纹相变复合陶瓷增韧分析
微裂纹是复合陶瓷内的常见现象,含少量弧形微裂纹复合陶瓷比无裂纹复合陶瓷的韧性更好,而粒子相变能够提高陶瓷的断裂韧性已经得到普遍承认.本文考虑粒子相变与弧形微裂纹的联合效应,建立含弧形微裂纹相变复合陶瓷的混合型裂纹增韧模型...
赵磊刘协权倪新华张淑琴张靖
关键词:复合陶瓷断裂韧性
'刚体平面运动'教学的几点体会
的平面运动是刚体较复杂的运动之一,其运动分析是理论力学课程运动学部分的重点内容,而实际运动机构形式多样,课后习题数量又多,学生学习时感到:一是题型似乎很多,二是加速度分析困难。本文首先从理论出发,将含平面运动刚体的机构归...
张淑琴马英忱韩保红谷青华赫万恒
关键词: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方法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定向管平行度测量被引量:2
2006年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探讨了一种火箭炮定向管平行度的测量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和图像预处理过程中的图像增强、二值处理、边缘提取和几何校正等处理方法,给出了定向管平行度误差的计算方法。
张庆霞张建成周生亮张淑琴
关键词:图像处理定向管平行度测量
带有陀螺稳定器的动力系统随机响应分析
2003年
利用统计等效线化和正态降阶的方法,分析了阻尼力为非线性且带陀螺稳定器的单轨列车系统在平稳随机外力矩激励下的响应,得出了平稳随机外力矩激励对车厢在铅垂位置偏角的影响要小于对陀螺环转角的影响.
焦耀斌张淑琴马英忱
关键词:陀螺非线性系统
含弧形微裂纹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局部应力场
本文针对颗粒性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内存在大量界面弧形微裂纹现象,通过考虑陶瓷颗粒与微裂纹的相互作用,利用Mori-tanaka方法推导出陶瓷颗粒与微裂纹共同作用引起的扰动应变。确定了金属基体和陶瓷颗粒内的细观应力场。结果表明...
刘协权倪新华张淑琴高克林
关键词:金属陶瓷陶瓷颗粒
文献传递
论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三大关键问题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材料力学工程背景强、理论抽象、公式繁多等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从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复杂问题化繁为简和化难为易三方面探讨了材料力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张靖倪新华张淑琴潘传增
关键词:教学方法化繁为简
关于“半圆形空间刚架振动分析”的讨论
2000年
指出了文献[1]中出现的几处失误,并进行了修正,讨论了半圆形空间刚架弯曲振动频率方程和报形方程的适用范围.
刘协权刘云庭倪新华张淑琴
关键词:虚功原理刚架振动固有频率
重型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参数优化被引量:5
2015年
以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空气悬置系统的实车参数为基本数据,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与道路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客观评价方法,对驾驶室悬置系统进行了舒适度评价。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驾驶室质心处的垂向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峰值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驾驶室悬置元件刚度、阻尼为变量,对驾驶室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从优化前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采用优化后的驾驶室空气悬置参数可使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赵永玲张淑琴程兆刚
关键词:驾驶室多体动力学参数优化正交试验功率谱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