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亚
作品数: 39被引量:116H指数:6
  • 所属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相关作者

于跃明
作品数:82被引量:32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结直肠癌 大肠癌 大肠癌患者 预后
于滨
作品数:51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结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 预后 大肠癌
王贵英
作品数:126被引量:68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癌 胃癌 预后 结肠肿瘤
张建锋
作品数:33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肿瘤 结肠癌 预后 淋巴结清扫
胡旭华
作品数:28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肿瘤 肠梗阻 淋巴结清扫 诊疗策略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并观察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收治的74例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皮桥造口38例,常规造口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造口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还纳手术造口切除时间以及还纳手术造口切除出血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皮桥造口组较常规造口组在造口手术时间、还纳手术造口切除时间及还纳手术造口切除出血量方面均显著减少(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桥造口应用于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相比常规造口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张建锋马洪庆高相鑫米阳张振亚武雪亮王贵英
关键词:吻合口瘘
CD82与c-Met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CD82与c-Met基因表达异常在结直肠癌的浸润及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原发肿瘤组织及其自身正常粘膜组织中CD82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及病...
刘凯义张振亚于跃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CD82C-METWESTERNBLOT
术前化疗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影响及基因调控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术前化疗前后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APOI)、细胞动力学指标(SPF)、Bcl-2、Bax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旨在分析化疗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分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1年6月-2002年6月间我院外科住院的不同病理类型的直肠癌患者32例,按自身对照的原则,术前5天咬取肿瘤组织后,连续5天给予5-氟尿嘧啶化疗,术后立即切取新鲜瘤体标本,连同术前标本一并送检。①将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用溴化乙啶进行荧光染色后,测定凋亡细胞数及SPF值。②用Bcl-2、Bax及Fas单克隆抗体分别对所测组织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流式定量检测细胞的凋亡基因蛋白及Fas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①化疗后直肠癌的APOI、Bax、Fas测定值均高于化疗前(P<0.001),而SPF、Bcl-2在化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as、Bax的表达在化疗中与直肠癌分期的递增或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出现逐渐减弱趋势,并与凋亡指数(APOI)呈平等关系。③化疗与APOI、Fas、Bax呈正相关,并且Bax与APOI亦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化疗前后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直肠癌组织的细胞动力学指标(SPF)、细胞凋亡指数(APOI)、Fas抗原及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它们的关系中可以得出:①化疗可以促进直肠癌细胞凋亡。②5-氟尿嘧啶不能使直肠癌细胞中Bcl-2表达上升。③5-氟尿嘧啶啶化疗是通过Fas途径引起Bax的表达上调而致凋亡指数(APOI)的上升。④APOI、Fas、Bax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某种化疗药物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用药后直肠癌的APOI、Fas、Bax上升,意味此种药物疗效较好。
马志强张振亚刘洪杰
关键词:术前化疗直肠癌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细胞动力学FAS抗原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被引量:13
2004年
李中信于滨张振亚于跃明王飞
关键词:大肠癌合并症糖尿病围手术期手术治疗
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研究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及凋亡相关蛋白p16、bax和突变型p53(mutant p53,mtp53)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作用48h能够抑制BGC-823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和hTERT的表达,并能够明显上调p16和bax的表达,下调mtp53的表达,这些作用可能是其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苗庆峰陈雪彦孟静裴庭梅张伟张振亚
关键词:端粒酶突变型P53P16
结直肠癌术后谵妄的诊治研究进展
2023年
结直肠癌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谵妄,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治疗和预防仍然存在挑战。目前国内外对于结直肠癌术后谵妄的相关报道较少,需要开展更深入的诊治研究。本文就结直肠癌术后谵妄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评估工具、治疗和预防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谵妄的早期识别和优化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张建锋于滨张振亚王贵英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谵妄发病机制
直肠来源骶前巨大血管平滑肌瘤1例报告
2024年
血管平滑肌瘤是好发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四肢皮肤或皮下,尤以下肢多见[1]。直肠血管平滑肌瘤罕见,仅占直肠肿瘤的0.03%~0.05%[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1例直肠来源位于直肠腔外骶前区域的巨大血管平滑肌瘤病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现报告如下。
刘友强李松洁李朋威席金川张振亚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瘤直肠手术治疗
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更准确的诊断以及更有效的治疗结直肠癌,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之一。长链非编码RNA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各种作用机制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转移及耐药。上皮-间充质转化是造成结直肠癌发展及化疗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长链非编码RNA如何影响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发展为起点,探究未来是否能以长链非编码RNA为靶点来抑制结肠癌的发展,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期。长链非编码RNA可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促进结直肠癌的耐药。但是,上皮-间充质转化与结直肠癌发展及转移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总之,长链非编码RNA与上皮-间充质转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进一步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在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皮-间充质转化的调控网络,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赵仪航张振亚刘友强(综述)席金川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上皮-间充质转化结直肠癌
回结肠静脉参与胃结肠静脉干的罕见解剖变异一例报告及系统综述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胃结肠静脉干(Henle干)解剖学变异多样、属支众多,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最容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部位。本研究旨在探讨回结肠静脉(ICV)参与Henle干构成这一罕见的解剖学变异形式。方法报道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发现ICV参与Henle干构成的新形式,胃网膜右静脉(RGEV)+右结肠静脉(RCV)+上右结肠静脉(SRCV)+ICV,并通过多层螺旋CT冠状面二维重建右半结肠血管造影获得证实。检索PubMed、Cochran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数据库中ICV参与Henle干构成的文献报道,分析其解剖变异的发生概率和构成情况。结果本例为47岁女性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解剖血管,发现ICV并未与回结肠动脉伴行,而直接汇入Henle干参与其构成。二维重建的右半结肠血管CT图像显示,Henle干的构成存在罕见变异,其具体构成为RGEV+RCV+SRCV+ICV。文献检索纳入5篇文献,共报道12例ICV参与Henle干构成,发生率为0.27%~6.31%,Henle干构成形式有6种。本例RGEV+RCV+SRCV+ICV构成为首次报道。结论ICV参与Henle干构成罕见,应该充分认知这种血管变异类型,术中应精细解剖,防止手术操作不当造成的术中出血。
胡旭华潘江洋张娟王光林丁源一李政王真真于滨张振亚王贵英
关键词:结肠肿瘤
糖预处理法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采用糖预处理和新的禁食方法对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2(sTNFR2)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51例。对照组按外科常...
安广权于跃明王贵英于滨张振亚
关键词:大肠癌胰岛素抵抗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