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洪庆
-

-

- 所属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朱维耀

- 作品数:387被引量:1,76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数学模型 页岩气 渗流 页岩 微米
- 岳明

- 作品数:581被引量:32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放电等离子烧结 钕铁硼 磁性能 油泥 SUB
- 宋智勇

- 作品数:116被引量:19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页岩气 页岩 可视化 内源微生物 微生物驱油
- 韩宏彦

- 作品数:31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页岩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石油开采技术 岩芯 渗流特征
- 王明

- 作品数:80被引量:66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粉尘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影响因素 低渗透
- 葡南扶余油层非达西渗流有效驱动理论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模拟研究注水井、油井间驱替半径和合理井距。在室内实验和低渗透非线性渗流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反映真实的低速非达西流动全过程的渗流数学模型和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有效驱动理论,以及压裂条件下有效驱动半径为核心的特低渗透条件下有效动用理论公式,推导出了低渗透油层驱替压力预测方法的新公式。并以扶杨油层试验区333区块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葡333区块合理注采压差界限,该计算结果并得到了试验和矿厂动态数据的证实。
- 麻成斗朱维耀姜福聪宋洪庆王明
- 关键词:特低渗透数学模型
- 一种基于物理约束的煤层气藏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理约束的煤层气藏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如下:基于油气田现场提供的动静态数据构建数据集;建立针对动态数据的基于物理背景下的数据清洗算法;根据直接的参数控制以及间接的物理约束构建...
- 宋洪庆都书一宋鹂影于明旭王九龙
- 文献传递
- 低渗透煤层气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及计算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在考虑煤层气解吸和扩散效应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基础上,对低渗透煤层气藏流体输运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低渗透煤层气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非线性渗流阶段气水两相的控制方程组。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液相拟启动压力梯度从0.001MPa/m增加至0.007MPa/m,煤层产气峰值下降约15%;不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时的产气峰值量要比液相拟启动压力梯度为0.001MPa/m的产气峰值提升约7%。因此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阻碍了裂隙中流体的流动,对煤层气开发影响较大。
- 朱维耀董熇宋洪庆杨焦生岳明
- 关键词:煤层气非线性数学模型
- 特低渗透油藏基质-裂缝耦合非定常流动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人工压裂裂缝的特点,首先建立了特低渗透压裂油藏三区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等压椭球面理论,导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有限导流裂缝井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三区有限导流裂缝井的产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缝长对产量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较长的裂缝其产量的递减比较明显;较厚的油层其产量的递减较快。该方法对特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朱维耀王明宋洪庆徐新丽曹均和
-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数学模型
- 一种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油气储运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PVT试验测试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时实验过程冗长且实验结果并不精准的问题。该孔隙介质中流体固相沉积参数测试系统包括纳...
- 孔德彬周振宇姚连鹏朱维耀宋洪庆岳明
- 一种基于粘弹性湍流振荡效应的液滴剥离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粘弹性湍流振荡效应的液滴剥离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设计模拟束缚液滴的几何通道;根据几何通道选择牛顿流体和不同德博拉数的粘弹性流体作为驱替液;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流体作为驱替液的情况下液滴的剥离情况...
- 谢驰宇王国栋劳浚铭杨洪恩宋洪庆徐克
- 一种启动不同形状盲端剩余油的驱替及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启动不同形状盲端剩余油的驱替及分析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油藏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原位培养启动不同形状盲端剩余油,其中孔隙盲端包括圆形、梯形、三角形和柱形。原位培养期间,微生物在原油表面附着生长...
- 朱维耀宋智勇韩宏彦王雪岳明杨连枝宋洪庆刘文超
- 文献传递
- 渗流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探索被引量:4
- 2014年
- 从渗流力学课程教学流程构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工具选择、教学平台搭建和考核方式改进5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为研究型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 宋洪庆姜琳婧朱维耀刘启鹏
- 关键词:渗流力学研究型教学
-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我国深空探测方案优选应用探究被引量:7
- 2022年
- 中国深空探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技术难度大、经费需求高,目前方案优选方法是论证组论证和中介机构专家评估后形成,该方法论证周期长,不易快速做出科学决策.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考虑技术、科学、经费等多指标多层次结构,建立系统指标评价模型.以中国探月工程中嫦娥四号任务方案为具体算例,综合专家判断和理论分析,建立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系数,进而实现总体方案的优选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技术、科学和经费这三个因素相对于周期和效益更为重要.在4个备选方案中,由长征四号丙发射中继星,长征三号乙发射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的方案,排序权值最大,因此该方案为最优方案,这也与实际情况一致.本研究可为我国后续各类深空探测方案制定提供快速及科学的理论支撑.
- 刘彤杰宋洪庆宋洪庆骆笑天张杰张贤国
- 关键词:深空探测探月工程模糊层次分析法
- 高温高压CO_2/水交替微观驱油机制及运移特征被引量:4
- 2014年
- 针对复杂的油藏环境,利用高温高压微观可视化模拟系统,在60℃、18 MPa下进行CO2/水交替驱油实验,以便更直观、清楚地观察水、二氧化碳气体及CO2/水交替驱的驱油现象。通过观察水、二氧化碳气体和CO2/水交替驱油过程中多相流体的渗流过程及残余油分布状况,详细地描述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并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各阶段模型内残余油比例。结果表明,CO2/水交替驱油既克服了水驱替过程中的绕流现象,也降低了二氧化碳驱过程中气沿渗透性好的孔道、区窜进问题,使水、气驱替优势互补。CO2/水交替驱与二氧化碳驱相比提高采收率12.31%。从而为CO2/水交替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 王明杜利聂法健韩宏彦龙运前宋洪庆
- 关键词:高温高压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