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兆秀
-

-

- 所属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福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
相关作者
- 徐日荣

- 作品数:52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花生 花生新品种 选育 农艺性状 栽培技术
- 蓝新隆

- 作品数:63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花生 花生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
- 陈湘瑜

- 作品数:36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花生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机械化
- 李光星

- 作品数:49被引量:177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花生 黄曲霉 甘薯 栽培技术 选育
- 纪荣昌

- 作品数:180被引量:50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马铃薯 甘薯 选育 引物 闽甜107
- 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9号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被引量:6
- 2018年
- 为适应闽西和戆南地区咸酥花生加工业发展需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粤油99为母本,中间育种材料9817-36-2为父本,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育成丰产,高蛋白,中果加工型花生新品种福花9号,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赣认花生2016002)。该品种全生育期123d左右,株高55.1cm左右;株形直立,松散适中;结果枝数4.65条;叶片卵圆形,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色,叶质厚,被有蜡质;分枝粗壮,杆绿色;连续开花,花黄色。荚果茧型,果腰浅,网纹中等,果皮淡黄色,百果重178g,果数618个·kg^(-1)左右。种子椭圆形、饱满;种皮粉红色,光滑,无皱缩,百仁重66.2g左右,出仁率64.4%左右;含油量51.41%,蛋白质含量30.86%,油亚比1.22。抗倒性强,抗旱性中等,抗锈病、抗叶斑病,综合性状优良。平均每667m^2产荚果359.5kg,比对照品种汕油523增产6.58%,平均每667m^2产籽仁230.7kg,减产0.86%。江西、福建省花生产区均可做咸酥花生品种利用。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发现有4对引物可以鉴别出亲本和子代的差异条带,证明亲本与子代在分子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子代既有继承父母本特异遗传信息的特征,又有与父母本遗传信息存在差别的特征。
- 唐兆秀徐日荣陈湘瑜陈昊
- 关键词:花生蛋白质选育
- 盐水速冻花生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研究了从台湾省引进的“台南选9号”、“台南11”、“台南13”、“台南14”等4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经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筛选出“台南13”为输日盐水速冻花生的专用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龙岩地区4月4日播种,株距12cm,穴播3粒种,施纯N 45kg/hm2为“台南13”最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
- 唐兆秀卢春生蓝新隆苏秋琴
- 关键词:花生速冻栽培技术
- 花生品种抗黄1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播期(A)、穴粒数(B)、穴距(C)、纯氮量(D)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抗黄1号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产量效应排序为C>A>B>D,穴距和播期是影响抗黄1号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穴粒数,影响最小的是纯氮量。最优处理组合为A3B3C1D1,同时,还就各因素对产量结构、植株性状、生育进程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 唐兆秀陈树玉林金华蓝新隆
- 关键词:花生播期穴距
- 花生‘福花4号’产量与籽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福花4号’为材料,采用国家有关检测标准,研究花生鲜果产量、花生群体与品质相关的主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结果表明,花生鲜果产量增长,水分逐渐下降。成熟期(下针65天)鲜果籽仁粗脂肪含量为15.1%,其中,C18:1n9c占45.8%,C18:2n6c占31.4%,C16:0占13.0%,三者占粗脂肪含量的90.2%。粗脂肪含量增长曲线呈抛物线,脂肪酸组成积累过程有3种类型,成熟时O/L值最高值达1.46。籽仁蛋白质积累呈波浪型,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一致,峰值都出现在下针35天左右。成熟期蛋白质含量为8.85g/100g;氨基酸含量为7.46%;检测出17种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化曲线有3种类型。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曲线均随花生干物质的积累过程呈由高到低后再回升的趋势。成熟期的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2.2g/100g、0.1g/100g和2.42g/100g。此试验结果得出,‘福花4号’鲜果产量与群体品质有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在花生成熟期达最高或次高值,若要获得高产花生的鲜果产量和良好的品质应待花生成熟时采收。
- 唐兆秀徐日荣蓝新隆
- 关键词:花生营养
- 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的选育及其高产生理基础被引量:8
- 2009年
- 为选育出适合福建省生态条件下的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解决福建省花生抗青枯病区抗病品种缺乏,老品种抗性衰退问题。2002年春季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梧油7号为母本,作物所选育的中间材料9817-36-2作父本,有性杂交,混合法选择,育成丰产、适应性广、抗青枯病的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该品种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荚果产量266.63 kg/667m2,比对照增产6.58%,籽仁产量174.3 kg/667m2,比对照增产3.54%。粗脂肪含量52.26%,蛋白质含量28.34%;中抗(MR)青枯病,生育期129天左右。2009年春季进行生产试验,同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鲜果产量565.8 kg/667m2,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30.0%。对其生育特性观察及高产生理研究结果认为,福花3号由于前期花量大,有效花为39.3朵,果针数为30.5个,饱果数为10.0个,成针率为57.7%,成果率为20.5%均比对照高。除了在幼苗期LAI比对照低外,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均比对照高;幼苗期的NAR比对照种高31.31%,开花下针期,NAR比对照低12.4%,结荚期NAR比对照高18.4%,在饱果成熟期,NAR比对照低24.2%,饱果成熟期的积累率幼苗期为1.28%,开花下针期为28.5%、结荚期为48.3%、饱果成熟期为21.9%、产量形成期为49.6%;结荚期经济系数36.99,饱果成熟期为47.49;保持一定的干物质积累率和较高的经济系数,是其获的高产的一个重要生理基础,有较多的干物质充实到库中,库、源的协调性好,因而产量较高。
- 唐兆秀徐日荣蓝新隆
- 关键词:花生选育高产生理
- 基于联合收获机的花生适机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行机械收获,测定地面损失率以验证最佳的种植方式。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籽仁产量效应主次排序为A>C>B>D,以处理6(A_2B_3C_1D_2)的小区平均籽仁产量最高,但根据K均值大小选出的最优组合为A_2B_3C_1D_3,即:花生品种福花8号在沙性土壤中栽培,在基本苗27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以畦宽90cm(含沟30cm),畦面宽55cm、行距33cm,组合交错(7~19cm)种植,全生育期施用纯N 52.5kg·hm^(-2)(N∶P_2O_5∶K_2O=1∶1.2∶0.8,其中P肥全部用作基肥,N、K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1∶1),花生出苗后13d采取畦边撒施(覆土)的方式追施苗肥,盛花期叶面撒施450kg·hm^(-2)石灰的种植方式为佳。机械收获地面损失测定结果,组合交错种植方式的地面损失率是传统等位等距种植方式的1/6,是等距交错种植方式的2/5。
- 唐兆秀陈圣银陈湘瑜陈树玉徐日荣
- 关键词:机械化花生栽培技术损失率
- 枝豆不同时期施肥与产量关系被引量:1
- 1995年
- 枝豆不同时期施肥与产量关系郑元梅,童川拉,唐兆秀(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枝豆是一种菜用大豆品种,其栽培技术不同于大豆,施肥时期与产量关系十分密切。为此,进行本试验,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高雄选1号(试验地前作为水稻),7月30日播种。...
- 郑元梅童川拉唐兆秀
- 关键词:施肥施肥期
- 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福花1号被引量:2
- 2003年
- 唐兆秀李光星蓝新隆王雪英
- 关键词:栽培技术
- 基于联合收获机花生组合交错配套栽培方法
- 本发明属于花生机械化栽培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联合收获机花生组合交错配套栽培方法,在沙性土壤中栽培花生,采用联合收获机,在基本苗27万株/hm<Sup>2</Sup>种植密度条件下,以畦宽90cm(含沟30 cm),畦面宽5...
- 唐兆秀陈湘瑜徐日荣陈树玉
- 文献传递
- 抗黄曲霉花生品系选育与筛选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了 5个花生新品系。以 5个花生新品系为材料,进行室内黄曲霉菌接种和田间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 5个花生新品系均表现出对黄曲霉菌具有较强的抗侵染能力,田间区域试验产量也较高。通过试验,筛选出了 9843-26 -2和 9817 -36 -2两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系。
- 陈双龙唐兆秀李光星
-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品系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