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德
作品数: 289被引量:2065H指数:25
  • 所属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单德朋
作品数:83被引量:650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信任 互联网使用 乡村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刘帅
作品数:14被引量:16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碳排放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省际面板数据
钟海燕
作品数:44被引量:21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经济 藏区 空间结构 包容性
何雄浪
作品数:223被引量:1,180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 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 环境污染
黄忠民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清洁发展机制 碳金融 经济增长 CDM 减排量
论企业家的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的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拥有的企业家数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自由企业家模型提供了一个理解企业家空间分布的框架,该模型基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框架,表明区际间交易成本和产品间的替代弹性内生性地决定企业家和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分析了企业家空间分布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讨论了这一模型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认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家存量是根本,扩大市场范围、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承接产业转移中促进东部向西部的技术溢出是可选择的重要措施。
郑长德
关键词:交易成本
中国股票市场分割(1991~2000)的理论探讨被引量:14
2003年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高度分割的市场,这首先表现在它被划分成为A、B和H股三个市场,这三个市场不仅计价货币、交易机制和募集方式不同,而且各自允许开放的投资者对象也严格限定、互不开放。由此,这三个市场的股票价格彼此差别较大。重点考察了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分割,其重要体现是中国B股市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折价问题,在B股市场向国内持有外币的投资者开放之前,大多数上市公司B股价格不仅远低于其A股价格,有的还曾跌破发行价、资产净值和面值,这使得我国B股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最低的市场,其平均市盈率只有11倍,这不仅大大低于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大于50倍),也低于国际股市的平均市盈率(15~20倍)。认为,资本控制,即投资限制、B股相对于A股的信息不对称和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是形成B股折价的主要因素。
郑长德范钛
关键词:股票市场资本控制
2000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变化的族际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族际差异。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各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全国总人口和汉族人口比较,目前6岁及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未上过学和小学的比例高,而初中及以上的比例低,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技能劳动力比例都低。从族际差异看,静态地看,除了未上过学(含扫盲班)外,基本上是教育程度越高,差异越大。动态地看,从2000年到2010年,55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差异中,差异在扩大的是未上过学、小学和研究生,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及大学本科的占比的差异在缩小,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也在缩小。文章认为,民族教育政策、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是人口受教育程度族际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继续加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郑长德
关键词: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年限技能劳动力城镇化率
金融、集聚与内生增长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讨论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其自身创造成本从而影响其在空间上的成长,空间上的成长差异影响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而讨论金融资源的这种区域成长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分布差异给区...
郑长德谭余夏
关键词:金融资源产业集聚知识溢出效应经济增长
文献传递
伟大的跨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70年被引量:10
2019年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作为全国宏观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民族八省区70年来在经济增长、结构变迁、对外开放、成果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伟大跨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下实现的。民族地区70年的经济发展表明:我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力度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始终坚持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坚持绿色发展,守好民族地区发展的底色和价值,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7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郑长德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果共享
论灾后恢复重建与共享型发展
2010年
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大系统,按照时序,灾后重建可划分为恢复性重建和发展性重建。灾后恢复性重建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到灾前的"常态"轨道。在"发展性重建"阶段,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在恢复性重建的基础上,实现灾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灾区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和灾区抗灾能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本文认为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在2—3年内绝大多数地区会恢复到灾前的"常态"轨道,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受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力建设是灾后恢复重建后的关键。文章认为从恢复重建阶段起,不仅要为受灾地区创造经济机会,而且要保证这些机会的平等利用,特别是要为那些受灾民众充分利用,也就是说要把实现共享型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理念。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
郑长德
关键词:灾后恢复重建可持续发展
从金融工程看国有企业改革
2001年
郑长德
关键词:金融工程国有企业改革融资成本风险管理套利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差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由于不同行业面临的风险、竞争激烈程度以及所需要的投资规模等的不同 ,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行业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内部因素资产抵押价值、成长机会、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以及大股东占的比例作为自变量 ,对我国各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了变量对各行业影响的差异以及不同行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资本结构受不同变量的影响 。
郑长德刘小军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西部民族地区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演变与发展——基于四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厘清西部民族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并了解其比较优势的演变,对于发展当地制造业,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四次经济普查数据,运用静态、动态区位熵指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4年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正向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技术制造业营收持续下降,中、高技术制造业营收上升,低、高技术行业用工人数上升;食品制造、酒饮料茶制造、木材加工、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比较优势显著,且持续增强;纺织、文工体娱、化学纤维、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虽仍处于比较劣势,但呈现追赶态势。西部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夯实产业基础,融入“一带一路”建设、RCEP等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国内区域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数字经济等方式推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玉荣郑长德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制造业比较优势
民族地区资源型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动态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依赖性,这种经济形态隐含着较大的危害性。以我国8个民族省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规模、工业经济特征、产业结构演变轨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认为必须采取多元化手段,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保持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熊正贤郑长德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