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展生
-

-

- 所属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 张宏其

- 作品数:463被引量:1,470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后路 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 后凸畸形
- 龙文荣

- 作品数:132被引量:4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内固定 脊柱结核 后路减压 OPLL
- 胡建中

- 作品数:344被引量:1,176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 川芎嗪 后路减压 脊髓损伤
- 王锡阳

- 作品数:196被引量:81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后凸畸形 后路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 李康华

- 作品数:530被引量:2,647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内固定 手术治疗 骨肉瘤 外科学
- 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纤维蛋白凝胶的体外培养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经分离培养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接种在可吸收性纤维蛋白凝胶上向成骨细胞分化 ,表型维持的影响。方法 :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于含 10 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 ,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将细胞与纤维蛋白凝胶复合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附着情况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Ⅰ型胶原的分泌 ,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 (ALP)阳性细胞 ,ALP含量测定。结果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可吸收性纤维蛋白凝胶表面附着良好并继续增殖 ,可分泌Ⅰ型胶原 ,这些细胞的ALP染色呈强阳性 ,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结论 :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低抗原性、好的降解吸收性的纤维蛋白凝胶具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功能 ,是良好的细胞载体。
- 邓展生詹新立朱峥嵘王卫国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纤维蛋白凝胶I型胶原碱性磷酸酶
- F-Ⅱ+Cag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和评估RF -Ⅱ +Cage手术对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减压 ,RF -Ⅱ复位内固定和Cage椎间融合。结果 :33例中 2 8例获随访不小于 6个月 ,31例达完全复位(93.9% ) ,术后症状均消失或基本消失。 2 8例椎间融合良好。无 1例发生断钉、螺钉松动、滑脱复发及Cage移位。结论 :RF -Ⅱ系统和Cage在治疗腰椎滑脱中具有协同作用 ,增强了脊椎固定后稳定性 ,提高了椎体融合率 ,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
- 邓展生付三清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内固定器椎间融合器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及术式选择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分析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经手术证实的17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开窗途径,经椎板、峡部及关节突切除途径,经峡部外缘途径三种术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7例,均经手术治疗,随访6~18个月,平均11.2个月。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无。优良率为94.1%。【结论】高质量CT检查可清楚显示位于椎间孔或孔外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这对于诊断及指导手术有重要价值。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的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病例的病理解剖学特点选用最为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术式。
- 全必春邓展生许自立
- 青少年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9
- 2002年
- 刘晓岚周江南廖前德邓展生雷光华
- 关键词:青少年PILON骨折外科手术
- 外消旋聚丙交酯与人胚半月板细胞构建复合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外消旋聚丙交酯(PDLLA)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胶原酶阶段消化法获取人胚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用于第3代细胞,并用MTT比色法得出最佳效应浓度,扩增后的细胞种植于多聚赖氨酸修饰前、后的PDLLA上,在光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下观察PDLLA的亲水性、细胞吸附性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bFGF扩增人胚半月板细胞的最佳效应浓度为50μg/L(P<0.05);PDLLA亲水性及细胞吸附性欠佳,予多聚赖氨酸修饰后明显改善,细胞在PDLLA上生长良好,3周时已有大量细胞生长。结论:50μg/L的bFGF可用于体外大量扩增人胚半月板细胞;PDLLA经多聚赖氨酸修饰后可表现出良好的亲水性、细胞吸附性和体外生物相容性,可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支架材料用。
- 叶川邓展生申定珠张皓宁旭李江伟杨华
- 关键词:半月板软骨细胞
-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入路、固定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 16例患者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采用肘后切口 ,肱三头肌劈裂、肱三头肌桡侧入路 ,以及鹰嘴截骨入路 ;内固定选择 :成人用双侧钢板、螺钉固定 ,儿童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15例获得 5~ 36月随访 ,骨折愈合时间为 1 2~ 6 5月 ;并发症 :电刀灼伤、浅表感染、尺神经麻痹、螺钉松动、骨折不愈各 1例 ,克氏针针尾刺激 2例。结论 肱三头肌劈裂、肱三头肌桡侧或鹰嘴截骨三种肘后入路有暴露广泛 ,复位准确 ,损伤小等优点 ;
- 朱勇邓展生廖前德何洪波胡懿合
- 关键词:肱骨骨折关节内内固定
- 特定培养基条件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分化细胞进行相应鉴定,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5在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腹股沟脂肪,消化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29,CD34,CD44表达。③传3代细胞进行微团培养1d,换用含体积分数为0.01的新生牛血清、10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6.25mg/L的胰岛素、6.25mg/L的转铁蛋白、1×10-7mol/L的地塞米松、50mg/L的维生素C的高糖DMEM诱导液,为特定培养条件。④在诱导后4,7,14d应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评价软骨形成情况。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诱导后0和14d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结果: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短梭形、梭形及多角形,3代后呈均一长梭形。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基本不表达CD34。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形态特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由长梭形转变为三角形、多角形或短梭形,逐渐聚集成结节。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诱导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基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着色阳性。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未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而诱导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由转化生长因子1、胰岛素、转铁蛋白等组成的特定培养基条件诱导下可以定向软骨细胞分化。
- 李宝军邓展生许宇霞叶川周全张胜利沈民仁鞠洪斌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类细胞分化软骨
- 半圆形动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研究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最佳手段。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半圆形动态交锁髓内钉(SDLIN)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32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4例,髁上、髁间骨折18例。SDLIN两侧钉分别自股骨外、内侧髁进钉,其中央段相互咬合,钉尾上横栓,构成一整体结构。结果27例获访4~27个月。无骨折不愈及断钉、断横栓者。21例新鲜骨折按Kolmert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90.5%。结论SDLIN既有其他种类交锁钉的力学优势及Ender钉、矩钉易进钉的优点,又克服了前者易断钉、断横栓、操作复杂和后者力学性能差的缺陷。
- 张宏其龙文荣李康华邓展生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固定
- 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的原因及预防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3年6月湘雅医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32例(239髋).男113例,女119例;平均年龄57.3岁.对术中出现骨水泥反应的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的年龄、身体状况、症状、体征等进行总结评价,对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及预防进行探讨.结果232例(239髋)患者中5例现已死亡,失访5例,其余232例(242髋)患者随访0.5~9.0年,平均4.6年.骨水泥反应13例,发生率为5.60%,13例患者均为高龄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使用现代骨水泥技术以后,只有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骨水泥反应.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是骨水泥反应的高危因素;使用现代骨水泥技术可以降低骨水泥反应的发生率.
- 邓展生鞠洪斌朱峥嵘沈民仁王锡阳龙文荣胡懿合阝
- 关键词:骨水泥反应高龄骨质疏松髋假体
- 神经纤维瘤病致颈椎畸形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治疗
- <正>[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颈椎畸形的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治疗及疗效。 [方法]总结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颈椎畸形行钉棒系统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患者15例,随访时间1.2~7.5 年,平均3.5年.内容包括行后路手术...
- 胡建中王锡阳曾驰龙文荣邓展生张宏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