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杰
-

-

- 所属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施爱明

- 作品数:85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人血浆 合理用药 药学监护 血药浓度
- 张全英

- 作品数:154被引量:4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人血浆 药动学 临床药师 生物等效性 血药浓度
- 沈珠

- 作品数:42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会诊 非小细胞肺癌 药学监护
- 胡展红

- 作品数:44被引量:130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去甲斑蝥素 纳米粒 肝靶向 合理用药 胃癌
- 曹国文

- 作品数:62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师参与 案例分析 药学监护 会诊
- 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替米沙坦片后替米沙坦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口服复方替米沙坦片后替米沙坦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测定法,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低剂量(1片)和高剂量(2片)受试制剂复方替米沙坦片,应用LC-MS/MS法测定样品中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低剂量复方替米沙坦片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111±75)μg/L,tmax为(1.7±1.1)h,AUC0-t为(1186±877)μg·h·L-1,AUC0-∞为(1268±935)μg·h·L-1,t1/2为(17.6±3.3)h,CLz/F为(52.7±35.7)L/h,Vz/F为(1268±840)L,MRT为(16.8±3.7)h。单次口服高剂量复方替米沙坦片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651±449)μg/L,tmax为(1.3±0.7)h,AUC0-t为(4201±3052)μg·h·L-1,AUC0-∞为(4477±3313)μg·h·L-1,t1/2为(17.7±4.5)h,CLz/F为(41.6±51.9)L/h,Vz/F为(959±1231)L、MRT为(15.0±2.7)h。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替米沙坦进入人体分布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的单方替米沙坦数据一致。
- 潘杰张全英张逸凡陈笑艳钟大放施爱明朱艺芳王蒙
- 关键词:替米沙坦药动学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浓度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方法:LC条件: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TM RP18(100mm×2.1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1mmol/L醋酸铵溶液-甲酸(35:65:0.01),流速为0.25mL/min,进样量为10μL;MS条件: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电离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的MS扫描方式。结果: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在8.86~53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8.86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15%,准确度均在±15%范围内。采用本法对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0.2g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了药动学研究。结论:本法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左氧氟沙星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 施爱明潘杰华雯妍张全英
- 关键词:LC-MS/MS法血药浓度左氧氟沙星
- 临床药师在缺血性脑卒中精准治疗中的作用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如何参与治疗团队,协助医师制定精准化治疗方案。方法以1例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期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为例,阐明临床药师如何找准切入点参与药物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通过监测药物血药浓度、查阅相关指南及文献综述分析抗凝治疗失败原因并由此提出合理建议,对患者卒中后的抗凝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制订了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抗凝方案。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团队,从药学角度出发找准切入点,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朱珠潘杰沈珠
-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缺血性脑卒中抗凝治疗临床药师
- 多中心PIVAS集中调配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评估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评估我国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调配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状况。方法:以环磷酰胺(CP)与阿糖胞苷(CAR)为标志物,纳入我国十家医院的PIVAS,对其进行环境监测与生物效应监测。结果:(1)环境监测,十家PIVAS工作环境中环磷酰胺(CP)与阿糖胞苷(CAR)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且不局限于药物调配区域;随着PIVAS运行年限的增长,抗肿瘤药物污染向普通控制区扩散的趋势;现有防护装备下,十家医院PIVAS工作人员的手套与口罩内侧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肿瘤药物残留。(2)生物学监测,PIVAS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人员的尿液浓缩致突变率较控制组要高(P<0.05),淋巴细胞总凋亡率也有增高的趋势(P=0.195),然而,这些指标的改变是否意味着遗传毒性反应的发生还需进一步探讨。结论:本课题初步探讨我国PIVAS抗肿瘤药物调配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旨在为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内制定统一的抗肿瘤药物调配指南与职业防护规范提供依据。
- 包健安沈国荣王人英潘杰陈瑤尹红梅谢永忠姜玲胡轶李洁徐嵘缪丽燕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环境监测多中心
- 国际药学实践研究进展及对我国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为我国药学实践研究和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建议。方法查阅文献、相关网站及会议报道,综述国际药学实践研究的进展,总结对我国的启示。结果药学实践研究属于卫生服务研究的一个子方向,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重点是用科学的方法对药学实践的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估,对于提升药学工作质量、探索新的药学服务模式、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应结合国际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方法论,将实践与科研有机结合。结论药学实践研究是药学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依据,我国应紧跟国际步伐,逐步建立规范化的药学实践研究体系,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 边江瑜婧顾红燕陆浩潘俊杰胡展红俞蕴莉徐萍张毕奎潘杰
- 关键词:药学服务临床药学医院药学
- 进食对健康受试者口服替米沙坦片剂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在进食和空腹状态下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替米沙坦片的药动学差异。方法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10名健康受试者进食或空腹单剂量口服替米沙坦片80mg,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10名健康受试者在进食和空腹状态下单次口服替米沙坦片80m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455±s192)和(1186±1007)μg·L-1;tmax分别为(2.6±1.1)和(1.5±1.1)h;t1/2分别为(20±6)和(17±6)h;AUC0~t分别为(3503±1660)和(4895±2444)μg·h·L-1。进食状态下的ρmax和AUC0~t分别为空腹状态的(53±31)%和(73±20)%,tmax也明显延后。结论进食影响替米沙坦片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 施爱明张全英潘杰朱艺芳
- 关键词:替米沙坦药动学色谱法高压液相光谱法
- 加强口服药房安全管理 保证用药质量
- 口服药房摆药是医疗服务环节中关键的一环,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建立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提供药学服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结合作者在口服药房实际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如何加强...
- 保苏娅张全英潘杰浦静雯胡展红
- 关键词:安全管理用药质量
- 我国PIVAS抗肿瘤药物环境暴露卫生指导值的探索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探索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ADs)环境暴露卫生指导值(HGVs),为快速识别ADs环境暴露级别并实施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监测数据来自全国10家医疗机构PIVAS的物体表面擦拭样本,利用UPLC-MS/MS测定样本中环磷酰胺(CP)与阿糖胞苷(CAR)的浓度。结果共计收集到417例监测样本,CP与CAR的检出率高达84.65%与88.73%,且各家医院暴露水平差异较大,CP中位值为0~6.90 ng·cm^(-2),CAR中位值为0.04~1.92 ng·cm^(-2)。若按国外推荐的90th百分位浓度设置我国ADs环境监测预警HGVs,CP的预警HGVs为20.75 ng·cm^(-2),远高于其他国家报道。结论我国PIVAS中ADs环境暴露较国外严重,HGVs的引入为医疗机构快速识别ADs暴露级别并实施分级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我国的暴露现状,建议以75th和90th百分位浓度为我国ADs职业暴露防控设置两道预警线。
- 张晶晶沈国荣王人英潘杰陈瑶张梦君谢永忠姜玲邓彧斐刘皋林徐嵘朱建国包健安缪丽燕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环境监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硫酸氨基葡萄糖的浓度及其人体生物等效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2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不同厂家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500 mg后,采用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 2.0统计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ρ_(max)分别为(5ρ2.0±193.0)、(453.0±174.0)μg·L^(-1),t_(max)分别为(2.9±1.5)、(2.5±1.3)h,t_(1/2)分别为(1.3±0.4)、(1.2±0.4)h,AUC_(O→t)分别为(1 997.0±652.0)、(1 948.0±715.0)μg·h·L^(-1),AUC+(O→∞)分别为(2 027.0±657.0)、(1 972.0±716.0)μ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7±27.8)%。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潘杰张全英张逸凡陈笑艳钟大放施爱明朱艺芳王蒙
- 关键词:硫酸氨基葡萄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生物等效性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对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获益与风险进行评价,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对提取的结果进行分类评价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1篇药物经济学研究。与安慰剂相比,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ACS患者的全因死亡率[OR=0.68,95%CI(0.54,0.86),P=0.000 1]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RR=0.24,95%CI(0.14,0.40),P<0.01],同时可提高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发生率[OR=5.73,95%C(I2.99.10.97),P<0.01];替罗非班与依替巴肽治疗ACS的疗效相当,但替罗非班会增加ACS患者的TIMI小出血风险的发生率[RR=0.61,95%CI(0.38,0.98),P=0.04]。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与安慰剂相比,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其MACE发生率[RR=0.76,95%C(I0.61,0.96),P=0.018],但显著增加了出血风险[OR=1.49,95%C(I1.12,1.98),P=0.006],而对其全因死亡率[RR=0.80,95%C(I0.64,1.01),P=0.066]的影响则无统计学意义。对于ST段抬高型ACS患者,与安慰剂相比,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其全因死亡率[RR=0.61,95%CI(0.35,1.05),P=0.007]和MACE发生率[RR=0.63,95%CI(0.44,0.90),P=0.007];替罗非班联合血脂抽吸亦可显著降低患者的MACE发生率[RR=2.05,95%CI(1.71,2.46),P<0.01],并显著提高其TIMI 3级发生率[OR=3.18,95%C(I2.4,4.22),P<0.01],但对出血风险的影响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表明,使用比伐芦定治疗的患者可获得10.07 QALYs,采用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可获得9.98 QALYs,比伐芦定相对于后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8 575.77元/QALYs,低于部分城市人均GDP的3倍。结论:替罗非班治疗ACS的有效性较好,但与依替巴肽和安慰剂
- 钱晨月张晶晶谢林俊胡展红门鹏杨毅恒杨毅恒缪丽燕朱建国潘杰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