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力勇
-

-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贾建平

- 作品数:1,305被引量:6,006H指数:3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
- 厉含之

- 作品数:38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突变 神经心理 额颞叶痴呆 影像学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
- 刘佳

- 作品数:82被引量:21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额颞叶痴呆 脑葡萄糖代谢 基因携带者 多巴胺转运体 帕金森病
- 陆慧

- 作品数:39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家族性 睡眠多导图 致死 痴呆 家系分析
- 董静

- 作品数:31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额颞叶痴呆 家族性 基因携带者 脑葡萄糖代谢 家系报道
- 鼻疽奴卡菌脑膜炎一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鼻疽奴卡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为临床早期诊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分析了1例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临床表现酷似结核性脑膜炎、最终经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确诊的鼻疽奴卡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信息、脑脊液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比较两种脑膜炎之间的差别。结果本例患者为50岁男性,既往患血管炎4年,服用甲泼尼龙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无局灶神经系统体征;头颅MRI提示桥脑异常信号;腰椎穿刺结果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增高,葡萄糖和氯化物低,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提示鼻疽奴卡菌5930条序列。应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后症状、脑脊液、头颅MRI成像均恢复正常。结论对有免疫抑制的脑脊液类似结核表现的脑膜炎,应当考虑奴卡菌感染可能。病原学检测是诊断的唯一金标准,包括奴卡菌培养阳性或者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检测。早期诊断,尽早应用磺胺类药物联合、足量、足疗程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 高冉纪金媛王震李军杰王琳武力勇
- 关键词:奴卡菌病脑膜炎头痛发热
-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改进被引量:14
- 2017年
- 住院医师是医院人才梯队建设的基础,合理地安排培训工作,提高青年医师综合素质,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宣武医院作为北京市首批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近5年已为社会培育出120名住院医师,取得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以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近5年培训实践为例,探讨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管理实践,为持续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 张婧陈丽芬武力勇
- 关键词:住院医师神经内科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严重弥漫性脑损害一例被引量:3
- 2008年
-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主因“头痛11d,意识障碍2d”于2006年12月2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1d出现头痛、全身乏力、畏寒发热(体温37.5℃)。6d前多尿、尿色红,疑为“感染后自发性溶血”。5d前患者出现反应迟钝,答非所问,不认家人。外院行腰椎穿刺检查,压力〉350mm H2O(1mm H2O=0.0098 kPa),细胞总数11×10^6/L,糖、蛋白质和氯化物基本正常。
- 武力勇宿英英丁建平赵弘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损害全身乏力畏寒发热
- 家族性额颞叶痴呆合并帕金森综合征无症状基因携带者脑葡萄糖代谢及多巴胺转运体研究
- 17号染色体相关的额颞叶痴呆合并帕金森综合征(frontotemporal dementia with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 17,FTDP-17)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神经变性病...
- 武力勇贾建平冯雪岩厉含之秦伟李丹董静刘佳
- 关键词:额颞叶痴呆脑葡萄糖代谢脑多巴胺转运体
- 文献传递
- DARS2基因新发突变导致伴脊髓和脑干受累及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一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本文报道1例由DARS2基因突变所致伴脊髓和脑干受累及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LBSL),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学特征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LBSL1例,对其进行病史询问及磁共振(MRI)检查、磁共振波谱(MRS)、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走路姿势异常、行走不稳、足下垂.头颅、脊髓MRI示双侧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区、脑干三叉神经、小脑中脚、内囊后肢及脊髓背侧的T2点状、斑片状高信号,C1-T12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基因检测发现DARS2基因存在意义未明的rs80063322(g.173809956A>G)新发突变,同时检测到DARS2基因12号外显子部分缺失.结论本文报道了1例儿童晚期起病,携带DARS2基因新发突变位点的LBSL患者.临床中对于运动症状伴深感觉障碍,MRI表现为颅内多发及脊髓长节段病变,且影像学损伤重,而临床变现相对轻的慢性病病程特点的患者,应行DARS2基因检查以确认该病.
- 孔雨白艳艳谢可欣褚敏靖冬来高冉李军杰王琳武力勇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2
-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类疾病,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功能,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该疾病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简要分析了2014年中与AD主要发...
- 陈硕琦贾建平武力勇
- 文献传递
-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一例临床和病理报道
- 武力勇姜楠朱文佳李洁莹付月魏宇魁朴月善贾建平
- 儿茶酚抑素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的STEMI患者130例,同期入选健康人群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CST浓度.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法将STEMI患者分为Killip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CST与NT-proBNP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CST对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STEMI组血浆CST浓度水平高于正常人群[(2.2±0.8)ng/ml比(0.2±0.1) ng/ml,P<0.001].②不同Killip心功能分级患者的LVEF、NT-proBNP、CS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llipⅣ级的患者LVEF(0.35±0.06)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KillipⅢ级(0.40±0.08)高于KillipⅠ级、Ⅱ级(P<0.05).KillipⅣ级患者NT-proBNP (13044.53±2928.37) pg/m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KillipⅢ级(4557.88±1016.12)pg/ml高于Killip Ⅰ级、Ⅱ级(P<0.05).KillipⅣ级CST水平(8.2±2.4)ng/m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Ⅱ级、Ⅲ级组高于Ⅰ级组(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ST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08,P=0.036).④ROC曲线分析提示,NT-proBNP与CST对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 (P=0.015)、0.898 (P<0.001).结论 STEMI患者血浆CST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浆CST浓度对STE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有一定预测价值.
- 朱国富郑清文武力勇阮志敏楚天舒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
- 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1例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及前列地尔治疗组(21例),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活动平板试验参数。结果:前列地尔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5.7%vs 65.0%,P<0.01);心电图转阴率远高于常规治疗组(71.4%vs 50.0%,P<0.05);运动平板试验总运动时间、到达运动终点时间、至心绞痛发作时间、至ST段压低1 mm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有效。
- 朱国富阮志敏武力勇张明国张倩周明礼章然楚天舒
- 关键词:前列地尔疗效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35例AMI行PCI术的患者,搜集到20例术后出现脑梗死的患者,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6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AMI患者进行PCI术后发生脑梗死20例,其发生率为3.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年龄、术后低血压、广泛前壁心梗、房颤、球囊扩张次数(P〈0.05,OR〉1)为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血酶(AT-Ⅲ)的降低是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AMI行PCI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为3.1%,年龄、术后低血压、广泛前壁心梗、房颤、球囊扩张次数为AMI行PCI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血酶为保护因素。
- 云霞武力勇吴明正姚黎清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