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力
作品数: 22被引量:55H指数:4
  • 所属机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所在地区:河南省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张红力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研究主题:中国工商银行 行长 两会 走出去 资产托管
中国金融与全球治理被引量:3
2015年
共同发展是全球治理的根本目标和逻辑主线。本文立足金融专业视角,探讨新时期下中国金融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的实现问题。从世界共同发展的角度看,全球治理变革势在必行,中国积极参与、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既是全球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共同发展的命脉,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金融应在巩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更富成效的"走出去",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的转型升级,为共同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最终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深层共鸣。
张红力
关键词:中国金融全球治理
加强两岸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
两岸银行业合作发展正进入历史机遇期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金融MOU)的签订与实施,为拓展两岸贸易投资往来和强化经济金融合作开辟了巨大空间,对于蓄势待发的两岸银行业而言,更是提供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为两岸业务合作交流的大发展注入了强劲助力。
张红力
关键词:两岸金融合作合作框架协议两岸经济谅解备忘录银行业
七项措施进一步加大两个开发区建设支持力度
2013年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在支持新疆发展方面,一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援疆政策,特别制定了新疆区域政策,成效显著。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西部12个省区的平均水平,2013年7月份,贷款余额较2010年翻番,达到850亿,在四大银行的排名逐渐上升。二是2011年以来,使用的投资理财项目与新疆吻合的共13个,金额30多亿元。三是新疆分行与河南、山东等分行形成具体合作项目,融资金额达100多亿元。
张红力
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投资理财四大银行贷款
以金融手段实现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上)
2015年
国家安全并不单纯是一个战争与政治问题,而是以核心价值为灵魂的一套复杂系统。要实现国家安全,必须用好、用活金融力量。通过资金融通的有力支持、金融数据的提前预警和反制手段的主动出击,金融已成为最大化国家利益的关键手段,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命题。
张红力
关键词:国防理论金融手段
顺潮扬帆任远航,合作共赢促发展
对两岸银行业的合作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在历史机遇期下两岸银行业合作所遇到的障碍及挑战,并从机构互设、货币清算机制以及创新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张红力
关键词:经济合作金融开放
金融强国 教育为本
2017年
本文结合金融发展、人才需求和教育理念,对金融普及教育提出建议。认为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新格局下,金融教育须因时而变,金融人才首先要对"总体国家安全"有担当,同时金融教育也需要着力培养新型业务领域的人才。
张红力
关键词:教育为本金融市场发展身正为范金融教育人口安全
金融引领与“一带一路”被引量:3
2015年
"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而发挥金融引领作用,是趋利避害、切实破题的"牛鼻子"。抓住这个"牛鼻子",需要在"一带一路"国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安排中,保有强国思维和底线思维,用好、用活金融手段,建设命运共同体,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共赢。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 0 1
张红力
关键词:中国梦命运共同体证券交易中国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中资金融机构
金融安全与国家利益被引量:16
2015年
金融安全的核心是利益,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保障金融安全的根本要义。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取决于金融安全战略的高下,而制定国家金融安全战略,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正确看待三个问题:首先,金融安全不是一个纯粹技术问题,也不是被动防御的过程,不能仅用指标来进行衡量,而需要从整体的、长期的、全盘的、深远的、主动的战略角度来进行考虑、设计和实施;其次,最大化国家利益是阳谋,不是阴谋;最后,安分守己并不安全,"对外乱中有为,对内底线思维"共同构成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战略思想。
张红力
关键词:金融安全利益博弈金融霸权
制定金融稳定法
2013年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瞬息万变的国内外金融形势,令金融稳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潜在风险。鉴于目前我国金融稳定法律架构的不足,建议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牵头起草,征求和吸纳金融主管部门的立法建议,制定金融稳定法。
张红力
关键词:金融稳定中国工商银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金融安全行长金融形势
国际金融的全球治理与中国贡献
2016年
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没有亘古不变的所谓"普世标准"或最佳模式。中国金融深度参与、协调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既是中国有所作为、谋求更好外部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因时而变、寻求更优发展路径的必然趋势。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对外的发展理念、蒸蒸日上的中国金融,是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人类社会解决当前治理难题、应对21世纪各种挑战的关键。
张红力
关键词:全球治理国际金融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