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文杰
-

-

- 所属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 所在地区:广西 南宁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陈家源

- 作品数:58被引量:4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脂溶性 脂溶性成分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研究
- 牙启康

- 作品数:45被引量:27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丙烯基 Β-D-吡喃葡萄糖苷 石油醚部位 苯酚
- 谭晓

- 作品数:43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脂溶性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脂溶性 纯化
- 刘布鸣

- 作品数:269被引量:1,07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挥发油 化学成分 芒果苷 化学成分研究 提取物
- 陆国寿

- 作品数:42被引量:1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脂溶性成分 纯化 瑶药 脂溶性
- 拟黑多刺蚁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和物质基础研究
- 目的:拟黑多刺蚁或拟黑多翅蚁(Polyrhachisvicina Roger),为蚁科昆虫的干燥全体,味咸、酸,性平,归肝、肾经.具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肾虚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
- 韦桂宁苏启表何飞曾宪彪牙启康吕纪华苏华卢文杰何开家韦宝伟
- 岗松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岗松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岗松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岗松中芳樟醇的量:以聚乙二醇(PEG)-20M和硅酮(OV-17)为固定液的混合柱,柱温150℃,外标法定量。结果芳樟醇在0.1094~0.6563μg呈线性关系;分别对岗松的枝叶和根茎进行了测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4%(RSD=2.48%,n=6)和98.03%(RSD=2.7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回收率好,可作为岗松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刘布鸣梁凯妮卢文杰蔡全玲林霄陈明生
- 关键词:岗松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芳樟醇
- 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清和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大、中、小剂量组,记录各组小鼠负荷游泳结果,检测血清及脑组织10%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综合评价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的抗衰老作用效果。结果:小剂量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可延长亚急性衰老小鼠负荷游泳时间(P<0.05),大剂量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可提高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清GSH含量(P<0.05),不同剂量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可提高亚急性衰老小鼠海马和脑皮层组织SOD活力(P<0.01),脑皮层组织GSH含量较模型组高(P<0.05,P<0.01)。结论:黑蚂蚁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具有抗氧化作用。
- 苏启表何飞曾宪彪苏华牙启康吕纪华卢文杰何开家韦宝伟韦桂宁
- 关键词:醇提物石油醚部位亚急性衰老抗氧化
- 岗松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被引量:21
- 2008年
- 从岗松的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组分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NMR、HSQC、HMBC、IR和MS的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确定它们的结构为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3),5-羟基-6-甲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y-6-methyl-7-methoxy-flavanone,4),5-羟基-7-甲氧基-8-甲基二氢黄酮(5-hydroxy-7-methoxy-8-methylflavanone,5),5-羟基-7-甲氧基-2-异丙基色原酮(5-hydroxy-7-methoxy-2-isopropylchromone,6)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7)。其中,化合物1—5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陈家源牙启康卢文杰刘布鸣
- 关键词:桃金娘科岗松
- 花叶九节木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花叶九节木[Psychotria siamica(Craib)Hutch.]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的结构。结果表明,从花叶九节木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五烷、正二十四烷酸、正二十六烷酸、β-谷甾醇、熊果酸、间苯二酚、胡萝卜苷,这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7种化合物。
- 陆国寿卢文杰谭晓黄建猷黄周锋
- 关键词:纯化化学成分
- 短叶决明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硅胶柱层析从短叶决明(Cassia leschenaultiana DC.)药材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9个油状流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技术(GC-MS-DS)分别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检出39个成分,确认了其中的28个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脂肪烃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 周斌卢文杰陈家源牙启康
-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剑叶龙血树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0
- 1998年
- 从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树皮的氯仿提取物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光谱解析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2,3,5,6四氯1,4二甲氧基苯(I),7羟基4′甲氧基黄烷(II),4′羟基3,5二甲氧基二苯代乙烯(II),4′羟基2,6二甲氧基双氢查耳酮(IV),4′羟基2,4,6三甲氧基双氢查耳酮(V),6羟基7甲氧基3(4′羟苄基)色原烷(VI)。其中IV、VI为新化合物。
- 卢文杰王雪芬陈家源吕扬吕扬康文俊吴楠
- 关键词:剑叶龙血树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棒柄花中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
-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棒柄花中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含量。色谱柱Reli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2∶78),流速1.0m...
- 刘布鸣卢文杰林霄陈家源牙启康
- 关键词:活性成分
- 文献传递
- 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抗痛风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乙醇提物石油醚部位(简称"石油醚部位")抗痛风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石油醚部位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给大鼠足跖注射微晶型尿酸钠结晶,复制痛风性炎症模型,观察石油醚部位对痛风性炎症的影响,二甲苯耳廓肿胀法观察石油醚部位的抗炎作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石油醚部位的镇痛作用;GC-MS分析石油醚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石油醚部位在高剂量和中剂量时(8g药材/kg、4g药材/kg)可以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液尿酸水平;在高剂量时可显著抑制微晶型尿酸钠引起大鼠足跖肿胀,可显著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在高剂量时可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及减少由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石油醚部位的主要成分为十八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结论: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具抗痛风性炎症、镇痛作用,其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
- 韦桂宁苏启表曾宪彪牙启康何飞吕纪华苏华卢文杰何开家韦宝伟
- 关键词:拟黑多刺蚁痛风尿酸
- 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进行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100-5 NH2(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5 mol/L)-磷酸水溶液(3.0%)-乙醇(80∶5∶9.5∶5.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结果从多叶越南槐中分离得到两生物碱类化合物,经鉴定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在0.0164~0.1476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氧化苦参碱在0.2872~2.5848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76%)、99.8%(RSD=1.19%)。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为首次从多叶越南槐中分离得到;所建立的HPLC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多叶越南槐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 陆国寿叶勇卢文杰黄周锋曾繁强
- 关键词: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