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琳
作品数: 262被引量:1592H指数:18
  • 所属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尤海生
作品数:103被引量:569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抗肿瘤药物 药学监护
王茂义
作品数:81被引量:454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血药浓度 药品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
董卫华
作品数:74被引量:480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血药浓度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环孢素A
董海燕
作品数:81被引量:480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利奈唑胺 治疗药物监测 合理用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伏立康唑
魏友霞
作品数:89被引量:499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 二色补血草 大鼠坐骨神经
莽草酸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莽草酸用于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的新用途。本发明利用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考察莽草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发现莽草酸可以有效改善大鼠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等症状;对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
邢建峰孙建宁董亚琳屈清慧袁志瞾胡萨萨石锐才
文献传递
某“三甲”教学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6月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患者302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CRAB组(116例)和非CRAB组(18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生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包括分离出AB前出现感染性休克(P=0.003)、脓毒症(P=0.000)、合并其他感染(P=0.006)以及患有糖尿病(P=0.029)、恶性肿瘤(P=0.036),患有除肺部、腹内、皮肤感染外的其他部位感染(P=0.009),分离出AB前28 d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P=0.002)和抗真菌类药物(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包括分离出AB前出现脓毒症(P=0.033)和患有糖尿病(P=0.011)。结论:分离出AB前患者出现脓毒症以及患有糖尿病为C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雨辰李颖谢姣董亚琳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刺激体表感受器对心脏表面神经元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董亚琳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合理应用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的CRRT适应证患者171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行CRRT组(n=148)和未行CRRT组(n=23),其中CRRT组分为两个亚组: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组(n=66)和非CVVH组(n=82)。行CRRT治疗的148例患者按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n=83)、无好转组(n=46)及死亡组(n=19);行CVVH治疗的66例患者按治疗效果分好转组(n=39)和无好转组(n=27)。对171例患者的适应证及行CRRT的148例患者的首选抗凝方案、置管方案、置换液、CRRT管路冲洗的5个指标进行统计评估,并对患者临床数据与CRRT治疗模式和患者治疗效果(好转、无好转及死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1例患者的适应证及行CRRT的148例患者的首选抗凝方案、置管方案、置换液、CRRT管路冲洗这5个方面指标的合理率分别为86.55%、84.76%、66.89%、100%、100%。单因素分析显示,在3种治疗模式下(CVVH组、非CVVH组、未行CRRT组),171例患者的尿素氮基线(P=0.035)、肌酐基线(P=0.007)、治疗前3天每日尿量中d2(P=0.004)、d3(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RT组中首选置管方案与患者存活率(P=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选置管方案与存活患者预后之间(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CVVH组中ICU入住时长[P=0.005,OR:0.734,95%CI(0.592,0.910)]、首选置管方案[P=0.016,OR:5.302,95%CI(1.369,20.527)],与患者预后呈显著相关性。结论本研究中,171例患者的适应证及行CRRT的148例患者的首选抗凝方案、置管方案这3个指标存在不合理性,其不合理率分别为13.45%、15.24%、33.11%。临床药师应该结合患者的病理生理基础特征,考虑到ICU患者用药的复杂性,对患者行CRRT过程中的整体化用药,进行重点追�
杨文超刘馨侠王岩范特胡萨萨王茂义董亚琳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EGFR、VEGFR‑2和FGFR1三种激酶为靶标,以查尔酮为先导物,基于苯氧乙酰苯胺结构,而且其结构中不存在α,β‑不饱和羰基共轭结构片段。在苯氧乙酰苯胺结构母核的基础上,引入...
单媛媛胡萨萨董亚琳封卫毅王茂义马瑛
文献传递
针刺穴位对犬心功能及心脏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影响
1997年
董亚琳袁秉祥康军梁维薇
关键词:针刺穴位临床药学面神经元心血管活动内关穴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患儿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在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粒缺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儿童患者中比较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经验性覆盖革兰阳性菌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均衡万古霉素组和替考拉宁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而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性、谷浓度达标率和达标时间以及肾毒性发生率。结果最初共纳入126名粒缺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儿童患者。经匹配后,共纳入74名替考拉宁组患者和37名万古霉素组患者,两组的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用药72 h和用药结束时的临床有效率在两组患者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673和0.477),有效谷浓度的达标率及达标时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439和0.103)。但替考拉宁治疗组的肾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万古霉素组(P=0.026)。结论在粒缺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儿童患者中经验性覆盖革兰阳性菌时,相比万古霉素,更推荐使用肾毒性发生率较低的替考拉宁。
孙丹张涛成华滕蒙蒙韩瑞英王陶陶董亚琳
关键词:儿童替考拉宁万古霉素
一种处方窗口分配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药房自动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处方窗口分配方法,所述处方窗口分配方法包括:获取经过审核的处方,分析处方的药品清单;根据处方的药品品种数和总盒数将处方分为大处方和小处方;并将取药窗口分为大处方窗口和小处方窗口;...
王丰封卫毅董海燕董亚琳
文献传递
五种中药对两种不同来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较被引量:25
2008年
目的:比较大鼠小肠黏膜α-葡萄糖苷酶提取液和市售α-葡萄糖苷酶建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较强的中药。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比较两种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确立最优反应条件,并对五倍子等五种中药水煎液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五种中药对两种不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的作用最强。结论:一定浓度下,两种不同来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一定差异,但对体外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结果无显著的影响。
张海凤董亚琳胡萨萨任少君
关键词:Α-葡萄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药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替考拉宁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调查
2019年
目的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合理地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及制定个体化的替考拉宁抗感染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调查该院血液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rhG-CSF及替考拉宁的使用情况,用HPLC法监测替考拉宁血浆谷质量浓度(C min);根据前3 d的平均起始给药剂量(MID)分为2组:MID=533.33 mg·d^-1组及MID<533.33 mg·d^-1组,比较2组替考拉宁的C min值及C min>10 mg·L^-1的概率。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G+菌的占比为38.2%;有52.7%的患者发生了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仅有11.8%的患者能够在合理的时机使用rhG-CSF;给予负荷剂量替考拉宁的患者只占48.3%。MID=533.33 mg·d^-1组与MID<533.33 mg·d^-1组相比,MID=533.33 mg·d^-1组患者的替考拉宁C min值在前3 d更高(10.32±5.13 mg·L^-1 vs 5.46±4.65 mg·L^-1,P=0.005),且患者C min的达标率更高(56.3%vs 15.0%,P=0.014)。结论发生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血液病患者需要在正确的时机应用rhG-CSF及给予负荷剂量的替考拉宁,以缩短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并有效控制感染。
胡萨萨魏双羽宋红娟董亚琳尤海生
关键词:替考拉宁恶性血液病病原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