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军
作品数: 51被引量:109H指数:5
  • 所属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广西 桂林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宋艳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红楼梦》 学者 《元刊杂剧三十种》 明初 临川四梦
闫春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研究主题:汉学 戏曲 编纂 发现及意义 稿本
杜昭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学术贡献 近思录 浙学
石刻整理常见误录探因——广西石刻研究之五被引量:2
2012年
石刻是我国文献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界对石刻的整理成果很多,也注重开发利用石刻的文献价值,但已有的整理成果中多有不足,比如常出现人物误录、格式误录、字形误录、误入(拆出)他碑、断章取义、疏略漏录、放弃辨识、误辨朝代、属地误录等问题。研究石刻整理常见误录原因,有利于学界对前人成果的利用,也有利于反省石刻整理中易发生的错误,以使再次整理石刻时尽量避免类似问题。
杜海军
关键词:石刻
从元刊杂剧看元杂剧艺术未被揭橥的特点被引量:2
2011年
元杂剧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真正的戏曲形式。对于元杂剧的创作艺术,明代以来即多给予肯定,这基本是建立在对明人刊刻元杂剧基础上的论述。我们若以真正之戏曲标准衡量元杂剧,从元刊杂剧看,表现在重语言轻形象,重说唱轻表演,显示了元杂剧作为戏曲文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杜海军
关键词:戏曲艺术元刊杂剧艺术创作
论吕祖谦研究中的偏见被引量:4
2008年
吕祖谦是南宋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后人对他的研究在三个主要问题上发生了错误:一是颠倒了吕祖谦的学术传承次序和地位,认为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和心学思想来自朱熹、陆九渊,功利思想来自陈亮、叶适;二是认为吕祖谦的思想兼容朱熹、陆九渊;三是将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解释为对图书资料的占有。这些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吕祖谦学术的评价,也影响了对南宋学术的整体认识,所以这些错误有必要纠正。
杜海军
关键词:吕祖谦学术传承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录《卧游录》问题商榷
2007年
吕祖谦《卧游录》流传有内容截然不同的两种版本,对此作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两种版本现难辨真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纂辑者收一弃一,似乎有所肯定,这种做法会影响人们对吕祖谦学术取向甚至水平的认识。其实,若真出于保留文献的考虑,莫善于将两本兼收并蓄。
杜海军
关键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吕祖谦
论桂林石刻的文献特点与价值——广西石刻研究之一被引量:13
2010年
桂林是我国石刻文献发展特别集中、且成就突出的地区。桂林石刻从文献角度而言,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这种特点和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体性,二是系统性,三是珍稀性和广泛性。但是,今人对桂林石刻的整理研究非常不够,有待于尽快整理出好的本子,为学界提供更可信的文献,使桂林石刻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文献价值,为学术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杜海军
关键词:桂林石刻
朱熹论《东莱集》录文多伪说指谬
2020年
朱熹与人书信多次谈到吕祖谦文集收录文字的"真伪相半",《朱子语类》中朱熹更明确指出吕伯恭《文集》中的《荅项平父书》为傅梦泉作。但是,考证发现,《荅项平父书》中的人与事都与吕祖谦有关,如其中说到侍郎舅父为曾逮、说到"病废"者为吕祖谦,说到"诸表弟"为吕祖谦舅父家子弟,说到曾逮与项平甫结识时间也相应,所以说,朱熹指《答项平甫书》为傅梦泉作是错误的。《四库全书总目》批评朱熹对吕祖谦抵隙攻瑕,不遗余力,因此,凡朱熹论吕祖谦文字,皆需分析看待。
杜海军
广西石刻在我国文献史上的独特贡献——广西石刻研究之八被引量:2
2015年
广西石刻以其形式突出、宋代石刻的发达、靖江王诸王石刻的独有、太平天国石刻的独有,在广西文化中独树一帜,可在中华文献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杜海军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及戏曲史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元人刊刻的元杂剧作品集,是一多种有特色刻本的组合体,对于研究元杂剧发展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或云其为建本,但其刻板形式字距特密,行文省略太多,且省略不规范,错字太多,难以阅读,肯定不便于售卖,所以建本之说实误。而从元杂剧刻本强烈的广告意识、宾白科范的简略、刻板的巾箱本形式、俗体字的写法、刊刻风格不同看,它应该是有多个剧团刻就的版本,它反映了元代杂剧剧团的发展,这对我们研究元杂剧发展史是有意义的。
杜海军
关键词:戏曲艺术刻书戏曲史
论石刻对文学的传播贡献
石刻以石易于获取、经久耐用的独有载体特点,广为人用,几千年来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文献形式,保存了许多稀有的文献,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课题.石刻同样是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文学发展...
杜海军
关键词:石刻文文体形式
从石本与纸本之异论石刻的文体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石刻是一种石本文体,与纸本文体不同。从传统的文献留存看,主要的文本载体只有石头与纸张两种。以石为载体的文章我们称为石本,以纸张为载体的文本我们称为纸本。由于载体的不同,石本形成了与纸本不同的特点:石本较纸本内容与风格不同,同类文体结构不同,作者主体的构成与署名方式不同,再加上石本综合性、直观性与立体性、文物性等特点,可见石刻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石刻在我国文献中有大量的存在,清楚认识石刻的文体价值,将为文体学研究开辟一个新的方向,增加一个新的文体类别。
杜海军
关键词:石刻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