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炜
作品数: 71被引量:361H指数:9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孔文韬
作品数:94被引量:44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 超声检查 射频消融 肝肿瘤
仇毓东
作品数:342被引量:1,523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门部胆管癌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肝肿瘤
丁义涛
作品数:479被引量:1,407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生物人工肝 肝细胞 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
周铁
作品数:61被引量:468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 肝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肝切除术 肝门部胆管癌
邱君斓
作品数:35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射频消融 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诊断
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肝功能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对肝功能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营养状况、肝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病人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试验组病人术后行PN支持,待肠道通气后停止PN,改为正常饮食基础上增加EN支持;对照组病人术后行PN支持,待肠道通气后仅正常饮食。通过检测营养状态指标、肝功能和炎性指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14 d的体重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的恢复、前清蛋白水平的提高和C-反应蛋白下降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衰竭病人行肝移植术后PN联合EN支持,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
施晓雷任昊桢吴亚夫江春平张炜炜丁义涛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肝移植营养支持
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1例肝癌患者在开腹手术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以超声作为射频针穿刺的引导手段,动态观察手术进程。结果:31例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其中7例术前未发现小病灶。1例排除术前MR I诊断的1处假阳性病灶。结论:术中超声可发现术前影像学检查遗漏的小病灶,避免胆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实时观察射频治疗过程并优化手术策略。
张炜炜邵宁一孔文韬徐寒子
关键词:术中超声冷循环射频肝癌
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8年5月先后采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66例。射频消融组37例,治疗39次。男30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肿瘤位于左肾13例,右肾22例,双肾2例。肿瘤最大径2.1~8.5cm。其中T1N0M0 32例,T2N0M0 7例。肾部分切除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岁。肿瘤最大径2.0~4.5cm,平均2.8cm。统计学比较2组手术前后Hb、红细胞沉降率、SCr、患侧GFR及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68例次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者。射频消融组和肾部分切除组Hb、红细胞沉降率、SCr、患侧GF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7±22)、(146±4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6±27)、(274±269)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1)、(10±2)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频消融组术后无明显腹腔镜相关并发症,术后6周39个肾癌病灶完全消融37个(94.9%),消融不全2个;肾部分切除组术后出现漏尿1例,2周后自行愈合。66例术后平均随访20(3~36)个月,无复发及死亡者。结论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肾癌安全有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连惠波郭宏骞甘卫东燕翔纪长威张士伟刘铁石刘光香李笑弓张炜炜
关键词:冷循环电极射频腹腔镜肾切除术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38例ICC患者,共38个病灶,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后分析病灶增强水平与增强方式。结果ICC病灶直径1.7-9.6cm,平均(5.6±2.2)cm。动脉相增强模式:均匀高增强5个,不均匀高增强10个,均匀低增强1个,不均匀低增强13个,环状增强6个,部分增强2个,均匀等增强1个。门脉相:低增强36个,等增强2个。延迟相:38个均表现低增强。14个病灶在注射造影剂45s内开始消退,22个在45~120S消退,2个在120S后消退。结论ICC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多种增强模式,与病灶大小有一定相关性。
孔文韬王文平张炜炜仇毓东丁红黄备建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肝内胆管细胞癌
大鼠肝脏种植瘤冷循环射频治疗病理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一种大鼠活体肝脏种植瘤冷循环射频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射频治疗后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40只sD大鼠,首先用walker256瘤株制作大鼠的肝脏种植瘤模型,待成瘤后进行冷循环射频治疗。治疗后分两组,A组观察生存时间,B组分3、7、14d三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所有标本均采用HE染色,光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全组成瘤率约80%,射频治疗后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6±4)d,肿瘤大小与射频后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67,P〈0.05)。早期标本病理切片光镜下可见3个区带即中央坏死区、炎性反应区、毁损旁肝细胞区。随时问推移部分坏死区可逐渐形成液化。结论大鼠肝脏种植瘤冷循环射频模型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肝癌射频实验模型。
孔文韬陈骏仇毓东张炜炜
关键词:射频肝脏病理学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小肝癌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 ( PRFA)治疗小肝癌的价值。方法 :10例小肝癌患者 ( 5例男性 ,5例女性 ) ,肿瘤直径 2 .1~ 3 .5 cm ,平均 3 .1cm。肝内的 10个病灶采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治疗 ,治疗后一月复查 CT或 MRI。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有 8个病灶完全坏死。有 1例患者出现新的复发灶 ,经再次射频治疗后病灶坏死。随访时间 7~ 16个月 ,患者存活率 90 %。结论 :冷循环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
张炜炜孔文韬仇毓东周铁丁义涛
关键词:肝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冷循环射频治疗
兔VX2肝脏原位种植瘤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我们根据超声造影总结了兔VX2肝脏原位种植瘤模型的增强方式及生长过程中血供特点,为不同研究方向的模型选择与实验设计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雌性,体质量2.0 ~2.5 kg,术前禁食12 h,不禁水.荷瘤兔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科惠赠.2.兔VX2肝脏原位种植瘤的构建:氯胺酮,地西泮(1∶1)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荷瘤兔,无菌条件下取出VX2肿瘤,用眼科剪剪成约1 mm大小的瘤块备用.新西兰大白兔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固定,经剑突下正中切口进腹,暴露肝脏左叶.粗针头插入肝脏实质,形成一口小底大的隧道.将瘤块自肝包膜开口处送入隧道底部.
孔文韬蔡浩马姣姣汤阳仇毓东张炜炜王文平
关键词:新西兰大白兔超声造影种植瘤肝脏造影增强静脉注射麻醉
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肾细胞癌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肾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肾癌患者选择性实施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13次。肿瘤位于左肾4例,右肾7例,双肾1例。肿瘤最大径2.1~8.5cm,其中T1N0M0 11例,T2N0M0 2例。术后采用CT、超声造影定期随访。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2±24)min,平均出血量(50±2)ml,术中均未输血。未见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6周13个肾癌病灶,完全消融12个、消融不全1个,完全消融率92.3%(12/13)。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肌酐、患侧肾小球滤过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10例患者复查CT,病灶完全坏死9例、部分坏死1例。随访时间1~16个月,中位数7.8个月,12例均生存。无局部及远处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肾癌的新方法,比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定位更加精确,可以应用于不适合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射频消融的病例。
郭宏骞李笑弓燕翔纪长威连惠波刘光香甘卫东张炜炜
关键词:冷循环电极射频腹腔镜肾肿瘤
人工胸水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人工胸水辅助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位于膈面肝脏肿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3.2岁(25~83岁);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肿瘤位于肝Ⅳ段1例,肝Ⅶ段6例,肝Ⅷ段2例。采用人工胸水的方法,以显露肿瘤全貌,然后进行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果人工胸水后,射频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没有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死亡。手术后8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死亡。结论人工胸水辅助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一种安全方法,有助于拓展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
徐寒子张炜炜孔文韬邵宁一周铁
关键词:人工胸水超声肝肿瘤射频消融
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肝癌患者,5例胰体尾癌患者。将术中探头直接置于脏器表面,首先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和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取活检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穿刺入肿瘤内部,多点分次进行治疗。结果53例患者全部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5例患者经术中超声检查发现新病灶。术中观察到治疗后肿瘤颜色变暗,瘤体变瘪凹陷,声像图上肿瘤呈高回声改变。术后随访2~12个月,46例存活。结论开腹下应用术中超声引导冷循环射频治疗,定位准确,安全性高,可多点多次对肿瘤进行射频灭活,坏死区域大。并且术中超声能够弥补术前影像学的不足,发现术前漏诊的病灶而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张炜炜孔文韬邵宁一徐寒子周铁仇毓东
关键词:术中超声射频治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