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
作品数: 465被引量:1590H指数:17
  • 所属机构:东北财经大学
  • 所在地区:辽宁省 大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弥
作品数:48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
研究主题:就业 金融体系 劳动力需求 第三产业 生态文明
牛靖楠
作品数:4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就业 企业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 乡镇企业 农民收入
张群
作品数:202被引量:1,020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供应链 机器人 车辆路径问题 供应链库存 钢铁工业
胡锋
作品数:9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保监会
研究主题:财政风险 成因及控制 转轨时期 财政赤字率 隐性赤字
辛鸣
作品数:41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领导干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口生育和流动管制已带来严重经济后果
2015年
各阶段程度不同的计划生育,致中国在从中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发展中,失去了高速增长最为珍贵的10—15年的时间。
周天勇
关键词:经济后果人口生育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计划生育
专家把脉未来就业和社保被引量:13
2002年
劳动保障工作正面临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加入WTO、继续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国际经济增长减缓等都对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事业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变数。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探索解决劳动保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劳动保障部为此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本期根据录音将专家发言摘要整理汇编,以飨读者。
郑功成周天勇王思斌樊纲高培勇陈吉元胡伟略陈淮贾俊玲董克用郑秉文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下岗职工劳动密集型经济
论调水改土对国民经济城乡要素模块间梗阻的疏通被引量:2
2019年
从城市非农业与农村农业两大模块各自及其之间的人口和要素情况看,模块中淤积很严重,之间流动和循环发生了梗阻,造成城市化的乏力,工业化的停滞,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和现代化的进程。对此,可考虑采用调节水资源分配、改造未利用土地和扩大发展空间的方式,构建第三模块,疏通模块间人口和要素的流动和循环,推进市民化的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收入和财富等机会,延长工业化时间,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周天勇
历史观察与比较:农业发展本身根本不可能克服土地有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尖锐矛盾被引量:1
2002年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强的国家,而这种发达和富强均来自于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生态学家为此深感惋惜和忧虑。惋惜的是没有在发展的鼎盛时期转入城市和工商业文明,忧虑的是温饱型的农业文明虽然历经战乱、灾荒、瘟疫等等的抑制,但是“粮棉文明→人口增长→粮棉再文明→人口再增长”的循环链,使有限土地上的人口却越来越多,成为土地沉重的负担。
周天勇
关键词:农业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剩余劳动力
1998年稳定、增长和改革势态的估计和建议被引量:4
1998年
1998年稳定、增长和改革势态的估计和建议周天勇1998年是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后的第一年。一些专家认为,各地将会大干快上,经济将会逐步热起来;也有的专家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如不放松投资和银根,经济将会冷起来。那么,经济运行和改革的形势究竟会如何...
周天勇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
跳出城乡二元陷阱
2018年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相结合。因此有必要对中国2007年以来国内需求下行的原因做一个深层次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和采取正确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和政策。
周天勇
关键词:城乡扩大内需
论新时期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战略被引量:5
2008年
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评述的基础上,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减少行政层级、形成三级政府架构及省级区划、省直管县和乡镇综合体制改革的问题。
周天勇张占斌
关键词:政府管理行政体制
开放土地租用市场搞活房地产经济被引量:3
1986年
近年来,围绕土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按照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经营等问题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目前改革的实践迫切要求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行土地有偿使用。
杨青周天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土地有偿使用征地费用地产经营利息率
体制剩余: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制性剩余要素市场化改革及经济增长的新潜能被引量:10
2021年
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起定量分析的逻辑框架和方法。以要素投入产出关系为视角,观测体制扭曲下的资源和要素闲置、浪费和低利用率,界定和测算其体制剩余规模,通过体制二元转轨,也即资源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使剩余得以充分利用,这也就是改革形成的增长潜能。体制剩余是转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城乡由于户籍等体制扭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体制性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因土地计划配置形成了土地的巨额体制剩余。未来十五年中,二元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体制需要向一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轨,通过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使规模较大的体制剩余劳动力与体制剩余土地相组合,形成投入产出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可能实现中高速增长关键性的新增潜能。
周天勇
经济下行:什么症结,怎么办?被引量:3
2015年
目前,在经济学与政策研究界,影响决策的两大流派观点对于这次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行的深层次原因并没有分析清楚,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可能针对性不强。本文认为,与其他正常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中国实行了长达35年之久的越来越强制性的计划生育,造成了人口过快地"少子化"和"老年化",并且在以往的城市化进程中,85%的外出务工人口也是"青出老回",与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的迁移人口能市民化的城市化有着重大的不同。因此,当前经济下行影响原因中约占60%左右的权重,在于人口的快速"少子化"和"老年化",以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不畅。本文还认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下行和老龄化时间较长,幅度较大,形成中国目前和未来发展与其他国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并且,中国还面临着21世纪20年代起,印度和美国在大国位势方面的竞争,如果在跨越"人口坑"陷阱方面没有途径和办法,中国很可能在GDP规模上无法超过美国,并且印度有可能在2050年时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遏制经济增长下行,不可能决胜于短期的一役,而是一个需要艰苦努力的持久过程。从思路和政策上讲,首先要推出长期稳经济增长的人口恢复政策。要视政策实施的效应,放松、放开和鼓励计划生育,逐步提升恢复人口的替代水平,增加新增人口;立即废除社会抚养费征收,免去过去超生家庭欠缴的社会抚养费,可以免去许多农村农民这一道特殊的"税收",使农民创业和购房的支付能力提高;立即废除计划生育审批登记等制度,取消户籍、入托、就学、就业等与计划生育挂钩的一系列不合理规定;严格执法,不得解雇怀孕哺乳期妇女,如果放开生育后人口增长不理想,国家应逐步将托儿和幼教纳入义务教育,对生二胎的减免个人所得税,对生育三胎以上的进行累进财�
周天勇
关键词:经济下行人口政策经济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