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鹏
作品数: 61被引量:124H指数:5
  • 所属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安启念
作品数:126被引量:40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费尔巴哈 列宁
黄皖毅
作品数:46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全球化 晚年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史观
宋镇照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台湾成功大学
研究主题:国家机关 经济发展 社会资本 大社会 多中心治理
肖名焰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理气 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 行政体制 行政思想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年
新发展格局是在深刻认识"两个大局"基础之上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建立在中国模式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经验,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有助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邵鹏
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
2008年
由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人类困境问题,使传统民族国家政府行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全球性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由此兴起。西方理论界在多个维度上探讨关于全球治理问题,涉及到民族国家主权、公民社会、世界主义民主模式、文明与文化等方面。同时,各国政府、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跨国公司以及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等也纷纷转变传统的行为模式,为全球治理的实践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探索。
邵鹏
关键词:全球治理
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
2008年
由全球化所引发的全球性人类困境问题使传统民族国家政府行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全球性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由此兴起。西方理论界在多个维度上探讨关于全球治理问题,涉及到民族国家主权、公民社会、世界主义民主模式、文明与文化等诸多方面。同时,各国政府、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跨国公司以及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等也纷纷转变传统的行为模式,为全球治理的实践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探索。
邵鹏
关键词:全球治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马克思主义意蕴被引量:2
2021年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奋斗历史中,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状况,建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进步,使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强国的行列,真正创造了属于中国人民的辉煌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邵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创造者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被引量:2
2005年
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的深化。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形态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的整体把握,是“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统一”思想的深刻表达,是群众史观的现实应用。
邵鹏
关键词:唯物史观和谐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结构
汤因比晚年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学意蕴
2005年
生态伦理学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汤因比晚年思想与生态伦理学有许多共通,这主要表现在扩大伦理学的边界,对伦理学重新定位,强调生命的平等性以及敬畏自然等四个方面,因此,对于汤因比晚年思想中的生态伦理学意蕴深入发掘,对当今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有诸多的启示。
邵鹏
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伦理学
汤因比晚年对中国文明的反思被引量:2
2005年
汤因比早年与晚年的中国文明观大相径庭。早年他在《历史研究》中得出了中国文明已经僵化走向死亡的论断,而在晚年变为对中华文明极度赞誉。汤因比晚年改变对中国文明的认识,源于他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主要表现在为对以西方文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给人类带来全球性困境问题的真切痛思。汤因比晚年中国文明观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他认为中国文明有利于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对"世界国家"的建立,儒家思想对新政治哲学观的确立,佛道思想对当前生态问题的解决。
黄皖毅邵鹏
关键词:中国文明
国家治理模式演进与国家治理体系构建被引量:32
2014年
建国以来,先后形成了全能型国家治理模式与管制型政府的实践,发展型国家治理模式与管理型政府的实践,以及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和建设。当前国家治理体系构建必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内在的和谐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势必深入扩展到政治和社会领域。需要执政党转变执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
邵鹏
关键词:公民社会市场经济
“历史单位”合理性的选择与演变
2007年
民族国家等社会结合体是近现代历史哲学家构建理论体系的主要“历史单位”。随着人类历史由地域走向世界的历程,“历史单位”也随之不断演变。其中20世纪思辨历史哲学的代表文明形态史观把最基本的历史单位定义为“文化”或“文明”,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文明”既总结了以往历史哲学关于历史单位的思考,又是人类“世界历史”形成的反映。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的总体性范畴,超越了文明形态史观的不科学性和唯心主义色彩。
邵鹏
关键词:民族文明社会有机体
汤因比的文明忧患论被引量:4
2002年
斯宾格勒在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次敲响了西方文明的警钟。汤因比正是从对西方文明的忧患中展开其历史研究的。“挑战与应战”的原理是汤因比文明忧患论的积极发挥。晚年汤因比关注的范围由西方文明扩大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
邵鹏
关键词:历史哲学西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汤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