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君
作品数: 79被引量:432H指数:11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查云飞
作品数:232被引量:977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骨髓 MRI 脊柱 体层摄影术
郑晓华
作品数:57被引量:432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CT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眼眶
刘昌盛
作品数:98被引量:436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头颈部 MRI
李茂进
作品数:58被引量:264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头颈部 CTA 扩散张量成像 颈髓
杨文兵
作品数:30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心率 CT 冠状动脉 64排螺旋CT
新型256层螺旋CT自由心率CCTA评价高心率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诊断准确性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新型256层螺旋CT自由心率下CCTA对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高心率(≥80bpm)冠心病患者,均采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且自由心率下扫描,均在CCTA检查3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GA)检查,且以CAG为金标准,计算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用Kappa检验对CCTA及CAG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检出467个冠状动脉节段,其CCTA图像质量可诊断率达到98.93%,CAG与CCTA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显著,kappa系数均>0.8;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节段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6.80%、92.93%、90.30%、97.71%、94.50%,对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冠状动脉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7.27%、99.03%、98.92%。结论:新型256层螺旋CT自由心率下CCTA对高心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罗开选罗开选查云飞杨文兵张亮谢宝君
关键词:心率冠状动脉疾病
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谷城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1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浆液性囊腺瘤8例,7例小囊型,1例大囊型,小囊型病灶较小,囊内有分隔,强化是呈海绵状,1例可见中央星状瘢痕伴钙化,大囊型病灶呈薄壁大囊,无囊壁结节及分隔,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黏液性腺瘤6例,2例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4例表现为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有强化;黏液性囊腺癌2例,1例伴有肝转移;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均为囊实混合型。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具有高度敏感性,不同病变有其特征表现,对术前诊断有一定价值。
毕阳谢宝君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
肾细胞癌的MRI表现与病理的关系
目的:比较肾细胞癌的MR特征与组织学表现,评价肿瘤MRI平扫、强化特征与病理的关系。方法:45例肾细胞癌患者MRI扫描后均进行了部分或根治性肾切除术。所有45个肾脏病变都是肾细胞癌。 MRI表现与病理所见进行对比研究,分...
谢宝君
文献传递
基于专家系统平台的的具有图像质量控制体系的柔性的FPACS
王卫星李茂进徐艳萍付耕张杰郑晓华谢宝君李民强舒志强王德厚徐元利
课题来源:武汉市科技局计划内重点攻关项目武科计(2006)43号文,项目编号:20061002076。项目名称:基于专家系统平台的具有图像质量控制体系的柔性的FPACS。该项目深入研究医院数字化影像设备和传输技术软件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专家系统平台软件工程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几种管电流控制方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比较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三种管电流曝光技术,探讨其最为合适的管电流控制方式。方法从900例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中,回顾性地分析180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分A、B、C三组,每组60例,使每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体重、心率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固定管电流700mA扫描;B组按体重为50~65kg、66~80kg、〉80kg分三小组,分别用330~430mA、430~530mA、530~630mA扫描;C组用ECG调制管电流曝光技术扫描;A、B、C三组其余扫描和重建方式相同:120kV、0.35s/360°、层厚0.625mm、螺距pitch0.20~0.26,按标准算法重建图像。由两名副主任医师以双盲法分别对A、B、C三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比较A、B、C三组各自平均CT剂量指数(CTDI)、累计受照射剂量(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值。结果①A、B、C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7分±0.22、3.74分±0.32、3.75分±0.36,对A、B组间,A、C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②A、B、C三组各自平均CTDI、DLP和ED分别为122.84±8.82mGy/slice、2356.80mGy-cm、40.07mSv;92.37±5.92mGy/slice、1772.20mGy-cm、30.13mSv;75.02±4.36mGy/slice、1314.00mGy-cm、22.34mSv。C组指标值低于B组,且C组明显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ECG调制管电流曝光技术能获得优质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同时能有效地减少曝光量及辐射剂量,减少患者的辐射危害。
刘昌盛李茂进查云飞谢宝君魏文洲潘鄂武彭宙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高分辨率CT影像演变特征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表现及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分型和影像演变特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141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和HRCT影像学分型及影像演变特征。结果141例COVID-19患者首诊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比率降低。141例COVID-19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37.5℃)139例(98.58%),偶见呼吸道以外症状如腹泻4例(2.84%)。141例COVID-19患者HRCT均有异常,52例(36.88%)胸部HRCT图像表现为磨玻璃影(GGO),以胸膜下分布为主;23例(16.31%)GGO合并局灶实变影;27例(19.15%)呈小片状模糊影;20例(14.18%)呈大片状实变影;48例(34.04%)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和血管穿行征;5例(3.55%)有空气支气管征;7例(4.96%)有小结节影;5例(3.55%)呈纤维化、网格影或条索影。首次核酸检测阳性者135例(95.74%),阴性者6例(4.26%),同期HRCT结果普通型71例(50.35%)、重型47例(33.33%)和危重型23例(16.31%),各型自起病至首次CT检查平均时间分别为(2.51±1.32)、(5.02±2.01)、(5.91±1.76)d;其中首次检查为重型的病例有19例(19/47,40.43%)在第二次检查时病变分型加重、第三次检查时分型减轻。第二次核酸检查阳性者141例(100%),同期HRCT结果为普通型44例(31.21%)、重型53例(37.59%)和危重型44例(31.21%),各型距离首次CT检查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3.32±1.61)、(3.93±1.84)和(4.15±1.57)d。第三次核酸检查阳性者113例,阴性者28例,同期HRCT结果为普通型79例(56.03%)、重型46例(32.62%)和危重型16例(11.35%),各型距离首次CT检查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5.59±1.83)、(7.32±1.37)、(7.55±1.78)d;不同时间节点CT检查影像分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HRCT影像表现多样,双肺广泛的GGO、浸润影为其典型表现;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通常早于或与CT阳性同步出现,�
陆雪芳龚威王莉李亮谢宝君彭宙锋查云飞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最佳重建时相与心率关系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64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心率与最佳重建时相的关系,并评价心率对最佳重建时相下图像质量及可诊断率的影响。方法:104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GE Optima 680)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回顾性重建R-R间期10%~90%期相,间隔5%。按心率分为3组(A组≤65次/分,B组65~80次/分,C组≥80次/分)。由两位医师独立对冠状动脉三大主要分支图像质量按5个等级进行评分。结果:心率≤65次/分,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的最佳重建时相为65%~75%R-R间期;65<心率<80次/分,RCA、LAD和LCX的最佳重建时相分别为45%R-R间期、75%R-R间期、45%或75%R-R间期;心率≥80次/分,RCA、LAD和LCX最佳重建时相为45%或50%或55%R-R间期。除A、B组间LAD和LCX的可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任意两组间的可诊断率和图像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心率水平,回顾性心电门控64排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RCA、LCX和LAD有不同的最佳重建时相。随着心率的增加,最佳重建时相下的图像质量及可诊断率降低。
杨仁杰查云飞杨文兵彭宙锋张宇谢宝君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心率冠状动脉心脏病
64-MSCTA在血管病变术后评价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要点,对64-MSCTA在血管病变术后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查云飞李茂进谢宝君杨文兵彭宙锋
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血管病变术后评价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双气囊小肠内镜判断小肠克罗恩病活动度的价值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双气囊小肠内镜(DBE)在小肠克罗恩病(CD)的诊断和判断其活动度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32例小肠CD患者,分别进行MSCTE检查和DBE检查并作出诊断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小肠CD,判断病变位置、范围、活动度和并发症方面的能力。结果 MSCTE与DBE对小肠CD确诊率相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显示并发症的能力,MSCTE明显优于DBE。结论 MSCTE是诊断小肠CD的首选辅助检查,能判断炎症是否处于活动期及发现肠腔外并发症,而且能指导DBE的进镜方式,与DBE联合应用有利于诊断和评价小肠CD患者的炎症活动度,指导临床治疗。
何仁政谢宝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克罗恩病活动度
双相情感障碍额叶白质连接障碍-DTI白质束成像研究
翁深宏林富春谢宝君雷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