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松
作品数: 24被引量:74H指数:6
  • 所属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保定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魏媛媛
作品数:10被引量:44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茵陈蒿汤 酒精性肝纤维化 CASPASE-12 肝纤维化大鼠 内质网应激
陈晖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茵陈蒿汤 酒精性肝纤维化 CASPASE-12 肝纤维化大鼠 肝纤维化
张贵贤
作品数:15被引量:57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茵陈蒿汤 酒精性肝纤维化 抗结核药 重症肝损害 CASPASE-12
张贵贤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茵陈蒿汤 胆汁淤积性 CASPASE-12 内质网应激 肝纤维化
谢爽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黄疸型肝炎 病毒性脑炎 辨证论治 小儿手足口病
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aspase-12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2α)-Caspase-12通路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防治酒精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采用乙醇灌胃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茵陈蒿汤组同时给予3. 5g/kg茵陈蒿汤灌胃,10周后处死动物,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肝纤维化表现,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茵陈蒿汤抑制GRP78、eIF-2α、Caspase-12的活性可能是其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李木松张贵贤魏媛媛秦维陈晖
关键词:茵陈蒿汤内质网应激CASPASE-12
柴葛调脂汤联合基础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1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柴葛调脂汤联合基础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以柴葛调脂汤加减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治疗12周随访患者的肝功能、血脂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血脂、肝功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脂、肝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显著,血脂4项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显效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葛调脂汤联合基础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明显的保肝、降脂及改善症状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李木松石荣亚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持续健康指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NAFLD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它通常是由于高脂饮食酒过度造成的,NAFLD的发生不容小觑,严重时会引起心脏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结合我国脂肪肝患者的实际情况,相关专家进行了以持续健康指导作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实验发现,这种引导的方式能够达到缓解脂肪肝的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李木松张贵贤陈大为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水平变化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方法 52例PBC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选择病理科留取的正常肝组织20份作为对照,另选择20例健康人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仅有少量TGF-β1表达,而PBC患者肝实质细胞胞浆内呈TGF-β1高表达;PBC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28.71±13.54)pg/ml和(21.3±9.4)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21.3±15.4)pg/ml和(2.1±1.6)pg/ml,P<0.01】;7例PBC肝组织肝纤维化S0期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0.5±0.2)10^(-2)、(7.1±4.1)pg/ml和(5.1±1.0)pg/ml,显著低于12例S1期【(4.2±1.3)10^(-2)、(18.6±6.2)pg/ml、(11.5±3.6)pg/ml,P<0.01】、18例S2期【(6.9±1.2)10^(-2)、(27.3±9.9)pg/ml、(19.4±4.1)pg/ml,P<0.01】、9例S3期【(13.3±15.1)10^(-2)、(39.7±15.18)pg/ml、(27.3±8.1)pg/ml,P<0.01】和6例S4期【(21.2±17.1)10^(-2)、(53.4±17.3)pg/ml、(47.8±11.0)pg/ml,P<0.01】;15例Child-Pugh A级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9±1.6)10^(-2)、(12.2±3.1)pg/ml和(7.3±2.5)pg/ml,显著低于25例Child-Pugh B级【(15.9±13.6)10^(-2)、(32.9±8.6)pg/ml、(21.8±6.3)pg/ml,P<0.01】或12例C级患者【(22.6±18.5)10^(-2)、(49.1±19.3)pg/ml、(45.5±12.7)pg/ml,P<0.01】。结论PBC患者肝组织TGFβ-1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肝组织纤维化增生和/或肝功能受损有关。
秦维陈宇萍杨昭祝素平霍玉玲李木松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OX40/OX40L与慢性肝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慢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强弱密切相关,其中T淋巴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综述了OX40/OX40L的分子特性、参与免疫调控的机制以及与慢性肝病的关系。
秦维赵彩彦杨昭祝素平李木松霍玉玲
关键词:OX40配体肿瘤坏死因子类免疫
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caspase-12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caspase-12通路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复制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1周后将造模组动物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以3.5 g/kg茵陈蒿汤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GRP78、e IF2α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0.05),但仍重于假手术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GRP78、e IF2α和Caspase-12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e IF2α和Caspase-12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e IF2α和Caspase-12的活化,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在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中的促进作用,是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李木松张贵贤魏媛媛刘震霞
关键词:茵陈蒿汤内质网应激CASPASE-12
加味茵陈蒿汤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机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各8只,比较各组裸鼠瘤质量情况,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凋亡的分布、线粒体膜电位的分布、Caspase-3和Caspase-9的分布;透射电镜检测各组瘤体细胞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瘤体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加味茵陈蒿汤组的平均瘤质量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显示:加味茵陈蒿汤组干预的皮下移植瘤的凋亡率高于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发生线粒体膜电位的比率高于生理盐水组、加味茵陈蒿汤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加味茵陈蒿汤组皮下移植瘤细胞出现细胞浆肿胀、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显示:加味茵陈蒿汤干预后的肿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Bcl-2和Bcl-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活化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
李木松张贵贤陈晖秦维魏媛媛
关键词:茵陈蒿汤肝癌线粒体途径
近六年463例麻疹流行病学和临床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易造成暴发流行。过去多发生于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为发病高峰。上世纪60年代我国对广大儿童普遍开展麻疹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得到有效...
李家富李福建谢爽史莉娟栗红江刘洋李木松田艳红王晓琪
文献传递
成人麻疹185例临床分析
2009年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见于儿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人群发生了很大变化。儿童麻疹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成人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增多。我院共收治麻疹患者253例,其中成人麻疹185例。现报告如下。
谢爽孟连柱李木松
关键词:成人麻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麻疹疫苗发病人数发病率
RNA、lnc-EGFR对肝细胞癌免疫逃避调节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R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长链非编码RNA(lnc-EGFR)对肝细胞癌(HCC)免疫逃避调节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医院病理档案室随机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病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集的HCC标本30份和癌旁正常组织30份,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织中RNA、lnc-EGFR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C组织中化学因子和细胞免疫因子表达情况,并分析RNA、lnc-EGFR与其相关性;将HCC细胞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RNA、lnc-EGFR抑制组(n=15)与空白对照组(n=15),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RNA、lnc-EGFR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12)和(0.62±0.15)低于HCC组织(0.22±0.06)和(0.14±0.05)(P<0.05)。HCC组织中CXCL12-CXCR4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HCC组织中CCL20-CCR6、CX3CLI-CX3CR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HCC组织中细胞免疫因子IL-6、IL-10、TGF-β、TNF-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RNA、lnc-EGFR表达水平与CXCL12-CXCR4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CL20-CCR6、CX3CLI-CX3CR1、IL-6、IL-10、TGF-β、TNF-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HCC、癌旁正常组织中细胞相对吸光度、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占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NA、lnc-EGFR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水平,可通过上调组织中化学因子和细胞免疫因子水平来提高癌细胞免疫逃避调节水平,与HCC免疫逃避调节具有显著相关性。
魏媛媛田艳红李红静张浩李木松
关键词:RNA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