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雅君
-

-

- 所属机构: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通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沈飞

- 作品数:15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 研究主题:化疗后应用 老年恶性肿瘤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辅助化疗 肿瘤
- 刘振宗

- 作品数:30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 研究主题:血清 糖尿病肾病 过氧化脂质 血清胱抑素C C反应蛋白
- 沈萍

- 作品数:1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 研究主题:血清 癌胚抗原 结直肠癌 糖类抗原199 术前
-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观察
- 茅力平沈飞孙雅君
- 转移性肝癌的血供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的血供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疗效。方法观察TACE治疗34例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转移后生存率。结果转移性肝癌以乏血供为主,富血供组有效率为66.7%(8/12),乏血供组为31.8%(7/2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供组6、12月转移后生存率分别为100%、75.0%,转移后中位生存期21.6月;乏血供组6、12月转移后生存率分别为81.8%、40.9%,转移后中位生存期13.5月,两组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供的转移性肝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乏血供组。
- 沈飞茅力平孙雅君
-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
-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次疗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曾降至<0.5×10/L的老年肿瘤患者共60例,分为3组,分别在化疗后24小时,ANC降至<0...
- 茅力平沈飞孙雅君
- 关键词:老年恶性肿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缺乏
- 文献传递
-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次疗程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曾降至0.5×109/L以下的老年肿瘤患者共60例,分为3组,分别在化疗后24h,ANC降至<0.5×109/L和ANC=1.5×109/L时使用G-CSF,连续使用2天后ANC>1.5×10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化疗后24h用药组ANC持续<1.5×109/L的天数,ANC恢复至≥1.5×109/L所需的天数均小于其他两组(P<0.01),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P<0.01),用药天数较其他两组少(P<0.05)。结论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后早期使用G-CSF。
- 茅力平沈飞孙雅君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化疗
- XELOX方案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耐受性的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老年结肠癌患者对术后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62例术后接受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65岁为老年组,30例<65岁为非老年组,比较两组辅助化疗的情况。结果:两组的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手术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并存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化疗的疗程、每周期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力状况评分(KPS)化疗后第6疗程均较化疗前相比较有明显的提高(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对术后接受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耐受性较好,与非老年结肠癌患者无差异。
- 沈飞茅力平孙雅君
- 关键词:结肠癌XELOX
- 纤维蛋白原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探讨两者的变化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86例和同期住院的胃肠道非恶性肿瘤患者30例,检测FIB和CEA,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与胃肠道非恶性肿瘤患者FIB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Ⅳ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与Ⅰ+Ⅱ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FIB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B和CEA联合检测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的敏感性为54.6%,特异性为67.4%;FIB水平与CEA水平具有相关性(r=0.212,P<0.05)。结论 FIB和CEA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密切相关,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孙雅君
-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纤维蛋白原癌胚抗原肿瘤分期
-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及其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及其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分<3分的乳腺癌术后患者96例,化疗6个周期后再次评估,根据NRS2002评分,≥3分为营养风险组,<3分为无营养风险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营养风险状况、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结果9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6个周期后,NRS 2002评分≥3分者39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0.6%;两组患者月经情况、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细胞增殖指数(Ki-67)、临床分期、化疗药物相对剂量强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化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营养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营养风险组体重指数(BMI)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营养风险组BMI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Ⅲ级/Ⅳ级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疲乏等,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均<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的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及早评估和发现其营养风险,有助于预测患者的化疗风险,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 茅力平沈飞孙雅君
- 关键词:乳腺肿瘤营养风险化疗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其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其无瘤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术后辅助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组/缺乏组无瘤生存期与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组无瘤生存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其无瘤生存期明显相关,而未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可能提示药物剂量不足。
- 沈飞茅力平孙雅君
- 关键词: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无瘤生存期
- 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的PH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NLR值,分为低NLR组(NLR<2.5)和高NLR组(NLR≥2.5),分析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并对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介入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21.1个月;其中术前高NLR组中位总生存时间16.0个月;术前低NLR组中位总生存时间23.3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3.8个月,其中高NLR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6个月,低NLR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7.6个月,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分级、BCLC分期、AFP、假包膜形成、血供、TACE次数、NLR≥2.5是影响PHC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肝功能Child分级、BCLC分期、假包膜形成、血供、NLR≥2.5是影响PHC患者TACE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分级、BCLC分期、NLR≥2.5是影响PHC患者TACE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BCLC分期、NLR≥2.5是影响PHC患者TACE术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PHC患者行TACE的预后指标,NLR高者预后差。
- 茅力平沈飞孙雅君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预后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老年肿瘤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段住院治疗未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老年肿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从住院时间、肿瘤分期、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手术、放疗/化疗、贫血、中性粒细胞缺乏、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长期吸烟等方面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住院时间≥30d、肿瘤分期(Ⅲ+Ⅳ期)、贫血、中性粒细胞缺乏、PS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COPD病史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手术、放疗/化疗、是否合并糖尿病、长期吸烟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老年肿瘤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规范治疗。
- 孙雅君
- 关键词:肿瘤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