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威
作品数: 35被引量:147H指数:8
  • 所属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河北省 邯郸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尚可
作品数:38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对氧磷酯酶1 破骨细胞 代谢综合征 体外培养
刘冬青
作品数:55被引量:212H指数:7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对氧磷酯酶1 白癜风 合并代谢综合征
谭子新
作品数:24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代谢综合征 对氧磷酯酶1 SVCAM-1
杨慧
作品数:9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合并代谢综合征 血管内皮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姜海
作品数:10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患者血清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合并代谢综合征
对氧磷酯酶1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2型糖尿病(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血清PON1活性。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PON1活性为(152±67)IU/L,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224±89)IU/L,P<0.01],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变组PON1活性为(110±46)IU/L,比单纯2型糖尿病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PON1活性在单纯2型糖尿病及并发心脑血管病变患者中均显著降低,提示PON1活性的降低参与了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尚可孙亚威
关键词:对氧磷酯酶1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脂代谢
血清PON1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及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尚可刘冬青郭建政姜海杨慧耿淑坤孙亚威
是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该课题研究表明PON1活性的减低参与了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且在T2DM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了AS的形成,增加了T2DM人群患心脑血管疾...
关键词:
关键词: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 3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脂、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和RBP4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MS组和MS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G、LDL、FPG、RBP4显著升高,HDL降低(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的TG、腰围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升高(P<0.05,P<0.01);Pearson分析显示,RBP4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FPG、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RBP4、BMI、腰围、FPG、TG、TC是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RBP4在T2D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促进MS的发生。
孙亚威尚可刘冬青郭建政杨慧姜海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代谢疾病血脂异常
血清PON_1活性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的协同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对氧磷酯酶1(PON1)的活性及血管内皮功能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T2DM患者129例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70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9例),另设对照组38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PON1、SVCAM-1的差异。结果:①MS组的血清PON1水平明显低于NMS组(P<0.01),且两组PON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②MS组的血清SVCAM-1水平明显高于NMS组(P<0.05),且两组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③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ON1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SVCAM-1显著负相关。结论:PON1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MS的发生与发展。
尚可刘冬青谭子新姜海杨慧孙亚威
关键词:对氧磷酯酶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尿8-OHdG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L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194例,按照是否存在LVD分为T2DM组112例,T2DM+LVD组82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6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尿8-OHdG水平,并比较T2DM+LVD组不同病情患者HOMA-IR、尿8-OHdG水平,分析尿8-OHdG水平与LVD病情程度、HOMA-IR相关性。结果:3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尿8-OHd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上述指标明显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LVD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HOMA-IR、尿8-OHd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HOMA-IR、尿8-OHdG水平逐渐升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T2DM合并LVD患者尿8-OHdG水平与HOMA-IR及LVD病变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412、0.538,均P<0.05),尿8-OHdG、HOMA-IR是T2DM患者发生L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8-OHdG水平可作为T2DM合并LVD的预测因子和病情判断的有效指标,在T2DM患者LVD的预防中应重视早期尿8-OHdG水平检测。
易莲严胜利杨丽辉杨金萍孙亚威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8-羟基脱氧鸟苷胰岛素抵抗指数
血清SVCAM-1、PON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对氧磷酯酶1(PON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和体检健康者31例分为无血管并发症组29例、大血管并发症组33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测量体脂参数、血压,检测临床生化指标,测定血清PON1、SVCAM-1。结果: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VCAM-1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和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血清SVCAM-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PON1显著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和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血清PON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SVCAM-1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PON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SVCAM-1显著升高、PON1降低,SVCAM-1与脂代谢指标相关,与PON1呈显著负相关。
孙亚威尚可刘冬青李军李俊萍谭子新郭建政
关键词: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氧磷酯酶1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老年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RBP4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MS患者2型糖尿病(T2DM)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将202例老年MS患者依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DM组(123例)和NDM组(79例)。并选取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ELISA测定血清RBP4,同时测定血糖、血压及血脂等指标。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RBP4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M组空腹血糖(FPG)、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RBP4,均高于NDM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患者并发T2DM的危险因素包括WC、SBP、TG、RBP4。结论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RBP4可能参与了MS合并T2DM的发生与发展。
白银涛孙亚威谭子新尚可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视黄醇结合蛋白42型糖尿病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MS患者124例根据有无心血管并发症分为MS无心血管并发症组(53例)和MS心血管并发症组(71例)。非MS组54例具有MS的1~2个组分,但未达到MS诊断标准,另选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PON1的差异。结果 (1)MS组的血清PO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个MS组各指标及PON1水平相似。随着MS组分数增加,PON1活性降低。(2)相关分析显示,在MS患者血清PON1与体质指数(MB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相关。结论 PON1活性在MS患者降低,降低的PON1促进M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尚可谭子新刘冬青孙亚威
关键词:对氧磷酯酶1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
内皮钙粘蛋白及内皮素-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及内皮素-1(ET-1)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CV,58例),无大血管病变组(Non-MCV,46例),并选取3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测量收缩压、舒张压,检测各项血脂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ELISA法测定VE-Ca和ET-1的水平。结果 MCV组VE-Ca和ET-1的水平高于Non-MCV、对照组(NC组)(P<0.05或P<0.01),Non-MCV组高于NC组(P<0.05或P<0.01);血清VE-Ca与ET-1、SBP、DBP、FPG、TG、Hb A1c正相关(r=0.284,0.367,0.380,0.737,0.322,0.745,P<0.01或P<0.05),与HDL负相关(r=-0.2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Ca、ET-1、DBP、TG与T2DM合并MCV独立相关。结论血清VE-Ca及ET-1的水平与MCV相关,VE-Ca与ET-1在MCV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谭子新王秀丽秦冰白银涛杨慧孙亚威
关键词:内皮素-1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前列腺素E_1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06年
孙亚威尚可郭政建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前列腺素E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