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年
作品数: 313被引量:604H指数:10
  • 所属机构: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所在地区:吉林省 吉林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逯德山
作品数:118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研究主题:动物疫病 动物福利 畜牧业 动物健康 养猪业
孟丹
作品数:34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富硒酵母 硒 SE 肉鸡性能 阉割
裴海宁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肥胖 肥胖问题 内分泌紊乱 犬猫 代谢
金晓彤
作品数:158被引量:1,230H指数:1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新生代农民工 农村居民 实证研究 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陈明岩
作品数:48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研究主题:汞 除草剂 牛磺酸 标准物质 砷
茶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李凯年
关键词:乌龙茶红茶绿茶饮料饮用消费量
透视禽流感对禽类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对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思考
2006年
李凯年逯德山
关键词:禽类产品国际贸易管理发展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贸组织
威胁人类生存的元凶:流感病毒(5) 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人类面临可能发生的流感大流行威胁主要来自H5N1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但H5N1病毒要引起人间的大流行,必须经过禽间大流行、禽类传染给人类、人间大流行几个阶段。正如WHO提出的关于判断一种传染病大流行是否能够来临的四项标准:一是人类对该病毒没有免疫力;二是该病毒很容易从动物的身上传到人的身上;三是该病毒对人有致命性;四是该病毒可以形成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前,事实证明,H5N1病毒不仅可以从禽的身上传到人的身上,而且可以致人于死地,但还没有形成得到证实的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对于已经出现的病原体,要努力控制其发生传播。鉴于H5N1病毒前所未有的传播,科学界认为,重点不是集中于对新的病原体出现的初级预防,而是侧重于二级预防,如建立早期监测的报告网络,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兽医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国际对新发生爆发的反应能力。本文系由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提供,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和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原文为英文,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编译,供我国有关方面参考。如果您有兴趣和RSPCA方面的专家探讨有关禽流感的问题,请发电子邮件至publisher@zgdwbj.com,我们会尽快协助。
李凯年逯德山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病毒H5N1病毒
当前仔猪营养的主要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强、饲料利用率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一个阶段。合理的营养是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特别是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仔猪在生理上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健全而对饲料的要求特别高。如何使仔猪从母乳平稳过渡到干粉料.满足这一生长阶段仔猪的特殊营养需要.对猪群以后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仔猪营养成为养猪生产中最受关注以及研究最广泛和深入的一个领域。
李凯年
关键词:仔猪营养饲料利用率生长发育养猪生产营养需要
详解猪水疱病被引量:3
2010年
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 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猪水疱病病毒(SV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966年10月该病首先发现于意大利Lombardy的猪群,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猪水疱病的流行蔓延,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世界肉食市场的混乱。
李凯年孟丹盂昱(编译)
关键词:猪水疱病病毒详解接触性传染病经济损失传染性
猪亚临床型回肠炎对养猪生产的经济影响
2007年
猪回肠炎(Ileitis)又称为猪增生性肠病(PPE)。自从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发生该病以来,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的猪病。在养猪场,回肠炎作为一种重要的肠道疾病而引起关注已有70多年的历史。本文主要介绍猪亚临床型回肠炎对养猪生产的经济影响,对我国养猪业了解该病的流行与影响会有所裨益。
李凯年逯德山
关键词:养猪生产猪回肠炎增生性肠病肠道疾病
促进动物健康养殖实施,饲料工业发展的新“天地”——动物健康“内助力”:功能性饲料
2007年
功能性饲料是指能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并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类饲料。简单地说,功能性饲料就是添加一种或多种用来增强新陈代谢或达到最佳生理状态的特定成分的饲料,从而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专家指出,近几年来,国外已经提出了一种"以营养为基础的健康"(NbH)模式,灵活运用包括功能性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性药物来达到维持动物健康的目的。由于在同一圈舍中饲养的肉鸡,或者是蛋鸡、火鸡、猪、奶牛等种群具有显著的遗传相似性,个体之间的生理和新陈代谢基本相同。在饲料中添加某种特定的功能性饲料成分,动物采食后会在整个种群中起作用。动物在生产性能方面的遗传相似性,为开发利用功能性饲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特别是由于功能性饲料在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中的特殊作用,必将会在发展健康养殖中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李凯年逯德山
关键词:动物健康健康养殖天地动物产品品质
益生素何以能够促进畜禽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共生细菌可以调节动物肠道免疫系统(中)——益生素在畜牧业应用理论依据不断完善前景日益广阔
2009年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是指存在于胃肠道粘膜上皮下的各种淋巴组织的集合,隶属于粘膜免疫系统,是动物机体粘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GATT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免疫防御屏障,抵御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保持动物的健康。目前,虽然人们对益生素促进动物健康、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设,对某些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较普遍的认识是,益生素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使肠道微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活化肠粘膜内的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血液分泌型的IgA(sIgA)分泌增强,提高免疫识别力,并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益生素的免疫活性不仅局限于增强肠道粘膜免疫功能,对全身免疫系统也具有调节作用。
李凯年逯德山
关键词:畜禽健康益生素共生细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畜牧业
解决公猪异味问题的新进展——遗传选育方法
2011年
来源于性成熟未阉割公猪的肉或肉制品在烹调或食用时常常会出现异味,许多消费者对这种异味难以接受。因此,长期以来,生猪生产者一直采用手术阉割的方法来预防公猪异味。近几年来,主要由于对动物福利的关注,促使人们努力寻找可以替代手术阉割消除公猪异味的方法,继免疫阉割方法之后,遗传选育方法又应运而生。研究人员认为,通过遗传标记辅助选育方法生产无公猪异味而拥有公猪生长优势的品系才是解决公猪异味问题的长久之计。
李凯年孟丹孟昱
关键词:公猪阉割遗传选育
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 威胁人类生存的元凶:流感病毒(6)
2008年
用禽流感病毒疫苗给家禽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主要措施。但是,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可能不会使病毒的复制和排泄停止,并且对在免疫接种的鸡群中特别是在集约化生产方式的鸡群中可能出现毒力更强的病原体。文章特别指出,当前,用行政手段强行取缔小规模的家禽生产被认为是既不现实也不适宜的。在许多国家和地方,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庭院中饲养小规模的家禽可能是保证食物安全、增加经济收入以及进行农业虫害管理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系由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提供,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关于禽流感发生与传播的历史和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原文为英文,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编译,供我国有关方面参考。为方便读者,www.zgdwbj.com提供pdf格式的全文下载。如果您有兴趣和RSPCA的这方面专家探讨有关禽流感的问题,请发电子邮件至publisher@zgdwbj.com,我们会尽快协助。
李凯年逯德山
关键词:流感病毒免疫接种家禽生产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