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士勇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北京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韩锐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76被引量:1,03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抗癌药 紫杉醇 维甲类化合物 肿瘤 癌化学预防
- 徐波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8被引量:7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衍生物 药物筛选 氨基酸衍生物 氨基酸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李淑玉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2被引量:115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红毛五加 墓头回 抗炎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功能
- 刘秀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5被引量:339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冠醚 菁染料 硒 硒杂冠醚 碲
- 肖颖歆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3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氨基酸衍生物 二硒醚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脂质过氧化 有机硒化合物
- 针对生长因子的肿瘤化学治疗新途径被引量:1
- 1994年
- 真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着正负生长因子严密而有次序的调控,目前研究发现生长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变化与恶性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和受体后信号传导途径也就成为抗癌药物研究的新靶点,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
- 孙士勇
-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
- 促癌物TPA诱导小鼠表皮鸟氨酸脱羧酶mRNA表达和维甲类化合物对该表达的影响
- 1993年
- 強皮肤促癌物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TPA)局部应用时可触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改变,其中最明显的事件之一就是对ODC活性的短暂而急到的诱导,而这种诱导作用与其促癌作用密切相关。利用Northern印迹分析和条带(Slot)印迹分析证明,10nmol/L TPA一次局部处理小鼠背部皮肤可刺激ODC mRNA(2.0kb大小)表达,在4h左右最为明显,随后逐渐降低。10nmol/L TPA多次处理小鼠皮肤(每2天一次,共4次)也有类似的促进作用,但却在6h左右最为明显。在二甲基苯蒽和巴豆油诱发的二阶段小鼠皮肤乳头瘤和癌组织中也观察到了相同大小的ODC mRNA的高水平表达,尤以癌组织最高。新维甲类化合物R8605虽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导的ODC活性,但却未见对TPA诱导的ODC mRNA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
- 孙士勇张迺蘅
-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维甲类TPA
- 红毛五加镇痛解热作用及毒性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2
- 1994年
- 实验结果证明,红毛五加醇提物有明显镇痛作用,并能降低家兔正常及蛋白陈致发热体温,但对霍乱菌苗引起的发热体温无影响。红毛五加醇提物的小鼠ipLD_(50)为73.34±7.29g/kg,长期大量po红毛五加醇提物对大鼠血象、肝肾功能无影响。
- 邓虹殊孙士勇李淑玉
- 关键词:红毛五加镇痛解热毒性
- 癌化学预防药物研究的策略及方法被引量:1
- 1991年
- 癌的化学预防是继癌的化学治疗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防癌途径和研究领域,被认为是未来人类控制和征服癌症的希望所在。癌的化学预防是利用化学物质或药物阻断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寻找高效低毒或无毒的可用于临床或高危人群的癌化学预防药物则是癌化学预防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癌化学预防研究进展,主要就癌化学预防药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学问题作一综述和探讨。
- 孙士勇韩锐
- 关键词:肿瘤化学预防抗癌药
- 新维甲类化合物R8605对化学诱变剂引起微核形成的影响
- 1993年
- 本文报告了新维甲类化合物R8605对化学诱变剂环磷酰胺(CPA)和二甲基苯蒽(DMBA)引起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R8605(100mg/kgx4和50mg/kgx4,ig)可明显抑制CPA引起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和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形成,已有DMBA引起的小鼠骨髓PCE微核形成,这说明R8605对化水诱变刻引起的染色体断裂有一定保护作用,具有抗诱变作用。
- 孙士勇韩锐
- 关键词:维甲类化合物微核抗癌药
- 全文增补中
- 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刺激大鼠多形核白细胞释放H_2O_2的比色测定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s)为材料、利用酚红氧化原理比色测定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TPA)刺激PMNs生成H_2O_2的方法。研究表明,PMNs为1×10~6/ml、TPA为100—300ng/ml和测定波长为620nm是较理想的测定条件。该法简单易行、稳定、无需特殊的试剂及仪器设备,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常规研究抗氧化剂、抗促癌剂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 孙士勇韩锐
- 关键词:多形核白细胞过氧化氢TPA
- Ebselen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被引量:28
- 1996年
- Ebselen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肖颖歆,刘秀芳,徐汉生,孙士勇,徐波(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北京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词2-苯基-1,2-苯并异硒唑-3(2H)-酮,苯并异硒唑酮,氨基酸衍生物...
- 肖颖歆刘秀芳徐汉生孙士勇徐波
-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有机硒化合物
- 全文增补中
- 苯并异硒唑酮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被引量:31
- 1995年
- 在已知具有抗氧化作用的2-苯基-1,2-苯并异硒唑-3(2H)-酮(Ebselen)的基础上,将其2-位苯环更换成氨基酸乙酯,设计并合成了9个苯并异硒酮的氨基酸衍生物3~11。这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它们对Fe^(2+)/半胱氨酸及维生素C诱发的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有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活性比母体化合物Ebselen更优。
- 徐汉生肖颖歆刘秀芳孙士勇徐波
- 关键词:氨基酸衍生物脂质过氧化
- 转化生长因子β mRNA在佛波酯刺激的小鼠表皮和化学性诱发的小鼠皮肤肿瘤中的高水平表达
- 1993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种细胞多功能调节肽,目前研究认为其和促癌过程有密切关系。本文利用Northern印迹分析技术研究了TGF-β mRNA在促癌物佛波酯刺激的小鼠表皮和化学性诱发的小鼠二阶段皮肤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证明,巴豆油2—20 μL和TPA 5—40nmol一次局部涂用于小鼠皮肤,均可明显增加小鼠表皮TGF-β mRNA,呈较好的浓度依赖性。TGF-β mRNA表达在二甲基苯蒽(DMBA)和巴豆油诱发的二阶段小鼠皮肤乳头瘤和癌中均高于正常和瘤旁表皮。所检测到的TGF-βmRNA为2.5kb和1.9kb二种条带,但以2.5kb为主。
- 孙士勇张迺蘅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佛波酯皮肤肿瘤
- N-(4'-羧苯基)-4-羟基-3,5-二叔丁基苯甲酰胺对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刺激大鼠多形核白细胞生成过氧化氢的影响
- 1994年
- N-(4'-羧苯基)-4-羟基-3,5-二叔丁基苯甲酰胺对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刺激大鼠多形核白细胞生成过氧化氢的影响孙士勇,韩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新维甲类化合物N(4'-羧苯基)-4-羟基-3,5-二叔丁基苯甲酰胺[N-(4...
- 孙士勇韩锐
- 关键词:白细胞过氧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