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华
作品数: 36被引量:119H指数:7
  • 所属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金华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黎光明
作品数:87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概化理论 方差分量 概化 测验等值 MCMC方法
翁启文
作品数:3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教育 教育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教育支持
华巧红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 教育管理 流动儿童 受教育权
肖玲
作品数:3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师资源 教师岗位 农村教育发展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农村
郭元凯
作品数:35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青年 青年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融入 社会能力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以印度、以色列、美国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在介绍印度、以色列、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文章从思想基础、动力因素、运行机制三个角度对三个国家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周国华陈宣霖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政策
我与星星的故事
2015年
在我园一次关于“学习故事”的研习活动中,我认识了大班孩子星星,我们之间便有了故事。 我第一天进入星星的班级时,只见她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默默地看着男孩子们热火朝天地用弹珠玩“冰球大战”游戏。期间,玻璃弹珠不停地滚到星星的脚边,星星就不停地捡弹珠,并把它们放在盘子里。在一个小时的自主游戏过程中,星星多数时间在愉快地观摩同伴的游戏或帮同伴捡弹珠,
周国华
关键词:星星故事游戏过程孩子研习班级
“海宁模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试验
2012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举。浙江省海宁市通过实现义务教育"零择校""全纳式"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安排、向农村倾斜的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全面化特色学校创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和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来探索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周国华华巧红
关键词:义务教育
印度、以色列和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政策制定受到理论基础的影响,而理论产生于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本文通过对印度、以色列和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比较,得出三国分别主要基于公平正义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法治思想来制定实施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这些都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完善具有一定启发。
周国华肖玲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政策
美国儿童“流动教育项目”监测与评估研究及启示被引量:4
2014年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现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以制度保障健全、监测内容全面和评估标准明确为主要特色的"流动教育项目"监测与评估体系。反思国内当前的流动儿童教育实践,我国应加强监测与评估立法和构建监测与评估机制以完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体系。
周国华陈宣霖
关键词:流动儿童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发展评估:理论、指标与测算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在分析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发展评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问题导向性、可比性、层次性等为构建原则,采取以问题模式和目标模式为主轴、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包括教育保障度、教育公平度、教育提升度、教育满意度等四大维度37项指标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用阈值法进行数据的去量纲化,最后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合成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发展指数。
陈宣霖周国华
关键词:随迁子女义务教育
一项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探讨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通过深度访谈19名高校教师,初编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感和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对53名被试预测后,保留了11个组织认同感项目和15个组织公民行为项目,对664名高校教师进行正式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感由2个因子构成,组织公民行为由3个因子构成,用另外一半332名被试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各项指数拟合均好。两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798和0.9178,两量表信度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各因子呈正相关,各项指数拟合较好,存在二阶五因子结构关系。
黎光明周国华
关键词: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感组织公民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何以“相形失色”:相对剥夺感情境中的乡村青年教师被引量:2
2024年
对乡村青年教师相对剥夺感的关注是让其“留得下、教得好”的关键。为探究相对剥夺感情境中乡村青年教师的体验与行为,对12名乡村青年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乡村青年教师在与县城教师的对比中诱发群体相对剥夺感,包括身份异化、情感耗竭、发展受限、教养缺位;因组织资源的不公正分配,乡村青年教师在与同事的对比中产生个体相对剥夺感,包括区别对待、不透明的考核和收入差距。弱势下的青年教师面临“留与流”的职业抉择以及“躺平或坚守初心”的教学态度选择。
周国华贾明胜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
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大学教师对学校的认同结构是测量大学教师对学校认同的一个重要基础。以H省11所大学664名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大学教师组织认同的结构,问卷显示:大学教师的组织认同是由组织认同感和组织公民行为两方面组成,两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但各自具有独立的结构因素。其中,大学教师组织认同感主要由组织适合性和组织归属性两部分组成,大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主要由热爱学校、帮助同事和自我发展3个维度组成。
黎光明周国华
关键词:大学教师组织认同感组织公民行为
教育安置方式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研究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融入情况,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尤其是政策影响下教育安置方式的视角出发,本文对该群体的社会融入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和路径分析发现,不同教育安置方式中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情况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其中教育公平具有中介作用。因此,有必要从社会政策、家庭、学校、流动儿童自身等方面进行改善,以达到更好的社会融入。
周国华郭元凯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