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坤
-

-

-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 孙宏开

- 作品数:97被引量:5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语言 羌语支 濒危语言
- 论羌语声调的产生和发展被引量:5
- 1998年
- 羌语北部方言没有声调,南部方言有声调,各地声调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南北方言同源词的语音对应中,分析出羌语声调产生的起因是韵尾的脱落和复辅音的简化和消失。文章对羌语的语境和声调的关系作了一定的剖析,并对声调的发展提出一些解释。
- 刘光坤
- 关键词:复辅音辅音韵尾汉语借词长短元音民族语文
- 羌语复辅音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羌语中有丰富的复辅音,本文根据方言中复辅音分布的差异,举例说明复辅音的主要对应,并讨论复辅音演变的主要规律和演变过程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之间的关系。
- 刘光坤
- 关键词:复辅音方言土语同部位卷舌元音语音演变
- 羌语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羌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中的一个核心语言。羌语的调查研究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被学术界所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最早计划为羌族创制文字,于是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羌语大普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大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羌语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羌语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从7个方面简要介绍这方面的成果。
- 孙宏开刘光坤
- 关键词:羌语羌语支
- 论羌语动词的人称范畴被引量:5
- 1999年
- 羌语动词有人称范畴。文章详细介绍了羌语北部方言麻窝话动词人称范畴的特点和用法,并与南部方言桃坪话进行比较,探讨其历史发展和演变的主要脉络。文章较细致地分析了北部方言不成音节的粘着性语素向南部方言或音节性语素演变过程中声调的作用,说明了声调的产生在粘着型语言向分析型语言演变中的地位。
- 刘光坤
- 关键词:第二人称语法意义将来时藏缅语族元音
- 也谈西夏语里的小舌音问题被引量:3
- 2001年
- 西夏语的语音系统里过去没有人构拟小舌音,20世纪 90年代,聂鸿音发表文章谈到西夏语的小舌音问题,但笔者总觉得证据不充分,构拟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根据西夏语的汉字注音为基本资料,找出西夏语与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的同源词,并根据羌语支语言这些同源词目前的语音状况。
- 孙宏开刘光坤
- 关键词:西夏语羌语支小舌音构拟藏缅语音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