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龙
所属机构: 四川省人民医院 所在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黄光富 作品数:231 被引量:925 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谭海斌 作品数:75 被引量:403 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诊治 创伤性 陈勇 作品数:78 被引量:313 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 颅咽管瘤 赵冬冬 作品数:43 被引量:269 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并发症 手术治疗 诊治 陈隆益 作品数:121 被引量:502 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脑出血患者 颅脑损伤 显微手术治疗 血肿周围组织
大鼠重型脑伤后一氧化氮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5 2000年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一氧化氮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NO/iNOS)神经细胞毒性作用机制。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 15 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型脑伤对照组、左旋精氨酸 (L -Arg)治疗组、伤后 6hiNOS抑制剂氨基胍 (AG)治疗组、伤后 12hAG治疗组。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免疫组化双酶双标技术 ,研究大鼠重型脑伤后iNOS活性变化及其细胞定位 ;观察iNOS抑制剂氨基胍 (AG)及其作用底物L -Arg对大鼠重型脑伤后神经损害程度、学习和记忆力的影响 ;并采用末端标记法 (TUNEL)和琼脂糖电泳 ,观察AG和L -Arg对大鼠不同脑域神经细胞死亡 (包括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 )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 结果 重型脑伤后 12hiNOS活性增高 ,高峰时间 1~ 3d ,持续达 1周。AG具有明确的脑保护功能 ,可明显减轻创伤后神经废损的程度 ,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L -Arg加重脑继发损害。NO/iNOS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神经细胞死亡机制不同可能与NO/iNOS作用强度及不同部位易损性差异有关。iNOS表达具有细胞多源性 ,其中星形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冯海龙 高立达 黄光富 谭海斌 廖晓灵 陈勇关键词:重型脑损伤 一氧化氮 INOS 神经细胞毒性 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治疗 被引量:9 2004年 廖晓灵 黄光富 冯海龙 谭海斌 赵冬冬关键词:第四脑室肿瘤 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症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切除术 显微技术下前路多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短期疗效,观察术后颈椎活动度及临床功能的变化,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因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行显微镜下多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其中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 2例,使用Prestige-LP人工椎间盘3例。患者术前与术后6月均行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射线片、颈椎MRI检查,测量脊髓功能评分(JOA)和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月颈椎运动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显微镜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多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基本保留了颈椎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活动度,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龙勇 冯海龙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动态稳定器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 刘进平 王奇 冯海龙高血压脑壳核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2 2006年 作者自2001年8月至2003年3月采用经颞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壳核出血2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赵冬冬 黄光富 谭海斌 冯海龙 陈隆益 陈勇关键词:高血压 脑壳核出血 显微外科治疗 颅内肿瘤X刀治疗后再手术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X刀治疗后再手术原因与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 32例X刀治疗后再手术病例 ,含病变 49个 ,病变最大直径 4.0 1± 1.30cm ,体积 2 7.2 6± 2 1.6 8cm3 。取同期X刀治疗患者对比分析。结果 对 49个病变进行 38次X刀治疗 ,随访 42 .0 8± 19.82月 ,31例X刀后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 ,影像检查见瘤周水肿 30例 ,新生强化结节 5例 ,局部复发 10例 ,脑积水 6例。共接受 39次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 2 3例次 ,病变切除 8例次 ,去骨瓣减压 5例 ,腹腔分流 7例 ,囊肿穿刺 2例。病理见肿瘤中心及部分靶区脑组织坏死 ,伴灶性、陈旧性出血、胶质细胞增生、癍痕形成。结论 X刀治疗后再手术病残、死亡率高 ,顽固性水肿、新生强化结节、放射性坏死等脑迟发反应是X刀治疗后再手术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肿瘤复发和脑积水等并发症。主张严格掌握X刀治疗适应证与照射剂量 ,合理使用多靶点、分次治疗 ,并有机结合传统放射与手术治疗。 何永生 陈隆益 蒋万书 黄光富 宋锦平 袁利民 刘卫东 陈勇 冯海龙 李志立 谭海斌关键词:颅内肿瘤 X刀 再手术 迟发性反应 适应证 计算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是脊柱病变切除后稳定性重建的标准方法。常规术中透视监测行颈胸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相当挑战性,本文旨在就计算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对21例患者(年龄17~63岁,平均43.4岁)共行102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前采用0.75mm薄层螺旋CT数据扫描并导入计算机工作站进行脊柱三维重建;术中进行工具注册和匹配后对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实时显示。术后所有病例均采用CT和X线平片随访监测效果。结果手术顺利,螺钉大小选择合适,102枚椎弓根螺钉中100枚螺钉(98%)固定位置及方向准确,2枚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外壁距离小于2mm。所有操作均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室人员所受X线辐射量明显减少。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项安全的手术,且手术精度高。 冯海龙 陈隆益 谭海斌 袁利民陈勇赵冬冬唐健 陈勇 赵冬冬 唐健关键词:外科手术 脊柱 椎弓根螺钉 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007年 2000年至2005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对13例巨大动脉瘤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黄光富 唐健 刘卫东 陈勇 陈隆益 冯海龙 廖晓灵 李自立 潭海斌 赵冬冬 袁利民关键词:颅内巨大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 文献复习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6例)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22例)治疗38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胸腰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X线测量手术前后矢状位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3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手术融合114个椎体节段,共植入228枚椎弓根螺钉。与开放式手术组相比,微创经皮手术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缩短[(10.55±1.23)cm对(18.50±2.50)cm,P=0.000]、术中出血量减少[(32.55±7.22)ml对(320.50±15.48)ml,P=0.000]、住院时间缩短[(6.55±1.50)d对(13.50±2.52)d,P=0.000],且无需引流。术后平均随访(4.65±1.24)个月,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较术前减小(P=0.000)、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P=0.000);开放式手术组总显效率为14/16,微创经皮手术组为86.36%(19/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迅速等优点,近期疗效与开放式手术相似,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刘进平 冯海龙 赵冬冬关键词:胸椎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急性脑积水早期显微手术的可能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本院收治31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并发急性脑积水的70例病人。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分为A组(Ⅰ-Ⅲ)4... 谭海斌 黄光富 李志立 冯海龙 王振宇 唐健 刘进平 赵冬冬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积水 显微手术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