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泉
作品数: 35被引量:120H指数:6
  • 所属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敦福
作品数:59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社会形式 消费者 虚无 环境可持续性 消费社会学
裂变中的传承:上海都市传说被引量:4
2013年
都市传说是考察上海文化模式变迁、承继与特征的重要视角。"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上海延安路高架的"九龙柱"是流行甚广的上海都市传说。其他都市传说,如"放白鸽"、"仙人跳"与"钓鱼执法",为财辛苦为财忙的"消失的搭车客",关于旗袍、假领子和老克腊的传说,也得以辑录、整理和分类。这些传说的传布、演变,被阐释为急剧社会变迁中社会风气的文化再生产。上海都市传说传达的文化意蕴在于,精致、派头与物欲紧密勾连,绩效主义、事功主义和物质主义与传统信仰交融且使后者祛魅。
魏泉
血与火的文学记忆——读旷新年的《1928:革命的文学》
1998年
血与火的文学记忆——读旷新年的《1928:革命的文学》○魏泉“30年代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特色。各种相容与相斥的文学观念与理论主张在这里激烈交锋,既充满火药味,又充满戏剧性,其中著名的文学论争如“创造社”与“语丝派”的论争;“...
魏泉
关键词: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造社语丝派蒋光慈
若有若无:中国大学校园传说的个案与类型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近十年来收集的中国大学校园流传的都市传说个案,作者试图对此类传说做一总体的描述和分析。基于真实性程度,本文将众多个案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确有其人其事的传说,有其事无其人的传说和凭空编造的鬼故事。与布鲁范德考察的美国同类情况相比,这些传说勾勒了每况愈下的校风和学风。校园传说是大学生活草根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透视社会风气变迁的一个视角。
魏泉
关键词:个案
宣南人文环境的形成被引量:2
2003年
清代宣南因汉族士大夫聚居于此而有“宣南士乡”之称。汉族士大夫聚居宣南缘于清政府“满汉分城而居”的政策 ,而宣南特有的人文环境则是在 10 0多年间经由各方面的演化和积淀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士人社区的规模及功能、汉族士大夫的趣味与生活方式、人文传统的负载和积淀等几方面因素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
魏泉
关键词:人文环境清代汉族士大夫
“交游”与“纪念”:“宣南诗社”之“题图诗卷”读解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从"题图诗卷"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入手,分析"题图"与"题画"的不同性质、目的、用途,指出"题图诗卷"画中所写皆有实事,非空写,有记述考证之价值而非徒为玩赏。"题图诗卷"不是一人一时一地所能完成,而是与手卷主人相关的一群人在不同时间、地点,从各自不同的身份出发,围绕此图主题共同完成的一件书画作品,它最重要的功能,一是"交游",一是"纪念"。以围绕"宣南诗社"的两幅"题图诗卷"为例,本文详细考证两幅"题图诗卷"的来龙去脉,并借题图诗文论证"宣南诗社"的成员组成及存在性质等问题,以此呈现"题图诗卷"所特有的记事功能和传世价值。
魏泉
关键词:宣南诗社艺术形式题画诗画中
“题图”与“题画”——“题图诗文”的生成机制与解读方式
2024年
在文史、艺术研究领域,如何赏析和解读数量极多的各类题图和题画文字,是一个跨学科的难题,也是至今文史艺术研究者尚莫衷一是、各出机杼的话题。从“题图”与“题画”入手,将传统绘画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取向做大致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题图诗文”这种在明清文人的文集中广泛存在的诗画交互的艺术形式,其主要不是为了艺术创新,而是发挥交际功能,具有纪念意义。这种“题图诗文”,不同于明清以降文人士大夫在“题画诗”中对“诗书画三绝”的艺术追求,而是别有功能,其固然也有意于风雅,但更重在记事存史。以道光年间围绕一次大型的士大夫雅集—“江亭展禊”所保存下来的题图诗文资料为例,从交游与存史的角度做尽可能详细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到,对“题图诗文”的研究,有助于发掘有关文人交游研究的重要史料。
魏泉
关键词:题画诗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被引量:5
2004年
关于晚清"同光体"的前身,陈衍上溯为道咸年间的"宋诗派",钱基博等则强调桐城诗派的影响。事实上在道咸年间的诗坛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宗宋风气,这种宗宋诗风是由"宋诗派"、桐城诗派和经世派共同形成的。而陈衍对"宋诗派"的推崇,则与他所持"学人之诗"的论诗主张有关。
魏泉
关键词:晚清文学宗宋诗风同光体宋诗派学人之诗
陈平原:从文学到人文学
2024年
上世纪末“走出现代文学”之后,文学研究的方向该往何处去?陈平原先生20多年来践行出一条重建“现代中国人文学”之路。一上个世纪末,在山东大学大讲堂,我第一次见到了陈平原先生。我现在还记得那天的题目是“五月四日那一天”,,陈老师用各种资料、数据、细节及背景分析,带领现场听众回到历史现场。
魏泉
关键词:现代文学现代中国人大讲堂
读《石遗室诗话》札记
2015年
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晚清诗话集大成之作,也是他建构"同光体"诗论体系的核心诗论。这几则关于《石遗室诗话》的札记,主要辨析了"同光体"的宗宋问题及其所承继的诗学路径;追溯并讨论了陈衍提出的重要诗学主张如"三元说"、"学人之诗说",其产生背景及诗学脉络;在溯源"同光体"的前身问题上,以陈衍与钱基博、钱仲联的论诗分歧及其离合为中心,分析了晚清诗学背后的学术之争和地域之分,试图在旧体诗学以唐宋诗之争为背景的框架内,理解晚清诗学的发展理路和陈衍诗论建构的重要性。
魏泉
关键词:同光体学人之诗
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被引量:14
2016年
无论古今中外,谣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谣言之所以易于形成并被普遍传播,是因其根植于人性,善于迎合大众的心理、情感和利益诉求,因此谣言研究是涉及现代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市场学的重要课题。从文体角度出发,聚焦分析网络时代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体",对具有典型表征的"求转发体""拟名人体""微信体"等常见的网络谣言文章用语作细致深入的考察,可以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辨识谣言,避免其造成危害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并对当下的谣言研究有所深化。
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