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慧臣
-

-

- 所属机构:河南大学
- 所在地区:河南省 开封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相关作者
- 王玥

- 作品数:26被引量:2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领导力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教育
- 张舒予

- 作品数:201被引量:1,5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视觉文化 视觉素养 媒介素养 远程教育 视觉
- 文洁

- 作品数:22被引量:11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教育 网络环境 高校 媒介素养教育
- 李琳

- 作品数:50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 乡村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 教师
- 马悦

- 作品数:5被引量:4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STEM 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教育管理 企业
- 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移情式设计被引量:14
- 2013年
- 移情式设计能够引导设计人员对幼儿数字化学习产生移情性体验,把握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形成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新方法。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基本流程为:选择幼儿群体,把握幼儿数字化学习的特征;采用移情观察,分析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隐性需求;进行角色扮演,理解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使用体验;应用头脑风暴,突破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思想束缚;形成设计共同体,构建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模型;联系现实状况,开展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样式设计的验证。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移情式设计的优化需要提高设计人员的移情能力,幼儿应用可视化方式表达资源的使用体验,构建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生关系。
- 赵慧臣
- 关键词:幼儿数字化学习资源
- 视觉素养培养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在信息社会和读图时代,面对媒体传播中良莠不齐的视觉信息,大众必须具备辨识、解读的能力,从而利用视觉信息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服务。视觉素养成为21世纪大众基本素养之一。“看”的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看懂”的能力却需要后天培...
- 赵慧臣
- 关键词:视觉素养网络平台高阶思维
- 文献传递
- 创客教育中学生学习经验转化研究:促进创造性学习发生
- 2024年
- 创客教育中学生学习经验的转化效果是影响学生“知、行、创”融合发展目标达成的关键。因此,厘清创客教育中学生学习经验的类型,明晰学生学习经验转化的方式和路径,对于提升创客教育育人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实践需求、反思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经验之塔”理论,将创客教育中的学习经验划分为活动性经验、形象性经验和符号性经验,并探究了3种学习经验之间的转化方式:引导形象性经验及符号性经验向活动性经验转化,促进知识的整合、迁移与应用;关注符号性经验和活动性经验的形象化,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推动活动性经验和形象性经验的抽象转化,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创新发展。此外,文章还从学校、学生、家庭及社会角度提出建议:学校应构建序列化的学习活动流程,为学生学习经验转化提供支撑;学生应主动监控自身经验转化的过程,提升创新意识、能力与思维;家长应推动创客教育家校协同共育,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意识与习惯;社会应发挥创新文化的浸润作用,拓展学生学习经验转化的实践场。
- 赵慧臣范田田李琳李月
- 关键词:经验之塔
- 面向学生发展的工作场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 2019年
- "互联网+"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日益显著。工作场学习能够将学习活动从学校迁移到社会,为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搭建连接桥梁。本研究以美国田纳西州出台的Work-based Learning Policy Guide为蓝本,探讨工作场学习的利益相关者,建构工作场学习层次模型,归纳工作场学习的实施流程并提出策略建议,为我国工作场学习提供借鉴。
- 赵慧臣张银平马佳雯
- 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被引量:4
- 2008年
- 从全球视阈来关照教育技术,可以挖掘并实现教育技术的更多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还可以承担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和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这几种桥梁的功能价值如果能够综合发挥,教育技术就可以开拓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主要阐述教育技术作为历史与现实之间桥梁的价值与实现。
- 赵慧臣张舒予
- 关键词:教育技术文化自觉意识
- 云教室支持下大学生网络支教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被引量:5
- 2020年
- 开展云教室支持下的大学生网络支教不仅能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而且能规避大学生面对面短期支教的缺陷。文章通过访谈应用云教室进行授课的支教大学生,反思了云教室支持下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中的问题,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待完善、学校支持不足、支教大学生教学能力薄弱、教学设计部分环节缺失等等,并分别从教育管理机构、支教组织机构、农村地区学校和支教大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大学生更好地应用云教室开展网络支教活动提供参考。
- 赵慧臣李文慧闫克乐
- 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的元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文章对中国知网上自2007年至2012年刊发的33篇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可视化分析论文进行元分析。通过分析论文年份、作者、发表期刊、学术机构等信息,研究论文的作者组成、高产机构、以及期刊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文献内容,研究可视化分析的数据来源、应用领域、工具、方法、图形等情况,概括可视化分析方法在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指出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的不足,提出改善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建议。
- 赵慧臣王玥张舒予
- 关键词: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 课程群协同进化研究述评被引量:26
- 2012年
- 随着科学不断地分化与综合,高校课程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单个课程与其他课程交叉融合并形成课程群,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国外学者在研究课程问题时,较多将生态和课程联系起来,蕴含课程群协同进化的思想。我国的课程群研究侧重于定性理论分析,内容上属于实践描述和经验总结。今后,课程群协同进化研究应该构建课程群协同进化的话语体系、阐释课程群协同进化的发展规律、开展课程群协同进化的教学设计和进行课程群协同进化的实证研究。
- 赵慧臣
- 关键词:课程群协同进化
- 冲突与融合:网络教育中的文化解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网络不仅是支撑网络教育的物质设备和技术手段,还代表着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教育不仅具有时空分离、师生分离等特征,还因与传统教育的多方面差异而存在着文化冲突。网络教育在教育文化发展、中外文化关系、文化形态、学习群体等方面存在着文化冲突,需要通过文化融合,促进其不断发展。
- 赵慧臣张舒予
- 关键词:网络教育文化冲突文化融合文化自觉意识
- 继承前人智慧,开创美好未来——中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结束语
- 2011年
- 中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可以从实证角度、理论角度和应用角度分析电化教育先驱的学术活动事实、学术活动规律和学术思想意义,从而在多元视角的研究基础上,实现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的真实性、深刻性、价值性,最终使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在当下语境中真实复现并昭示新价值。
- 汪基德赵慧臣
- 关键词: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