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佳
-

-

- 所属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黄学勇

- 作品数:263被引量:1,476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 布尼亚病毒 肠道病毒71型
- 许汴利

- 作品数:336被引量:2,166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狂犬病
- 赵嘉咏

- 作品数:73被引量:45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分子分型 血清分型 儿童 沙门菌 药敏测试
- 张白帆

- 作品数:57被引量:4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分子分型 沙门菌 血清分型 PFGE 脉冲场凝胶电泳
- 夏胜利

- 作品数:92被引量:670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分子分型 毒力基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血清分型 PFGE
- 河南省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病原学特征与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河南省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病原学与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特征,为相应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测预警、暴发溯源调查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对河南省2012-2015年采自腹泻病人及动物粪便和食品标本进行mEC肉汤增菌,经免疫磁珠富集后采用ChromagarO157平板分离培养;采用系统生化鉴定大肠埃希菌,并进行EHEC:O157单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采用多重PCR鉴定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及携带的毒力基因。根据"PulseNet China"公布的EHEC O157PFGE分型技术标准,对阳性菌株进行PF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47株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中1株产志贺毒素1(STX1),2株产志贺毒素2(STX2);21株携带粘附素(eaeA)和溶血素(hlyA)毒力基因,其余23株为不产毒型;经XbaI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共分为40种不同带型,相似度区间为64.20%-100%,各带型包含菌株数为1~2株不等,人源与食品动物源菌株带型未发现聚集关联性。结论河南省检出的EHEC:O157中既有携带不同毒力基因的菌株,也有非产毒型菌株,其PFGE指纹图谱呈现高度分散性与多态性,体现了食源性细菌病原体所具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赵嘉咏张白帆穆玉姣苏佳夏胜利黄学勇许汴利
- 关键词:多重PCR毒力基因PFGE
- 河南省2011年至2016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目的:探讨河南省2011年至2016年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至2016年人间狂犬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应用PHGIS1.7.0制作地区分布图.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河南省20...
- 尤爱国孙建伟苏佳黄学勇许汴利
- 关键词:狂犬病描述流行病学防制策略
- 河南省2008年至2015年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08年至2015年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A、B、C组)、杯状病毒(诺如病毒Ⅰ/Ⅱ型、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河南省4个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2 541份,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G/P基因分型采用套式PCR,采用二步法多重反转录(RT)-PCR检测B、C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2 541份腹泻样本中共检出阳性样本1 421份(包括混合感染样本102份),总阳性率为55.9%。检出轮状病毒914份(A组785份,B组36份,C组93份),阳性率为36.0%;检出杯状病毒308份(诺如病毒Ⅰ型64份,诺如病毒Ⅱ型193份,札如病毒51份),阳性率为12.1%;检出星状病毒151份,阳性率5.9%;检出肠道腺病毒48份,阳性率为1.9%。A组轮状病毒型别以G9[8]、G1P[8]、G3P[8]、G2P[4]为主,G9P[8]为优势型别,每年9月至11月和3月至5月为感染季节;杯状病毒以诺如Ⅱ型为主,3月至5月为感染季节。4~12月龄婴儿主要感染轮状病毒,3~5岁幼儿主要感染杯状病毒。临床症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性别及地区分布存在病原学差异。结论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以感染A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Ⅱ型为主。不同类别病毒感染呈现不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 赵嘉咏申晓靖张白帆苏佳段晶晶王喜夏胜利
- 关键词:腹泻病毒病原谱基因型流行病学特征
- 河南省2010年学校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学校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0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直报的学校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10年学校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比例高达86.96%。4月、9月和12月为高峰月份,豫北地区报告事件数较低。除手足口病事件全部发生在城市学校外,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等3种病毒性传染病事件多在农村学校发生。私立学校和全寄宿制学校内发生的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和波及范围可能大于公办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结论学校是病毒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教育和卫生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 苏佳康锴陈豪敏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016年河南省恙虫病疫情及诊断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16年河南省恙虫病疫情及诊断特征,为其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河南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恙虫病疫情及医疗机构对恙虫病病例的诊断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年河南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8例,病例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周口等豫南、豫东地区,9~11月为发病高峰,40~70岁之间的中老年农民报告病例数最多。河南省报告的88例病例中,本省报告率仅为68.18%。省内报告的60例病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结论河南省大部分医疗机构对恙虫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能力均有待提高。加强重点疫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农村地区秋季灭鼠及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开展恙虫病病原学监测是提高恙虫病防控水平的有效措施。
- 苏佳李孟磊王若琳黄学勇
- 关键词:恙虫病疫情
- 实践与探索:刍议河南省疾控中心收文运转工作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系统介绍河南省疾控中心收文运转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 马称任华孔帅蕾郭大城苏佳
- 关键词:收文文书工作疾控中心
- 河南省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耐药与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09-2012年河南省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带型,为以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等非伤寒沙门菌为代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调查、溯源及公共卫生意义上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根据国际PulseNet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公布的非伤寒沙门菌PFGE分型技术与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2009-2012年分离自河南省5个哨点医院的德尔卑沙门菌与阿贡纳沙门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药敏测试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76株德尔卑沙门菌与84株阿贡纳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有141株(88.13%)。其中耐3~5种抗生素38株(占23.75%),耐6~8种抗生素66株(占41.25%),耐9~10种抗生素22株(占13.75%),耐11~12种抗生素15株(占9.38%)。84株阿贡纳沙门菌经Xba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36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1~9个菌株,相似度50.77%~100%,以AGN27与AGN33为主要优势带型。76株德尔卑沙门菌经Xba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41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12个菌株,相似度43.25%~100%,以DER17与DER34为主要优势带型。结论河南省临床分离株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出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及相同的聚集性。
- 赵嘉咏穆玉姣谢志强潘静静夏胜利苏佳冉陆
- 关键词:德尔卑沙门菌分子分型PFGE药敏测试
- 肺癌易感性与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Ⅱ相代谢酶基因NQO1密码子187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分析吸烟与该多态性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396例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465名当地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NQO1基因Pro187Ser位点的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等位基因Pro和Ser在病例组的频率分别为50.88%和49.12%,在对照组中则分别为56.13%和43.8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6)。携带Ser/Ser基因型者患肺癌,特别是肺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野生型Pro/Pro者,其OR值分别为1.53(95%CI=1.01~2.32)和2.16(95%CI=1.16~4.02)。携带纯合突变型Ser/Ser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为携带至少1个野生等位基因的吸烟者的1.5倍。而NQO1基因的纯合突变型Ser/Ser与吸烟在肺腺癌的发病中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OR=2.74,95%CI=1.00~7.49)。结论Ⅱ相代谢酶基因NQO1密码子187的多态性可能与肺癌的易感性有关。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吸烟可能与该位点多态性存在协同作用。
- 苏佳牛润桂韩小友刘力史建平卫国荣陈传炜俞顺章姜庆五张作风穆丽娜
- 关键词:肺癌易感性基因多态性吸烟
- 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症状特征与差异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相关症状的特征与区别。方法基于2010-2016年我国20个省份的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因急性腹泻就诊的门急诊病例,调查病例基本信息、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共22种常见致泻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分析不同病原体导致患者腹泻的临床症状模式特征。结果共收集腹泻就诊病例38950例。分别对5种致泻病毒核酸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18.29%),其次为诺如病毒(13.06%);对17种致泻细菌分离培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6.25%)。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粪便性状与便常规检验结果,但致病性弧菌感染与病毒性腹泻较为相似。结论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症状存在不同的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贺兆锴汪静孙昊苏佳刘翔古文鹏于德山罗隆泽王鸣柳胡彬胡万富童晶杨梦王少玲汪春翔王艳玲湛志飞段然秦帅景怀琦王鑫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症状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季节性特征研究
- 目的:为了解SFTS季节性分布特征,对河南省信阳市SFTS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信阳市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SETS监测资料。人口数据来源于河南统...
- 尤爱国黄学勇许汴利唐晓燕杜燕华苏佳王海峰陈志娟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机制疾病防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