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胜和
作品数: 40被引量:284H指数:11
  • 所属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俞益武
作品数:151被引量:1,600H指数:25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空气负离子 实证研究
李健
作品数:40被引量:401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旅游 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 旅游解说
柳丹
作品数:90被引量:579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 植物修复 重金属 东南景天 镉
张建国
作品数:391被引量:2,117H指数:22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研究主题:休闲农业 咸水滴灌 旅游开发 果树 乡村旅游
张明如
作品数:104被引量:1,005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芒萁 火炬树 叶绿素荧光 空气负离子 群落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古村落肌理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杭州建德市李村村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耗散结构理论关于系统结构演化的涨落与古村落肌理保护与更新存在一致性。文章针对传统肌理受到明显干扰的杭州建德市李村村古村落,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探讨古村落肌理保护与更新问题。通过梳理其传统肌理要素,分析村落空间形态的涨落,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困境,提出了4点具体对策:控制系统开放条件,保持古村落独特性;重视内部各肌理非线性作用,推动村落肌理有机更新;控制村落系统涨落秩序,以"涨""落"引导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强调系统自组织,加强社区内部管理。
田晨曦屠利芳肖胜和
关键词:古村落耗散结构理论
旅游“非景区化”现象及其影响探析被引量:6
2009年
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旅游"非景区化"概念。从旅游自身发展演变、影响中国旅游发展现阶段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旅游"非景区化"的必然性。旅游"非景区化"将导致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融合、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融合、"旅"与"游"的融合以及旅游商业性服务与自我服务、社会服务融合等特征,认为旅游"非景区化"会推动旅游开发联合化、促进旅游服务社会化与景区服务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共化。
肖胜和
关键词:环境空间
乡村旅游规划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以杭州富阳白鹤村为例被引量:10
2007年
在中国目前乡村旅游规划中,比较注重乡村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对乡村景观关注不够。论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吸引力与乡村景观的关系,并指出经过科学规划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又能促进乡村景观的改善。并以杭州富阳市白鹤村为例,总结了可从乡村景观意象规划、乡村景观整体格局规划、乡村建筑风格规划、乡村景观保护规划等方面入手改善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指出了乡村景观改造须注意的6个要点。
肖胜和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景观规划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典型案例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及景观美学、休闲娱乐、康体健身、自然教育、民俗体验价值的内容。以伦敦湿地中心、香港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在基础构成要素不同的背景下确立自身的规划设计和理念、开发模式、游憩产品策划。
陈江妹陈仉英肖胜和刘伟斌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规划设计
论我国贫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被引量:16
1997年
本文首先将我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的592个重点贫困县作了划分,即“一带两片”。一带就是中部连续分布型贫困带,两片是指位于中部两侧的东部孤岛状分布贫困片和西部呈裙边状分布型贫困片。然后,通过将贫困区分布状况与我国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分布态势对照,得出贫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有一定程度的叠加性而这正是贫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所在的结论。并就贫困区旅游资源开发作了探讨。最后,作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扶贫表示了较高的期望。
肖胜和
关键词: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扶贫少数民族
“桂林鸡血玉”的色彩、花纹、画面赏析--玉石中的桂林山水
2023年
基于作者“桂林鸡血玉”的收藏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从色彩、花纹、画面对丰富多彩的“桂林鸡血玉”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分析了“桂林鸡血玉”在视觉美学上的特点,得出:在色彩上,“桂林鸡血玉”是以红色为主色的多色玉种,并形成了以黑红组合为主的多种颜色组合;在花纹上,具有样式丰富性、风格灵动性的特点;在画面上,具有类型多样性、意境艺术性的特点;且在色彩、花纹、画面三者关系上,存在层次递进关系。
肖胜和
关键词:画面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被引量:12
2006年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
肖胜和孙治包亚芳
关键词:旅游资源非优区山地旅游规划景观生态学
浅论郊野旅游开发被引量:44
1999年
城市郊野的功能随城市中心区功能调整而演变,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郊野旅游功能越显凸现。郊野旅游开发在把握①低收费原则;②保持自然性原则;③多层次性原则的条件下,可采取郊野公园、户外活动区、休闲度假区。
肖胜和
关键词:旅游开发旅游功能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徒步旅游动机和体验效应分析被引量:34
2010年
徒步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旅游动机和行为上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以马斯洛等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徒步旅游动机与需求层次的关系及徒步旅游体验效应与需求层次的关系,指出从徒步旅游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等体验效应在心理上表现为人的需求层次满足的提升。徒步旅游中存在通过需求层次满足先降后升和直接提升实现成就感、满足感等体验效应的两种途径。
肖胜和
关键词:徒步旅游动机需求层次理论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以浙江诸暨市赵家镇旅游景区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借鉴标识系统构建理论,总结归纳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分类规划原理,并从文字、材质、色彩、比例尺度四个设计要素出发探讨风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方法;将该规划设计理论运用于赵家镇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实践,构建赵家镇标识系统框架体系,以期为标识系统行业标准的制订提供借鉴。
刘静许超肖胜和郑超
关键词:旅游景区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