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肇夏
作品数: 85被引量:782H指数:16
  • 所属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蒋熙
作品数:64被引量:29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 计算机仿真 路网 车站
刘军
作品数:228被引量:62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客流 铁路运输 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 行包运输
苗建瑞
作品数:81被引量:272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铁路 列车运行图 接续 动车组
李海鹰
作品数:133被引量:525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研究主题:客流 高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 铁路
贺振欢
作品数:49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列车 列车开行方案 客流 高速铁路列车
Dial算法几点改进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针对Dial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的限制 ,对Dial算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从最短路的确定、Logit模型的改进及路网连通性的应用等多方面探讨了Dial算法的改进方法 。
贺振欢杨肇夏蒋熙
关键词:交通分配DIAL算法LOGIT模型最短路城市交通
国际联运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5年
针对原有铁路国际联运作业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新的系统设计,将国际联运作业的业务分为进口货物操作、出口货物操作和过境货物操作三大部分,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处理。以进口货物操作为例,对操作流程、功能界面和系统安全进行了设计,使大部分业务可以由计算机软件系统自动完成。
吕达李海鹰杨肇夏
关键词:铁路国际联运
基于Agent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仿真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不同制式的信号系统条件下的列车运行仿真问题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仿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分析列车运行与信号系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用Agent建立列车运行模型(TRAC)的思想,给出了TRAC的结构、形式化定义、内部决策机理,并重点研究了TRAC在不同环境下的自主性、反映性和适应性。在列车运行模型的基础上,编程实现了系统原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gent技术设计和开发的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仿真的需求,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对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
孟令云蒋熙杨肇夏
关键词: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智能体系统仿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对货运站作业组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以铁路大型货运站为研究对象 ,分析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实施前后的货运组织作业流程 ;研究 TMIS对压缩作业车在站停留时间的作用 ;探讨 TMIS对货运站的再造功能。
徐维祥杨肇夏
关键词:TMIS货运组织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编组站驼峰技术作业过程模拟实验系统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通过分析铁路编组站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特征,着重研究了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用以开发驼峰技术作业过程模拟实验系统,为科研及教学培训提供一个模拟实验环境.
贺振欢杨肇夏
关键词:编组站驼峰计算机模拟铁路
基于HLA的铁路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研究
本文在研究HLA/RTI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LA的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结构组成及功能,构建了仿真联邦,并就联邦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仿真工作流程,从而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一个基...
韩弢杨肇夏刘军
关键词:铁路运输列车调度计算机仿真
文献传递
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模拟系统的研究被引量:28
1996年
通过分析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系统的主要特征,着重研究如何实现该系统所涉及到的决策模拟问题,研究开发了贯穿到、解、集、编、发全过程的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计算机模拟系统。
杨肇夏李菊孙晚华韩雷李智慧
关键词:铁路编组站计算机模拟
面向稳定性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方法被引量:12
2012年
从便于车站作业计划与时刻表的协调编制及提高计划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以具有潜在冲突的作业之间间隔时间合理、车站资源运用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在忽略车站资源相容性约束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集合划分的车站作业计划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求解方法.本文以长沙南站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仅考虑资源运用权重的模型相比较,本文给出的模型以29%的资源运用权重降低换来了37%的计划稳定性提高.
苗建瑞于勇孟令云杨肇夏
关键词:铁路运输蚁群算法高速铁路稳定性
信息系统项目四元评价模型及其准确度研究被引量:15
2002年
根据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论理论 ,将改进的德尔菲、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及模糊综合评价集成 ,提出了评价信息系统项目的四元评价模型 ,介绍了四元模型的工作步骤并对其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
徐维祥杨肇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区段内列车晚点传播理论的研究被引量:37
1994年
铁路运输企业如何适应运输市场需要,加速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作者认为,发达的运输市场经营机制,必要求有高标准的运输服务质量与之相适应。基于这一认识出发,本文强调了在我国长期被忽视的铁路运输列车工作质量问题,并通过对区段内各类运行列车组间第一层次和高层次列车晚点传播过程及其传播规律的研究,定义了列车后效晚点时间、必要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和列车运行工作时间质量指标等概念,推导出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铁路运输服务质量问题和运输市场经营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思继孙全欣胡锦云杨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