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汉
作品数: 288被引量:1510H指数:20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欧阳锡林
作品数:125被引量:99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小板 海藻糖 冻干 血液保存 流式细胞术
李锡金
作品数:63被引量:58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小板 血液保存 海藻糖 SARS 输血
马曙轩
作品数:109被引量:451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ABO血型 血栓弹力图 输血 血小板
韩玮
作品数:49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保存 红细胞 血液 保存血液 ATP
庄远
作品数:105被引量:51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海藻糖 红细胞 视神经炎 冻干 血浆置换
硫酸葡聚糖(DS)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被引量:1
1991年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BHSCT)治疗白血病或其它肿瘤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血中干细胞为骨髓中的1/10~1/100,每次移植须分离干细胞5~7次才能收集到所需单个核细胞(MNC)、过程复杂。
姚善谦刘景汉刘海川周绮王青梅马恩普汪幼岷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硫酸葡聚糖
人红细胞冻干后复水条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复水条件对冻干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为冻干红细胞复水条件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在一系列不同条件下,包括复水溶液、复水温度、复水阶段红细胞胞体积变化速率(即蒸汽预复水)等,对冻干红细胞进行复水,检测红细胞复水后回收率并检测冻干红细胞复水后各项理化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在复水液配方中以PBS为基液配制的10%(w/v)PVP40溶液效果较好。在复水温度方面,低于37℃时红细胞回收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2℃比37℃略差,37℃下复水效果最好。在加入复水液之前将样品放置在37℃的饱和蒸汽环境中预复水能提高红细胞回收率并使细胞体积和体积分布宽度更接近于新鲜细胞数值。复水后红细胞理化性质的检测显示,红细胞的变形性较常规保存的红细胞有所下降,但胞内ATP酶、G-6-PD酶、SOD和2,3-DPG的活性降低较少,酶活性回收率大于红细胞回收率。结论:人红细胞冻干后最佳的复水条件是:冻干红细胞在37℃的饱和蒸汽环境中预复水,复水液为PBS+10%PVP40,复水温度为37℃,但对冻干复水过程中的细胞膜的保护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陈麟凤刘景汉汪德清欧阳锡林庄远车辑李卉
关键词:海藻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复水
紫外线照射氧合血在28℃保存条件下降低输血反应的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氧合血疗法 (UBIO)降低非 4℃条件下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 :把全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行UBIO处理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两组全血均在 2 8℃条件下保存 ,在不同保存时间检测 4种细胞因子。结果 :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全血中 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不断增高。而经UBIO处理后的全血 ,保存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水平无显著的变化 ,白介素 8(IL 8)的含量也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 ,但始终低于对照组全血中的含量 ,白介素 2 (IL 2 )水平和对照组全血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照组全血在保存中细胞因子不断产生和积累 ,而使用UBIO能够有效地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积累 ,对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FN HTRs)有一定作用 ,达到降低输血反应的目的。
刘景汉韩玮骆群石群
关键词:输血紫外线输血反应
海水浸泡对保存血液中红细胞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保存血液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探索海洋环境下血液的运输和保存。方法将全血(WB)、添加剂红细胞(AS-RBS)和去白细胞红细胞(LP-RBC)三种血液制品各20袋等量分为两份,标记为浸泡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层软塑料膜外包装将血袋密封,空气隔绝海水;浸泡实验组不包裹直接将血袋与海水接触。两组标本同时置于同一地点、同一海水深度中浸泡72h后取出,再放置4±2℃血库冰箱保存观测35d。选取浸泡前、海水浸泡72h后及再置血库冰箱保存后每周一次分别测定各成分血液游离血红蛋白(F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脆性试验,同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海水浸泡72h后保存血液红细胞与常规4±2℃血库冰箱保存血液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三种保存血液制品中红细胞质量变化有一定差别,其中LP-RBC变化最大。各组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结论采用相同的血液保养液袋,对血液再包装进行海水浸泡72h,入库4±2℃血库冰箱再保存对其红细胞形态和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总的变化趋势与常规4±2℃血库冰箱保存相似。
郑长青冯国基刘景汉禹华伟于剑韩玮
关键词:海水浸泡血液保存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应用微柱凝胶法鉴定ABO及RH(D)血型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应用微柱凝胶法全自动血型鉴定系统(以下简称微柱凝胶法)鉴定ABO及RH(D)血型。方法 选取100份正常献血者标本和100例住院患者标本,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并选取14份已知ABO血型的亚型标本和10份弱D抗原的标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在正常献血者和患者的ABO及RH(D)定型中,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均一致。采用单抗试剂,微柱凝胶法可检出14份亚型标中的9份;试管法可检出14份亚型中的10份。采用人血清抗体,微柱凝胶法可检出14份亚型中的6份;试管法可检出其中的7份。结论 在鉴定正常的ABO及RH(D)血型时,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微柱凝胶法可取代传统的试管法用于常规的ABO和RH(D)血型鉴定。
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梁君侯晓琦
关键词:血型鉴定微柱凝胶法抗凝剂ABORH(D)
A型全血加入O型全血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被引量:4
2004年
为了研究异型输血时A型受者接受大剂量O型全血的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还原黏度 )的变化 ,取 4℃保存 2 4小时的全血 ,于A型全血 60ml中分别加入 9、12、15、18mlO型全血 ,其量相当于 5 0公斤个体输入 60 0、80 0、10 0 0和 12 0 0ml血液 ,然后置 3 7℃孵箱 ,用摇摆器以 80次 /分钟摇动混匀。分别在 3 0分钟、2、4、8、12和 2 4小时留取标本 ,使用FASCO—系列 3 0 2 0B型全自动血流仪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 :不同比例混合后不同比例间的红细胞计数、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性差异 ,混合血液不同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无差异 ,其它 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型全血与O型全血最大混合达 60∶18时 ,对混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影响 ,推测 5 0公斤体重伤病员 ,快速输入O型全血 12 0 0ml短期内对红细胞功能无明显的损害。
肖瑞卿赵树铭林武存曾杰陈英许汝福郭辉刘景汉
关键词:异型输血血液流变学
低温保存血小板临床应用效应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对 15 6 0例输注低温保存血小板的临床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急性白血病 5 36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2 85例 ;化疗和放疗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2 5 3例 ;围手术期患者 438例 ;DIC、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8例。输注的低温保存血小板保存时间为 1周~ 8个月居多 ,保存时间最长 13个月。输注的血小板基本上未经洗涤。结果显示 ,输注低温保存的血小板具有升高血小板作用和显著的止血效果 ,且无明显副作用。低温保存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中 ,从数量保证、供给形式和及时有效等方面都是其他方法获得的血小板所不能比拟的。
刘景汉王青梅李锡金石群骆群韩玮欧阳锡林高大勇
关键词:血液保存成份输血低温保藏
血小板胞内海藻糖测定方法的建立和评价被引量:37
2004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适用、方便和快速的血小板胞内海藻糖浓度的测定方法 ,用于海藻糖负载技术的优化和血小板冻干保存。采用三氯乙酸沉淀细胞蛋白 ,硫酸 蒽酮法测定血小板胞内海藻糖的浓度 ,同时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负载液中海藻糖浓度为 1.7% ,硫酸 蒽酮法测定血小板胞内海藻糖浓度为 0 .2 2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为 0 .2 0 %。硫酸 蒽酮法测定海藻糖的回收率平均为 10 0 .7% ,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结论 :该方法测定血小板胞内海藻糖较准确 ,可靠 ,适用于细胞内海藻糖浓度的测定。
周俊刘景汉欧阳锡林庄远李锡金
关键词:血小板海藻糖
两种软件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少白细胞血小板的比较被引量:1
2002年
对两种版本软件血细胞分离机 (COBESpectraLRSSystemVersion 5 .1andVersion 7.0 )采集的少白细胞血小板中白细胞残留量、采集效率、采集速度等进行了比较。使用两种版本软件血细胞分离机共采集 2 32个单位的浓缩血小板 ,其中A组用 5 .1版本软件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 16 3单位血小板 ,B组用 7.0版本加快型软件的机器采集6 9单位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及采集过程中的有关参数、血小板得率、采集效率及血小板制品中残留白细胞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B组的血小板得率为 (2 .9± 1.1)× 10 11,高于A组的 (2 .5 8± 1.2 )× 10 11。A组 99.4 %血小板制品白细胞污染量小于 5× 10 6,而B组中 97.1%的制品白细胞低于此值。B组的采集效率为(5 1.4± 8.7) % ,高于A组的 (43.6± 6 .3) %。血小板得率与采集前献血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相关。结论指出 ,血细胞分离机 7 0加快版本在血小板采集效率上优于 5 .1版本 ,采集前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高 。
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吕留彩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COBESPECTRALRSSYSTEMVERSIONCOBESPECTRALRSSYSTEMVERSION
深低温保存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为了评价批量制备的深低温保存富含血小板血浆 (cryo FPRP)的效率和效果 ,在优化建立的无偿献血者血小板的批量分离和制备cryo FPRP过程中测定了ACD抗凝的 2 0 0ml全血、FPRP、含 5 %DMSO的FPRP(DM SO PRP)和 - 80℃冰箱然冰冻保存后复温的FPRP(Cryo FPRP)的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血浆内 pH、血浆乳酸 (LA)浓度和乳酸脱氢酶 (LDH)浓度、细菌培养、血小板CD62p阳性率、PAC 1阳性率及抗GPIb Ⅸ Ⅴ荧光强度 ,也测定了FPRP和cryo FPRP的促凝血活性。结果表明 :①血小板的总平均得率为 70 % ;FPRP中残余的红细胞≤ 1× 10 9/袋 ;白细胞≤ 1× 10 7/袋。②血浆pH、LA浓度和PAC 1阳性率在整个制备和保存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③血浆内LDH、血小板CD62 p阳性率和血小板抗GPIb Ⅸ Ⅴ荧光强度在血小板冰冻保存后出现明显升高。④与FPRP比较 ,cryo FPRP诱导的血浆凝固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①本研究选择的离心分离制备FPRP条件可高效分离无偿献血者的血小板 ,同时不会导致血小板激活率增加。②深低温保存无偿献血者的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可有效防止代谢产物的积累和pH下降 ,并且可以高效预防血小板GPⅡb/Ⅲa的激活。③冰冻保存后部分血小板胞膜受到明显损害。④血小板胞?
欧阳锡林刘景汉潘纪春李锡金马曙轩王海宝赖风雷高大勇
关键词: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