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玉申
-

-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晁文宗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报刊 毛泽东 青年毛泽东
- 《新闻报》经营策略探析被引量:8
- 2006年
- 陈玉申
- 关键词:《新闻报》近现代中国企业化经营经济自立办报方针旧中国
- 中共第一个海外通讯社考述
- 2021年
- “柏林中国通信社”是中共在海外开办的第一个新闻通讯社。它成立于1924年,由中共旅欧支部的廖焕星主持,主要业务是向欧洲报刊发送外文稿件,旨在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宣传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和国民革命运动,介绍中国的社会进步事业。该社的国际宣传活动,增进了欧洲民众对中国革命运动的了解,为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发挥了积极作用。
- 陈玉申
- “新闻编译社”探微被引量:1
- 2018年
- “辛亥革命,大振民权,有冠皇帝大限告终,无冠皇帝纷然并起。报社如林,报章如雨,高谈雄辩,扬厉铺张。”①中华民国成立后,报刊媒体数量激增。随着新闻供稿市场的扩大,外国通讯社纷纷来华设立分支机构,国人自办的通讯社也逐年增多。至五四运动时期,全国已有上百家通讯社向报刊媒体供应稿件。著名记者邵飘萍在北京开办的新闻编译社,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家。
- 陈玉申
- 关键词:新闻五四运动时期报刊媒体通讯社辛亥革命中华民国
- 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传媒
- 2006年
-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白话文运动实际上是传播符号的更新与转换。文言文之所以被白话文所取代,最根本的原因是文言文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现代传媒要用现代化的语言符号作为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白话文“适用于今”、“通行于俗”,能够更准确地表达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事物,使信息的内容更加明晰,更易于为大众接收和理解。随着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展,现代传媒的社会功能得到放大,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陈玉申
-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传播媒介
- 近代中国社会新闻报道的演变
- 2018年
- 晚清西式报刊的创兴,开启了中国新闻传播近代化进程。中国古代的邸报,只刊布朝廷政务信息,读者对象仅限于官吏士大夫。西式新报与之不同,它面向一般民众,报道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刊载朝廷政事,也报道发生在民间的社会新闻。由于社会新闻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富有人情趣味,所以广受读者欢迎,成为近代报纸上一个重要的新闻品种。但不同性质的媒体,对社会新闻所采取的报道方针是有差异的。商业性报纸往往凸显社会新闻的娱乐价值,政治性报纸则注重发挥社会新闻的宣传教化作用。因报道理念有别,取材范围和叙事方式亦各有偏向。在近代报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传媒生态和新闻思潮的变迁,社会新闻报道也呈现出递嬗演进的历史轨迹。
- 陈玉申
- 关键词:社会新闻报道近代报纸近代化进程新闻传播政务信息
- 巴黎通信社始末被引量:1
- 2012年
- 论文对巴黎通信社的创立及其运作情况进行了考述。巴黎通信社适逢1919年巴黎和会的召开应运诞生。它最先发回了中国代表团在山东问题上交涉失败的消息,成为引发五四运动的源头之一。巴黎和会结束后,它继续向国内媒体供稿,注重介绍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和苏俄现状,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也作了持续的报道。少年中国学会曾计划在巴黎通信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国际通讯网,但因条件不足而未能实现。
- 陈玉申
- 关键词: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勤工俭学
- 太平洋战场上的中国记者
- 2015年
-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记者的报道向全世界呈现了东方主战场上的重要历史瞬间。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同时进攻南太平洋海域英、美、法、荷等国的殖民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至此,中国的全面抗战在坚持了4年半之后,终于汇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
- 陈玉申
- 关键词:战争爆发《大公报》中央通讯社
- 中央通讯社与战时新闻传播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央通讯社是抗战时期国内最大的新闻机构,也是战时新闻传播的神经中枢。由于采访条件的限制和政府的信息管控,这一时期媒体上自采的稿件数量不多,主要依赖中央社供稿。中央社凭借其人力、设备等资源优势,在各地广泛设置通讯网,派遣随军组机动采访,及时报道战事动态,宣传我军抗敌战绩,鼓舞民心士气。中央社还与外国通讯社交换新闻,在对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央社的战时报道方针也存在明显的缺点,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报喜不报忧,甚至虚构战情,虚报战绩,使民众对抗战形势难以获得真切的认识。中央社的新闻垄断,抑制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对报业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 陈玉申
-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央通讯社新闻传播新闻垄断
- 山东“新闻王”的浮沉——何冰如其人其事
- 2015年
- 与北方的许多省份一样,民国时期山东的新闻业是欠发达的。报纸的销量不大,且只在本地发行,对省外没有多少影响。不过,省会济南有一个叫何冰如的记者,在当时的国内新闻圈里声名显赫,几乎无人不知。有人说他是个报坛“怪杰”,有人称他是山东的“新闻王”。《山东报业志》和《济南市志》都提到了何冰如这个人,但语焉不详,未作具体的介绍。
- 陈玉申
- 关键词:新闻业民国时期国内新闻欠发达
- 报纸副刊与新文学被引量:3
- 1998年
- 近代报刊在中国兴起之后,为文学传播提供了两种新型的载体——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从报业史的角度来看,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一个特色。国外的报纸虽然也设有文艺栏或文艺版,但主要刊载文坛消息和书评之类的文字,而中国报纸上的副刊则以发表文学创作为主,更具有杂志的性...
- 陈玉申
- 关键词:报纸副刊文学革命报告文学《申报》鸳鸯蝴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