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芳
作品数: 100被引量:824H指数:18
  • 所属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武亮
作品数:144被引量:1,273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枳壳 葡萄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新橙皮苷 柚皮苷
袁金斌
作品数:92被引量:484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桑科 性疾病 治疗炎症 枳壳 氧化性损伤
罗小泉
作品数:119被引量:749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枳壳 葡萄内酯 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
宋玉鹏
作品数:17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枳壳 川陈皮素 脾虚模型大鼠 葡萄内酯 绿衣枳壳
骆利平
作品数:16被引量:174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枳壳 葡萄内酯 平滑肌 离体小肠 小鼠
基于色谱联用技术的中成药掺杂西药成分的全面筛查方法
近年来,中成药非法掺杂西药成分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人民的健康和中药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中成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加上制剂工艺的影响,很难沿用化学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来建立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使得在中成药中非法掺入西药成分...
袁金斌杨武亮严志宏陈海芳
气相色谱法测定葡萄内酯中的溶剂残留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葡萄内酯中3种有机溶剂残留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应用DM.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氮气,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4min,然后以40/min升至200℃,保持1min,测定葡萄内酯中丙酮、甲醇和吡啶的残留量。结果:被测组分均能得到有效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25%~99.58%。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葡萄内酯中有机溶剂的检测。
黎艳刚张普照陈海芳王发英魏玲涂明珠杨武亮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葡萄内酯残留溶剂
枳壳活性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7
2008年
目的:研究枳壳活性成分。方法:在药理活性跟踪下进行药材乙醇提取物的萃取、色谱分离,利用核磁、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具有强促进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川陈皮素(Ⅰ)、红橘素(Ⅱ)、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Ⅲ)、3-羟基-5,6,7,8,3′,4′-六甲氧基黄酮(Ⅳ)、5,6-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Ⅴ)、伞形花内酯(Ⅵ)、葡萄内酯(Ⅶ)、eposyaurapten(Ⅷ)、Meranzin(Ⅸ)、Marmin(Ⅹ)、Marmin acetonide(Ⅺ)和β-谷甾醇(Ⅻ)。结论:化合物Ⅲ、Ⅴ、Ⅵ、Ⅶ、Ⅷ、Ⅸ、Ⅺ和Ⅻ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武亮陈海芳余宝金张普照严志宏介磊徐欢
关键词:枳壳化学成分
枳壳麸炒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考察枳壳饮片麸炒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RP-HPLC测定柚皮苷、新橙皮苷、辛弗林、川陈皮素、橘皮素、水合橘皮内酯、橘皮内酯、马尔敏和葡萄内酯的含量,考察10批枳壳饮片麸炒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麸炒后枳壳饮片中柚皮苷、新橙皮苷、辛弗林、川陈皮素、橘皮素、水合橘皮内酯、橘皮内酯和马尔敏含量均略微下降,而葡萄内酯含量明显上升。葡萄内酯小剂量(0.6 mg·kg-1)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具有促进作用,高剂量(9 mg·kg-1)则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麸炒后葡萄内酯含量的升高是枳壳炮制的目的,可通过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阐述枳壳饮片的炮制机制。
李正红夏放高陈海芳骆利平魏莹杨标袁金斌龚千峰杨武亮
关键词:枳壳麸炒主要活性成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药效试验
一种从吴茱萸中分离纯化去氢吴茱萸碱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中分离纯化去氢吴茱萸碱的方法,将吴茱萸果实用石油醚浸泡脱脂,然后以2%HCl为溶剂用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后减压浓缩或冷冻干燥得到浸膏A,将浸膏A用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或...
袁金斌董嘉皓何军伟任刚乔日发杨武亮陈海芳
文献传递
枳壳中脂溶性部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优选枳壳中脂溶性部位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HPLC测定枳壳中5种脂溶性成分meranzin hydrate、马尔敏、川陈皮素、红橘素和葡萄内酯的含量,以5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和脂溶性部位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枳壳脂溶性部位成分的提取工艺。结果:枳壳优化后的脂溶性部位成分提取工艺为A2B2C2D2,乙醇浓度85%、料液比1∶8、水浴回流1h,提取2次;以5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则脂溶性部位成分平均含量为2.86(mg/g),RSD为1.32%,脂溶性部位浸膏的平均得率为2.81%,RSD为1.78%。结论:该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可为枳壳中脂溶性部位成分的大规模化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陈海芳魏玲袁金斌王发英黎艳刚涂明珠杨武亮
关键词:枳壳脂溶性成分
HPLC-MS/MS快速测定远志中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远志中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的H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28∶72),流速0.3 m 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20℃。质谱条件:电喷雾负离子化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567.2~345.1(远志酮Ⅲ),m/z 753.3~205.1(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结果:两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分析过程只需6 min。远志酮Ⅲ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2.2%,2.5%,回收率为96.1%~101.7%(RSD 2.4%);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2.3%,2.4%,回收率为95.7%~101.4%(RSD 2.0%)。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选择性好,适合远志中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定量分析。
杨改红程昊黄群严志宏杨武亮陈海芳袁金斌
关键词:远志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白参及红参中五种人参皂苷含量的HPLC-MS/MS法快速测定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HPLC-MS/MS测定白参及红参中五种人参皂苷的含量的分析方法,以阐明红参白参中这五种成分含量的品质特点。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4.6mm×100 mm,3.5μm)分离,以0.1%甲酸(A)-含0.1%甲酸的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柱温30℃。采用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进行Rb2,Re,Ro,20-S-F1的定量分析,选择性离子扫描模式(SIM)进行20-S-Rh2的定量分析。结果方法的线性参数、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精密度RSD值均小于4.0%(n=6),平均回收率均在95.0%-102.0%范围内,其RSD值均小于5.0%。白参中Rb2,Re,Ro,20-S-F1的含量显著高于红参,红参中20-S-Rh2的含量显著高于白参。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人参皂苷Rb2,Re,Ro,20-S-F1,20-S-Rh2的定量分析。
刘校妃张志强邹志琴黄群杨改红唐怡严志宏陈海芳袁金斌
关键词:人参皂苷HPLC-MS/MS
基于多向药理学的BET Bromodomain抑制剂及降解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溴结构域和末端外结构域(BET)Bromodomain已成为可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人类疾病的新靶标。目前已发现了几类有效的选择性小分子BET Bromodomain抑制剂,且多种已处于临床开发中。临床前和临床数据已证明BET Bromodomain抑制剂有良好的前景,但也存在耐药性等潜在缺陷。目前人们正在尝试将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靶标与BET Bromodomain组合,开发基于多向药理学的BET Bromodomain抑制剂及降解剂。本文综述了激酶/BET小分子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BET小分子抑制剂及BET蛋白降解剂,为后续针对BET蛋白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思路。
陈红丽陈海芳张智敏陆涛陈亚东
关键词:BROMODOMAIN小分子抑制剂
LC-MS/MS法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
2011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LC-MS/MS分析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处理,采用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柱温20℃;采用ESI(+)离子源,MRM扫描检测离子对为柚皮苷m/z 581→273、新橙皮苷m/z 611→303、芦丁(内标)m/z611→303。结果:血浆中柚皮苷在0.025~2.5μg/ml、新橙皮苷在0.015~1.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二者的方法回收率均近100%,分析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0%,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测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好,适用于Beagle犬血浆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测定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刘莹莹陈海芳李明张瑜袁金斌杨武亮
关键词:柚皮苷新橙皮苷LC-MS/MSBEAGLE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