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良
作品数: 163被引量:524H指数:14
  • 所属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丽芸
作品数:60被引量:17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原核表达 突变体 基因克隆
左大明
作品数:49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原核表达 小鼠 MBL 天然免疫
卢晓
作品数:54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原核表达 基因克隆 MBL基因
谢佩蓉
作品数:43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补体 单克隆抗体 DAF 衰变加速因子 U937细胞
余新沛
作品数:28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 MBL基因 单倍型 前列腺癌
肽聚糖识别蛋白被引量:8
2002年
天然免疫系统通过一系列高度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肽聚糖识别蛋白家族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 ,从昆虫到人类均高度保守 ,可识别肽聚糖和含肽聚糖的细菌 ,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识别和调节功能。
吕成伟陈政良
关键词:肽聚糖识别蛋白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
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作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T、B淋巴细胞是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介导者 ,然而其功能却受控于天然免疫系统中的树突状细胞 (DC )。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本文综述DC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陈月陈政良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免疫激活免疫耐受
PcDNA4/His C-MB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HO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构建PcDNA4/HisC-MBL表达载体,在哺乳细胞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方法应用PCR从含有中国人野生型MBL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cDNA4/HisC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以电穿孔法转染CHO细胞,以RT-PCR分析其mRNA表达,通过Ni-NTA琼脂糖柱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以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以其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后取鼠血清进行ELISA检测分析目的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从pGEM-MBL中扩增得到约750bp的cDNA片段,构建成重组载体经酶切出现约5100和750bp片段,测序鉴定与预期的完全一致。RT-PCR证实转染细胞有MBLmRNA表达,纯化蛋白经SDS-PAGE电泳可见约29000、58000和87000条带,其中29000蛋白带可与6-His抗体反应。纯化蛋白免疫小鼠所获抗血清ELISA效价是1∶819200,与天然人MBL和重组MBL三聚体糖识别域反应的ELISA效价均为1∶25600。结论获得了表达中国人MBL的CHO细胞株和重组人MBL,为MBL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白志军张丽芸林佐贤卢晓陈政良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HO细胞
广东地区汉族人MBL基因点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方法:收集广东地区汉族普通人群的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其MBL基因的点突变。结果:从202份样本中,检出GGC54GAC点突变纯合子6例和杂合子44例(等位基因频率为0.139),GGA57GAA点突变杂合子1例(频率为0.002),未发现CGT52TGT点突变(频率为0)。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BL基因点突变的频率较高,为防治MBL缺损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钟成全王方勇吕成伟余新沛卢晓张丽芸陈政良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点突变基因点突变MBL基因等位基因频率
Balb/c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基因的克隆与鉴定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获得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MBL-C)基因的全长编码区cDNA。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Balb/c小鼠的肝细胞中分离出MBL-C基因cDNA片段,将其克隆入pUC-T载体并测序,对基因结构及其与人MBL基因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扩增得到的Balb/c小鼠MBL-C基因cDNA全长735 bp,编码245个氨基酸残基,包含了完整的编码区基因序列。经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扩增得到的Balb/c小鼠MBL-C基因与Genbank中发表的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与人的MBL基因的同源性为71.4%。结论成功地克隆到完整的Balb/c小鼠MBL-C编码区基因,为进一步在整体水平研究MBL分子的天然免疫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王宏伟陈政良左大明卢晓余新沛
关键词:RT-PCRCDNA克隆小鼠
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树突状细胞疫苗被引量:5
1997年
树突状细胞是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启动T细胞应答和T细胞依赖性应答中起关键作用。树突状细胞决定着特异性免疫应答对抗原的选择性井提供共刺激信号,人们据此设计用体外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作为肿瘤疫苗。这一新的特异性抗癌疗法已在动物模型获得成功,并已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试验。
陈政良
关键词:肿瘤免疫树突状细胞疫苗疫苗
37Glu突变型MBL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索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GGA57GAA点突变引起免疫缺损的机制。方法:采用PCR从质粒pMBLm57中扩增含GGA57GAA点突变的MBL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电转染CHO细胞,以Zeocin筛选并克隆化培养,用mAb-Sepharose 4B和Ni2+-NTA agarose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Western blot、ELISA、配体结合试验、C4d沉积试验等鉴定目的蛋白。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C-MBLm57转染CHO细胞后获得5株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37Glu突变型MBL蛋白主要以双链(Mr约60000)存在,不能形成高聚体;其配体结合能力低下,与MASP-2N端蛋白的结合能力也降低,不能通过凝集素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结论:GGA57GAA点突变产生结构有缺陷的MBL蛋白,进而影响其识别功能和效应功能。
李瑞芳赵娜刘凤玲张丽芸陈政良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抗小鼠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抗小鼠长型肽聚糖识别蛋白(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小鼠mPGRP-L分子的B细胞优势表位,人工合成抗原肽,采用MBS法将其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免疫家兔获取mPGRP-L抗血清,采用HiTrap proteinG柱和抗原肽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了位于mPGRP-L分子N端第85~104位残基的1个B细胞优势表位NH2-(C)DPHSLSPELQALISEVAQHD-COOH,合成短肽并制备KLH-肽偶联物,免疫家兔得到的抗血清效价达1∶256000。分别以HiTrapproteinG柱和抗原肽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兔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mPGRP-Ln1和mPGRP-Ln2。纯化抗体能与重组蛋白pET-mPGRP-Ln结合,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000处可见清晰的反应条带。结论获得抗mPGRP-L单表位多克隆抗体,为mPGRP-L分子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何智张丽芸陈政良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多聚Clq诱导免疫细胞的Ca^(2+)动员
1996年
多聚Clq与人T细胞系Jurkat、B细胞系Ran和Mφ系U937细胞表面ClqR相互作用,诱导45Ca2+跨膜快速内流,刺激[Ca2+]i迅速增高,前者可为质膜Ca2+通道阻滞剂Verapamil所阻断,后者能被胞外Ca2+络合剂EGTA部分抑制,被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Genistein完全消除。资料表明,Clq/ClqR系统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涉及内Ca2+和外Ca2+两者的动员,且与PTK有关。
陈政良谢佩蓉郑萍
关键词:免疫细胞信号转导
可溶型DC-SIGN对LPS诱导THP-1细胞炎性应答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可溶型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非整合素(sDC-SIGN)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以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200 ng/ml sDC-SIGN单独处理组、LPS单独刺激组、LPS刺激同时加1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和LPS刺激同时加2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和细胞。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状况。结果不同浓度的sDC-SIGN均可抑制LPS刺激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α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同时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且sDC-SIGN的抑制效果与浓度呈依赖关系;研究结果亦显示,sDC-SIGN减弱LPS刺激THP-1细胞诱导ERK和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结论sDC-SIGN蛋白对LPS诱导的单核细胞炎症应答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李静唐媛周璟李延利左大明陈政良
关键词:脂多糖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