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升
所属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所在地区: 浙江省 温州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秉煦 作品数:112 被引量:441 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扁平疣 表位 尖锐湿疣 咪喹莫特 欧荣英 作品数:43 被引量:155 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E7抗原 人乳头瘤病毒 HPV18 表位 分子修饰 张学奇 作品数:36 被引量:47 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家系 E7抗原 皮肤病 表位 尖锐湿疣 郝飞 作品数:919 被引量:3,688 H指数:2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荨麻疹 丙型肝炎病毒 毛乳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应性皮炎 蔡剑峰 作品数:39 被引量:118 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尖锐湿疣 表位 E7抗原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盐酸非索非那定
HPV18 E7抗原HLA-DRB1*0301限制性Th表位的预测与鉴定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初步鉴定人乳头瘤病毒18型E7抗原的HLA-DRB1*0301限制性辅助T淋巴细胞(T-HelperCell)表位。方法:用SYFPEITHI软件预测HPV18E7抗原HLA-DRB1*0301限制性Th表位,候选表位分别命名为P1、P2、P3,以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并运用HPLC进行纯化和质谱法(MS)鉴定。以密度梯度法分离HLA-DRB1*0301阳性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合成肽刺激PBMC,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结果:多肽P1(HPV18E780-94)在体外刺激PBMC后能够有效诱导CD4+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P1(HPV18 E780-94)可能为HPV18E7抗原HLA-DRB1*0301限制性Th细胞表位。 余剑琴 郑飞云 徐云升 欧荣英 张乾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E7抗原 淋巴细胞 TH表位 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治疗组外用5%眯喹莫特乳膏,比较两组有效率,并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用流式细胞仪、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皮损区T细胞亚群(CD4^+、CD8^+)及IFN-α水平。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56,P〉0.05),但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7.9459,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CD8^+比值及IFN—α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6.767,t=8.598,均P〈0.01)。结论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优于激光,并降低该病的复发率;而且咪喹莫特增强了患者的局部免疫功能。 邵笑红 徐云升 李秉煦关键词:尖锐湿疣 咪喹莫特 免疫功能 大疱性皮肤病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8例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48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中有28例患者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占总数的58.3%。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20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8例,好转11例,治愈率4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4例患者中,3例达到皮损痊愈,治愈率75%。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中4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2例,好转2例,治愈率5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6例患者中,4例达到皮损痊愈,1例好转,治愈率66.7%。结论本研究提示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大疱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糖皮质激素在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中的疗效肯定,且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 邱伟 李秉煦 张学奇 徐云升关键词:大疱性皮肤病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光化学疗法治疗615系小鼠皮下种植U14肿瘤 2004年 目的 :探讨单次光化学疗法 (photodynamictherapy ,PDT)治疗小鼠皮下种植E7+ U14肿瘤的疗效 ,为临床PDT治疗相关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肿瘤体积决定光源输出的光斑面积和计算光照射时间 ,比较PDT治疗组与荷瘤对照组的肿瘤生物学特点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果 :所有小鼠瘤细胞均成功种植 ,肿瘤体积呈对数增长 ,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 ;单次PDT治疗后肿瘤细胞大量坏死 ,肿瘤体积无明显增长 ,且显著小于同期荷瘤组 ;PDT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的肺和淋巴结转移率 ,并将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期从 2 8.9d延长到 37.6d。结论 :单次光化学疗法通过损伤小鼠皮下种植E7+ U14肿瘤细胞改变瘤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并有效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可在相关肿瘤治疗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应用研究。 蔡剑峰 欧荣英 徐云升 林孝华 邵笑红 吴慧珍关键词:光化学疗法 肿瘤 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不同年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复方倍他米松)对不同年龄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病程≤3个月的胸腹部PHN患者60例,皮损位于T3~T11脊神经支配区,按年龄将患者分为A组(30例,年龄≤70岁)和B组(30例,年龄〉70岁)。均根据疼痛的相应脊神经支配节段,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连接镇痛泵榆注各1mL盐酸利多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连续输注16~21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和3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断疼痛强度,EQ-5D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测评生存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周、2周、4周、8周和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EQ-5D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后2周、4周、8周和3个月时,A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的患者(P〈0.05),即A组疼痛缓解率(90%)明显优于B组的疼痛缓解率(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和3个月,B组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A组生存质量评分(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年龄≤70岁的PHN患者的疗效优于年龄〉70岁的患者。 袁跃跃 李智铭 李秉煦 徐云升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阻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视觉模拟评分 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住院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53例细菌性皮肤病住院患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AMS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253例患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葡萄球菌211株,占97.7%,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5株,占2.3%。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前3年组(2004—2006年)的耐药率分别为96.6%、94.3%、94.3%、82.8%、21.5%和25.3%,后3年组(2007—2009年)的耐药率分别为97.6%、95.2%、96.8%、91.1%、25.0%和31.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3年组对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8%和26.4%,后3年组的耐药率分别为81.5%和65.3%,后3年组耐药率高于前3年组(P<0.01和P<0.01);5株GABHS中,4株对红霉素耐药、4株对阿奇霉素耐药,对青霉素、莫匹罗星全部敏感。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葡萄球菌是细菌性皮肤病的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在增高。 陈仕胜 蔡剑峰 徐云升 张学奇 李秉煦关键词:皮肤感染 葡萄球菌 耐药性 儿童 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急性荨麻疹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急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4水平以及外周血体外培养产生IL-2、IL-4的水平。结果:经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的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在体内和体外产生IL-2的水平显著升高,产生IL-4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调节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分泌IL-2和IL-4等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以消除变应性炎症和恢复正常免疫功能。 许飏 陈德宇 廖勇梅 徐云升关键词:祛风止痒口服液 急性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巨大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型别检测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人乳火瘤病毒(HPV)-DNA型别方法收集门诊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巨大尖锐湿疣患者67例,凯普导流杂交基芯片技术对疣体行HPVDNA分型检测+结果67例巨大尖锐湿疣患者中63例检测出HPV—DNA,阳性牢为94.02%、HPV—DNA阳性者中检出低危型HPV 84例次(占60.87%),高危型HPV54例次(占39.13%)HPV亚型仍以低危型HPV6、11为主,但高危型HPV16、18偏高. 邵笑红 徐云升 李智铭 李秉煦关键词:巨大尖锐湿疣 型别 HPVDNA HPV亚型 温州地区8591例浅部真菌病发病及镜检情况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的种类、构成比及流行病学特点,评估直接镜检法对浅部真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对8591例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者进行直接镜检。结果:近五年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各种浅部真菌病发病种类和构成比没有明显变化。浅部真菌病发病率以手足癣(33.3%)、甲癣(23.3%)、花斑癣(12.8%)为前三位。镜检阳性率排在前三位的是股癣(68.8%)、花斑癣(68.4%)、马拉色菌毛囊炎(63.1%),总阳性率为55.0%。结论:温州地区浅部真菌发病的种类和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直接镜检法作为真菌学检验方法经济、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使用。 吴玲剑 陈彬 李超 徐云升 李秉煦关键词:浅部真菌病 显微镜检查 阳性率 HLA-A2限制性CTL表位HPV18E7_(7-15)分子修饰肽的免疫原性鉴定 2010年 目的:对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HPV18E77-15进行氨基酸置换修饰,探讨修饰肽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细胞毒实验(51Cr释放法),以包被了九肽的T2细胞作为靶细胞,以九肽诱导的HLA-A2阳性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效应细胞,观察目标肽是否具有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效应。结果:修饰肽符合HLA-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表位要求,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活性。结论:修饰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可以作为高危型HPV感染治疗性肽疫苗分子设计的候选表位。 邵笑红 欧荣英 徐云升 张学奇 蔡剑峰 李秉煦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E7抗原 表位 HLA-A2 CTL 分子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