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真
作品数: 350被引量:2965H指数:35
  • 所属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郭旺珍
作品数:232被引量:1,858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基因 分子标记 生物技术应用
潘家驹
作品数:84被引量:1,06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杂种优势 黄萎病 核雄性不育系
朱协飞
作品数:75被引量:691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选育 杂交棉 分子标记辅助
唐灿明
作品数:97被引量:589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陆地棉 棉花 花粉管 花粉 棉花黄萎病
袁有禄
作品数:236被引量:1,04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中棉所 纤维品质 海岛棉
插皮接技术在棉花再生植株嫁接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6年
首次将插皮接技术用于棉花再生植株的嫁接。详细介绍了它的操作过程和实用技巧.该法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成活后砧芽枝摘心留叶有利于接穗良好生长发育。在砧木适合的嫁接时期、成活率和生长速率等方面与劈接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插皮接对砧木和接德粗细比例无严格要求,从而延长了砧木可使用的时期。砧木生长过程中适合劈接的时间有一周左右(3~5片真叶),而在此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均适合于插吱接(4~5片真叶直到开花期);由于形成层吻合好。使用的砧木较大,有较发达的根系。在高成活率的前提下相对缩短了再生植株成活的时间。再生植株嫁接前不练苗。在嫁接后采取新的保湿和透气策略,使练苗和嫁接同期进行。有效缩短了再生植株缓苗时间。
吴慎杰李飞飞张天真
关键词:嫁接棉花再生植株
转基因抗棉铃虫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抗棉铃虫棉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目的是解决棉花的抗虫问题及棉花杂交种的选育与生产。本发明利用转基因抗虫棉基础材料,选育出抗虫性纯合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系南农R101,然后以南农R101作父本、苏棉12号选...
张天真唐灿明朱协飞
文献传递
棉花全基因组SNP芯片及其应用
一种棉花全基因组SNP芯片及其应用,所述芯片命名为CottonSNP80K,包含82,259个SNP位点(SEQ ID NO:1‑SEQ ID NO:82,259),主要基于陆地棉种内SNP变异定制,非常适于陆地棉种内基...
郭旺珍张天真蔡彩平
棉花高品质种质系杂交后代纤维品质性状间的偏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以高品质的异常棉渐渗系J381和J415为母本,分别与苏棉12杂交,开展亲本P1、P2,杂种F1,回交后代B1、B2等6个世代纤维品质性状偏相关分析。结果,种质系J381和J415的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回潮率等显著优于苏棉12,F1普遍为中亲值,B1偏向于J381或J415,B2偏向于苏棉12。亲本世代变异稍小,分离世代F2、B1、B2变异较大。偏相关分析表明,有7个性状在各世代均表现出一致的极显著相关,即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反射率、黄度等两两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麦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均为极显著正相关;麦克隆值与纺纱均匀性指数间为极显著负相关。
周宝良朱协飞郭旺珍张天真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
棉花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
分子遗传图谱是进行棉花分子遗传和育种研究的有力工具。以海陆种间杂交BC1为作图群体,利用SSR、SRAP标记技术构建了四倍体栽培棉种高密度分子图谱。图谱具有802个标记位点, 总长4347.5 cM,基因组覆盖率为79....
宋宪亮孙学振刘娟郑希明张天真
关键词:棉花QTL纤维品质
文献传递
染色体重排引起转基因双价抗虫棉变异被引量:4
2000年
在我国自己培育的转Bt + CpTI双价抗虫棉T4纯合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畸形突变株. 它的株型小, 雌雄不育, 减数分裂也不正常. 细胞学研究表明抗虫突变株发生染色体变异导致形态变异. 抗虫性分析和PCR检测结果均揭示出, 该突变的发生不影响杀虫蛋白基因的正常表达. Southern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 该突变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缺失或外源基因插入位点转移. 在纯合的转基因后代中, 染色体结构再发生重排的现象还不多见.
郭旺珍张天真朱协飞袁小玲
关键词:染色体重排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及其在棉花上的应用(英文)被引量:35
2005年
修饰回交育种法是将杂种品系间杂交和回交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棉花多个优良性状聚合的育种改良方法。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益完善地用于育种的选择中,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修饰回交聚合育种方法。它以生产上推广或即将推广的品种为轮回亲本,将修饰回交育种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相结合,同时对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和具有育种目标性状的基因或QTL进行选择,从而可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利用这一方法,以长江流域推广品种泗棉3号为轮回亲本,山西9424和7235品系分别为抗虫基因和优质QTL的供体亲本,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的优质QTL系统选择和外源Bt基因的表型及分子选择。在(泗棉3号×7235)BC1F4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株型稳定,且具有优质QTL的高强株系,在(泗棉3号×转Bt品系9424)BC4F1中获得遗传背景与泗棉3号相近,抗棉铃虫效果明显的单株。进一步通过高世代优质和抗虫目标株系的互交,分子标记辅助目标性状选择,目标基因纯合及稳定性检测,使高强纤维QTL和Bt基因快速聚合,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抗虫棉新品系南农85188。
郭旺珍张天真朱协飞潘家驹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棉花纤维强度抗虫性
陆地棉7个置换系的遗传评价被引量:18
2001年
对 7个陆地棉置换系的形态、产量、纤维品质及个体发育等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所研究的 7个置换系分别与不同的农艺性状相关联 ,同一农艺性状同时与几个置换系相关联。利用(TM- 1× Sub16) F2 群体进行分子标记筛选 ,标记 SSR1694 195与第一果枝节位、铃重、衣指连锁 ,标记SSR2 98612 0 和 SSR30 0 880 均与铃重、开花日期连锁 ,标记 SSR30 65 130 与铃重、衣分连锁。进一步验证了第
任立华张天真
关键词:置换系农艺性状染色体SSR陆地棉
陆地棉纤维品质相关QTL定位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以湘杂棉2号和中棉所28两个具有共同亲本的陆地棉强优势杂交种的F2为作图群体,构建覆盖率较高的遗传图谱,发掘稳定的纤维品质相关QTL,为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SR标记和JoinMap 3.0软件构建陆地棉连锁图,利用WinQTLCart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别对2群体6个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在F2和F2:3中进行QTL定位。【结果】利用包含245个多态位点、全长1847.81cM的遗传图谱检测纤维品质QTL。中棉所28群体在多环境平均值的联合分析中检测到22个QTL,三环境分离分析中检测到39个QTL;湘杂棉2号群体分别检测到18个和51个QTL。在A3、D2、D9等染色体上有QTL成簇分布现象,并在2个群体中发现一些不受环境影响,稳定遗传的QTL。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麦克隆值和伸长率4个性状在2个群体中发现有8对共同QTL。【结论】这些稳定遗传的QTL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纤维品质改良的育种选择。
秦永生叶文雪刘任重张天真郭旺珍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QTL定位
显性无腺体与隐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二代利用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利用4个隐性低酚棉品系为母本,5个显性无腺体品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个组合,利用亲本、F1和F2材料采用ADAA模型研究表明,衣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显性遗传效应为主。子棉产量和铃重有较低的上位遗传效应。纤维品质性状中,绒长与整齐度以显性遗传效应为主,绒长还存在少量上位效应;比强度与伸长率仅存在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麦克隆值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F1皮棉产量、第一次收花率、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的群体超亲优势平均值分别为:27.9%、18.7%、16.2%、9.7%和1%,F2分别为:10.8%、5.1%、4.5%、4.6%和-1.2%。F1绒长的群体平均优势为2.5%,比强度和伸长率为-1.8和0.8%,麦克隆值和整齐度分别为-0.2%和-2.7%。F2绒长略呈下降趋势,比强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F2与F1相近,整齐度F2略优于F1。表明了显性无腺体基因的杂种优势利用前景广阔。
袁有禄张天真靖深蓉潘家驹刘少林潘家驹刘少林王海林
关键词:陆地棉纤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