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维安
作品数: 91被引量:376H指数:10
  • 所属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强
作品数:72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鞘内 多载波 核苷酸序列 检测试剂盒 互补链
欧阳汉栋
作品数:26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病理性疼痛 鞘内 阿米洛利 鞘内注射 丙泊酚
林文前
作品数:55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单肺通气 吗啡 麻醉 食管肿瘤 术后镇痛
谭红鹰
作品数:30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罗哌卡因 单肺通气 麻醉 硬膜外麻醉 呼吸窘迫综合征
陈东泰
作品数:16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预后 肝细胞癌 COX多因素分析 肝癌细胞增殖 肝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对缺氧诱导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建立肝癌细胞体外缺氧模型分析右美托咪定对缺氧诱导肝癌细胞作用效应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的探讨。【方法】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分别使用化学(二氯化钴)及物理(1%O_2)这两种方法来建立缺氧状态下的肝癌细胞体外模型,均培养在含有或者没有100μmol/L的右美托咪定的培养基中。将以上处理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单克隆形成实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右美托咪定对缺氧条件培养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并同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α2A、HIF-1a及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化学方法诱导的肝癌细胞缺氧可以加快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的增殖速度(二氯化钴组vs.对照组,MHCC97H和SMCC7721增殖效应分别为:第3天,142.2%和133.8%;第4天,134.7%和131.0%;第5天,133.5%和136.2%,均P<0.05),也诱导肝癌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加强。而右美托咪定可抑制缺氧引起的肝癌细胞的增殖效应(联合组vs.二氯化钴组,MHCC97H和SMCC7721增殖效应分别为:第3天,55.7%vs 60.7%;第4天,46.9%vs 58.1%;第5天,46.4%vs 57.0%,均P<0.05),减弱肝癌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而使用物理方法建立的肝癌细胞体外缺氧模型同样得到一致的结果。另外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下调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的α2A、HIF-1a及VEGF等蛋白的表达。【结论】缺氧可以加快肝癌细胞株MHCC97H、SMCC7721的增殖,同时诱导血管生成能力加强,右美托咪定则可能通过激活α2A肾上腺受体,下调HIF-1a及VEGF蛋白的表达来抑制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的作用效应。
陈泳花陈东泰潘家浩严俨元云飞曾维安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缺氧增殖血管生成
脂微球前列地尔对单肺通气食管癌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合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脂微球前列地尔(lipo-PGE1)对单肺通气(OLV)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肺内分流率(Qs/Qt)及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择期单肺通气全麻下行左侧开胸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lipo-PGE1组(P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后P组恒速静脉泵注lipo-PGE12ng/(kg.min),C组以同样的容积速度泵入生理盐水。在侧卧位双肺通气时(T1)、OLV后15min(T2)、OLV后30min(T3)及术后第1天(T4)采集动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MAP,HR,CVP,FiO2,pH值变化趋势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时点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b、Qs/Qt组间变化趋势及各时点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组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在T3、T4较C组高(P<0.05)。术后并发症及ICU住院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适当剂量静脉泵注Lipo-PGE1对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手术患者肺内分流率无明显影响,不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能改善OLV期间及术后动脉氧合。
李强蒋艳波曾维安欧阳汉栋王培宗
关键词:前列地尔单肺通气肺内分流动脉氧合
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对丙泊酚麻醉下麻黄素作用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麻黄素血管活性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美托洛尔组(M组)术前给予美托洛尔50mg,对照组(C组)给予安慰剂。麻醉诱导插管后,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待血流动力学平稳后,静脉给予麻黄素0.1mg/kg,记录10min内,每分钟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同基础值比均明显升高(P<0.05),C组血压升高幅度大于M组(P<0.05);用药后对照组心率明显升高(P<0.05),M组的心率没有明显变化,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美托洛尔能抑制丙泊酚麻醉下麻黄素的血管活性作用。
欧阳汉栋曾维安李强何伟雄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麻黄素血流动力学美托洛尔
艾司洛尔对甲状腺手术中丙泊酚麻醉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全麻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全麻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E组麻醉诱导前30min时单次静注艾司洛尔0.5mg·kg-1,随后以50μg·kg-1·min-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记录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以及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的诱导和维持量。结果E组和C组比较,丙泊酚诱导用量较少而苏醒较快(P<0.05)。而两组丙泊酚维持用量无统计学差异。气管插管后E组BIS和心率较C组为低(P<0.01)。气管拔管时舒张压和气管拔管后5min的心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静注艾司洛尔可降低丙泊酚诱导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轻气管插管前后的BIS和心率波动,对丙泊酚维持用量没有明显影响。
曾维安徐湄陈秉学蒋艳波谭红鹰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麻醉丙泊酚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甲状腺手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甲状腺手术后疼痛及镇痛药需求量的影响。方法: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ASAⅠ~Ⅱ级)30例,随机双盲分为超前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分别在术前1h和术毕时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术后1、2、8、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第一次曲马多需要时间及24h曲马多需要量。结果:各时点VAS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但P组VAS评分有偏低的趋势,P组第一次需要曲马多的时间距术毕时间[(615±116)min]较C组[(304±47)min]长,P组24h曲马多需要量[(120±41)mg]较C组[(160±63)mg]少,两组均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抑制甲状腺手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何伟雄曾维安李强欧阳汉栋陈祥楠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甲状腺手术
大鼠鞘内阿米洛利及混合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鞘内阿米洛利及混合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能。【方法】102只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成17组(n=6):对照组、阿米洛利组、可乐定组、混合药物组、拮抗组等。鞘内置管后7d制作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L模型)。建立疼痛模型前(基础值)、建立疼痛模型后1,3,5,7d及鞘内给药后测定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应阈值。计算各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的可信区间。使用Isobolographic评价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鞘内单独注射阿米洛利(12.5~100μg)或可乐定(0.5~10μg)可产生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P<0.05);鞘内阿米洛利和可乐定混合,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鞘内育亨宾(20μg)预处理可以拮抗鞘内阿米洛利、可乐定及阿米洛利混合可乐定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P<0.05)。【结论】鞘内单独注射阿米洛利、可乐定可以产生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鞘内注射阿米洛利可以增强可乐定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陈祥楠邢蔚曾维安欧阳汉栋李强王培宗刘先国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痛阿米洛利
椎管内应用镇痛药物的可能性
2002年
1 前言自从1976年Yaksh等研究学者首次在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产生镇痛作用以来,椎管内应用各种镇痛药物已成为麻醉工作者在手术后疼痛、慢性疼痛、癌性疼痛等临床上疼痛治疗不可欠缺的镇痛法。但是,镇痛药物的各种各样的副作用也逐步地被人们所认识,椎管内镇痛法也受到了很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安全的、有效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法已成为广大麻醉工作者和药理学者的研究目标。本文将以椎管内应用镇痛药物为基点。
曾维安
关键词:椎管内镇痛阿片类药
Mu型阿片受体: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被引量:2
2017年
目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可影响手术患者,尤其是肿瘤手术患者预后这一观点逐渐引起众多学者重视。最近研究发现,围手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可能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曾维安
关键词:肿瘤治疗靶点
SNL大鼠鞘内注射KB-R7943的镇痛作用研究
2017年
目的评价SNL大鼠鞘内注射KB-R7943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180~220 g),建立SNL模型,通过测定机械痛阈选取SNL模型建立成功的大鼠,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其手术侧L4~6脊髓背角钠钙交换蛋白(sodium calcium exchanger,NCX)定位情况;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鞘内置管,置管成功后1周,制作SNL模型,于SNL模型建立的第7天给予鞘内注射不同剂量(5μg、10μg、20μg)KB-R7943以及1%DMSO对照溶剂,通过行为学检测其鞘内注射后引起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变化;记录成年雄性SD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给予坐骨神经强直电刺激诱发C纤维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局部脊髓表面给予KB-R7943以及1%DMSO对照溶剂,记录C纤维电位LTP的幅度变化。结果 NCX表达在大鼠L4~6脊髓背角浅层的C纤维投射区内。SNL大鼠在术后第7天给予鞘内注射NCX反向转运抑制剂KB-R7943,KB-R7943注射组大鼠手术侧足底的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均高于溶剂组(P<0.05),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大鼠诱发脊髓C纤维电位LTP后,给予局部孵育KB-R7943后可降低C纤维电位幅度,单纯给予溶剂不会影响C纤维电位幅度。结论 SNL大鼠鞘内注射KB-R7943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大鼠脊髓背角内的NCX反向转运功能,并抑制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长时程增强有关。
黄洋温丽丽欧阳汉栋陈东泰李强曾维安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症疼痛KB-R7943钠钙交换蛋白鞘内注射长时程增强
无痛医院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1
2017年
20世纪初,国外提出建立无痛医院的概念。2005年韩济生院士提出加强疼痛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无痛医院在国内开始萌芽。无痛医院是指采用多种技术消除或减轻各种疼痛对伤病员的困扰,其最终目的是让人们在医院的整个诊疗过程中远离疼痛与恐惧,让患者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享受舒适的服务。
钱自亮陈秉学曾维安
关键词:无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