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方田
-

-

-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方立天

- 作品数:95被引量:4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印度佛教 佛教 中国佛教 心性论 《大正藏》
- 磨砖作镜
- 2009年
- “磨砖作镜”是南岳怀让接引马祖道一的著名公案,或做“磨瓦成镜”。南岳怀让是唐初著名禅师,祖籍陕西安康,俗姓杜。幼时性唯恩让,十岁时便雅好佛书,有出家相。怀让十四岁时礼荆州玉泉寺恒景律师出家,专心学习戒律,长达八年。受具足戒后,又继续学习戒律。
- 华方田
- 关键词:马祖道一岁时出家戒律公案
- 六祖惠能
- 2007年
- “惠能(638-713)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其禅学思想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伟大革命,他所开创的南宗禅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代名词,禅宗也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主流。
- 华方田
- 关键词:六祖惠能中国佛教史佛教禅宗禅学思想佛教宗派大革命
- 大乘禅
- 2009年
- 大乘禅即大乘佛教的弹法。大乘禅是在小乘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乘禅的许多内容和方法都为大乘禅所继承和发挥。与小乘禅法相比,大乘禅的范围更加扩大,内容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宗密在《弹源诸诠集都序》中说:“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
- 华方田
- 关键词:大乘佛教小乘宗密真理
- 菏泽神会
- 2007年
- 神会(668年,一说686-760年)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晚期弟子,菏泽宗的创立者。神会一生,大力弘扬慧能所开创的南宗禅,由于他的努力,使慧能的南宗禅法得以盛行于天下。
- 华方田
- 关键词:神会慧能创立者弟子禅宗禅法
- 般若与性空
- 2007年
- 在大乘经典的发展史上,般若经是最早期的经典,它所包含的内容和境界,正是大乘佛教最高智慧的表现,也是佛教自产生以来,所欲表现的诸佛本质。
- 华方田
- 关键词:般若性空大乘佛教
- 无著与世亲
- 2007年
- 无著和世亲兄弟,是北印度犍陀罗国富楼沙城(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意译丈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4—5世纪。无著(Asanga),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之一。初习小乘,后改宗大乘。据称曾跟随弥勒学习《瑜伽师地论》,从此专门研究唯识思想,并劝导其弟世亲也放弃小乘,改信大乘。兄弟俩共同弘扬弥勒的学说,同时成为唯识理论的奠基者。
- 华方田
- 关键词:《瑜伽师地论》大乘佛教犍陀罗兄弟
- 世俗与超越
- 2007年
- 佛教来自异域,而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原因是佛教在中国,自始至终主动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从佛教初传中土时与黄老之学、神仙方术的混杂及“格义”佛教的产生,从对魏晋玄学的吸收和依附到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从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一直到近现代人间佛教理念的创发,皆为注脚。
- 华方田
- 关键词:佛教宗派世俗儒释道三教社会现实黄老之学
- 般若与人生
- 2007年
- 《大智度论》卷一百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作为诸佛之母,可以说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本。不了解般若,就无从了解一切大乘经典。那么,般若究竟是什么呢?
- 华方田
- 关键词:般若《大智度论》佛教经典佛母大乘
- 判教与佛教宗派的形成——以早期宗派佛教为中心的考察
- 2010年
-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判教实为中心问题之一。判教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整合佛教以利于佛教的有序发展,也由此促进了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与繁荣;同时,由于宗派的创立和判教的壁垒,又导致了佛教宗派间无休止的理论论争。本文试从判教的概念、缘起和标准出发,以判教与早期佛教宗派的形成为中心进行考察,旁及判教与佛教的本土化进程等问题。
- 华方田
- 关键词:壁垒本土化旁及宗派
- 般若无得 无所不得──试论吉藏佛学思想的基本精神被引量:1
- 2000年
- 吉藏以及三论宗人以中观学派在中国的继承者自命,而大乘中观学派的产生则受到《般若经》的直接影响。“无得正观”的思想正是自《般若经》而中观学派,自中观学派而三论宗,一脉相传的基本精神。
- 华方田
- 关键词:吉藏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