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美
作品数: 108被引量:720H指数:17
  • 所属机构:浙江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陆跃琴
作品数:29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体育部
研究主题:武术套路 启蒙训练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竞技武术套路
林天孩
作品数:10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江浙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 公共体育服务
杨建营
作品数:168被引量:2,102H指数:3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研究主题:武术 太极拳 中华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武术
吴剑
作品数:38被引量:29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
研究主题:步态 固态变压器 中国武术 大学生 竞技武术
周小平
作品数:3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
研究主题:武术套路 器材 裁判员 武术 套路
论“武德”与“武礼”体用观的当代价值及实践路径被引量:23
2020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华武术中"武德"与"武礼"体用观的内涵、当代价值和实践路径进行探讨。从内涵层面看,武德与武礼存在一种体用关系,体现了武术中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武德与武礼的体用观包括"居仁由义达礼"的外显过程和"守礼求义操仁"的内化过程。从价值层面看,武德与武礼的体用观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实践价值;发展道德共同体,提高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认同。武德与武礼的体用观应落实以道德认知规律为指导、以"尚武崇德"为核心、以文学、影视艺术作品为载体、以社会行动为举措的4条实践路径,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提供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林小美曹雪莹
关键词:体用观
基于经络学原理的运动养生功法核心要素再阐释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完善运动养生功法创编的理论体系,研究对经络与运动养生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演绎与归纳推理,并对运动养生功法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进行探究。研究认为:“经络”一词主要指具有隐性循经感传现象的组织液容积传输通道。但,“经脉”在古文献中也常被用于指代心血管系统;养气盈血疏通经络,调神强魄以濡养筋骨,二者相生相成而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宜动”或“宜静”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自出现“宜动”和“宜静”两种不同养生的理念到辨证的思维看待“动”、“静”养生,是科学发展和医学进步的结果;传统运动养生以任督二脉为首要部位,通过养气盈血充盈经络、养形全神而使经络调和、动静结合以疏通经络,三者互相促进从而促进经络与心血管系统、神经干以及淋巴管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以达到身心修养的效用;经络是维系生命系统整体的通路,通过练气、盈血、养精、调神和强魄方可是人体形成气血相随、形神一致、内外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林天孩林小美
关键词:经络学养生功法
我国体育竞赛纠纷解决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04年
体育竞赛纠纷解决机制通常有诉讼、仲裁及行业纪律处罚三种 ,本文通过对这 3种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分析 ,结合我国体育体制转轨现状及立法滞后的特性 ,从体现公正。
郑芳林小美
关键词:纠纷
“掼牛”运动文化生态要素分析与结构模型建构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探究"掼牛"运动文化生态中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结构秩序以及其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可以为发挥"掼牛"运动的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其自身的良性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掼牛"运动涉入群体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架构"掼牛"运动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要素及该运动参与群体与自然及社会环境各子要素之间的结构秩序与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物质、制度、精神与社会关系文化生态环境等四个维度架构"掼牛"文化生态环境具备较好的信效度;涉入群体获取"掼牛"运动信息的主要路径依次为表演或比赛、电视、网络与人际交往;文化应对策略上,绝大部分采取文化整合策略;最后,从构建的"掼牛"文化生态模型判断,物质与制度文化生态纬度对涉入水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对促进"掼牛"运动发展,丰富民族体育文化测量工具,充实民族体育文化研究范式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林小美林天孩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能力要素探索与实践思考——基于跨文化视角的人际传播
大力推进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是弘扬武术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文化差异背景下,不同的传播类型为武术国际传播提供多种思路,其中人际传播是发挥武术沟通交流作用、塑造中国形象的基本途径,个体的传播能力是影响武术国际传播效...
罗文晓林小美
关键词:中国武术人际传播跨文化
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者能力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2022年
为编制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者能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在文献梳理基础上依循“认知—情感—行为”理论框架,对61名武术专家展开访谈,借助NVivo软件对访谈文本逐级编码,形成能力量表的条目池,对问卷的双语表述和条目内容的调整,构建初步问卷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747份。经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国武术国际传播者能力量表包含文化素养、情感态度、性格品质、语言水平、武术技能、社交灵活、传播技巧7个维度,共21个条目,累计解释变异量68.761%,各维度Cronbach’sα值为0.846~0.954,适配度指数均符合X^(2)/df<3.0、AGFI>0.90、CFI>0.90、RMSEA<0.08的要求,量表模型达到较好的适配度。
罗文晓林小美
关键词:武术国际传播量表编制信度
武式太极拳习练价值探析被引量:2
2021年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现有武式太极拳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制定研究框架,开展问卷调查,围绕武式太极拳的习练价值进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如下:①武式太极拳具有健身养生价值、娱乐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等,且较其它流派太极拳,其健身养生价值更为突出;②习练武式太极拳对个人而言,其主要价值包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学习知识、培养品德、消遣娱乐、丰富生活等;③习练武式太极拳对社会而言其价值主要有:促进全民健身,利于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马紫晨林小美
关键词:武式太极拳
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内在诉求和当代的启示
2018年
清末民初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该时期的武术在中西文化交汇、更替中被赋予了各种使命与价值,其顽强的生命力为现代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将采用三时段理论解析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历史事实,剖析清末民初武术在适应当时社会需求过程中所发生的从单一军事功能向多元化功能的转型,以及其内涵与外延、思维方式与形式表达等内在自省的行迹。这种转型和内在诉求的过程,使清末民初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鉴于清末民初武术转型的经验,启示当代武术工作者们应从变革武术的传承方式、形成武术的健身标准化体系、完善武术的制己修身功能和强化武术的传播功能等方面来寻求武术全新的发展方向。
徐曼林小美
关键词:清末民初内在诉求
武术套路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可能性分析被引量:7
2002年
作为中国体育瑰宝和文化精粹的武术套路 ,在争取进入奥运会赛场的征途中 ,遇到了历史性最好的机遇。为了使武术套路能顺利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 ,从武术套路的技术体系、国际武联组织、武术竞赛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 ,归纳出目前武术套路进入 2 0 0 8年奥运会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及突出优势 ,同时也针对武术套路评判标准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以及证判量化程度不高等与奥林匹克运动竞赛规则无法顺利接轨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与 ,旨在对武术套路顺利进入奥运会提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林小美陆跃琴杨永明李晶晶顾波浙
关键词:武术套路
茶叶、茶水中矿质成分的测定及其与茶叶分类的关系
茶叶是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具有药理和保健功能.长期以来,在农业科学、分析化学、生态环境以及营养卫生学等方面,对茶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枝学科——茶叶科学.茶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是茶叶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林小美
关键词:茶叶茶水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